90后大学生白龙是杭州天子岭一名垃圾填埋工人,几乎全年无休,在酷暑、恶臭、肮脏的环境中工作了4年。对于自己的职业选择,他相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付出努力和汗水,一定会收获丰厚的回报的。

2015年,是杭州市建立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厂的第24个年头。4年前,白龙大学毕业后,怀着一颗敢想敢做敢为的心,来到杭州天子岭,成为40多位参与城市垃圾填埋工作的成员之一,也是他们中唯一一位90后大学生。

回想起刚来到天子岭时的情景,白龙记忆犹新。那时候他刚毕业,没有吃过什么苦,有些眼高手低。

白龙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2012年的一个夏日,烈日炎炎,当天最高气温38℃,垃圾表面65℃,白龙顶着烈日,在恶臭的垃圾堆中连续工作了4个多小时。

从早上到中午,整个人已经吃不消了,用他自己的话来形容,“仿佛成了一具干尸”,而那仅仅是半天的工作量。

除了高温天,下雨天也不便进行填埋工作,因为垃圾填埋过程中要严格控制雨污分流,避免垃圾渗滤液对地表水和地下水产生二次污染。

不仅填埋难度增大,而且非常危险。有一次雨中,白龙不小心陷入沼泽地一样的垃圾堆里,被垃圾埋没到腰部,好几个人一起拉才把他拉上来。

白龙深刻体会到,这份工作需要付出辛勤的汗水和坚韧的毅力,同时,对自己也是一种锻炼和提升。看到其他队友吃苦耐劳地工作,老师傅真心真意地带自己,他说,四年来收获很多。

如今白龙已经成为填埋工程队的1名科长,负责天子岭垃圾填埋区一线的调度指挥工作,“垃圾填埋、机械碾压、雨污分流、渗滤液收集……总之就是一线的所有事情都要管。”

对于这份职业选择,白龙的父母也非常支持他。面对同学和朋友,他也毫不避讳自己的工作,“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他相信只要付出努力和汗水,自己是会收获丰厚的回报的。

和白龙同样坚守在垃圾填埋一线的还有40多位默默无闻的垃圾填埋工,这里几乎全年无休,因为垃圾的产生不会停止。

据悉,杭州市区每天产生4800多吨垃圾,其中有96%被运往天子岭进行填埋处理。一旦天子岭垃圾填埋区停止运行超过12小时,杭州就会从“品质之城”沦为“垃圾之城”。

杭州市区的垃圾量还在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按照这个速度,天子岭填埋区的使用年限已经不足5年了。

一个城市要提高垃圾处理能力,需要采取多方面举措。但是最根本的,还是要做好源头减量和垃圾分类。

我们除了更多地认识和理解这群爱岗敬业、无怨无悔的城市清洁师外,或许能做的还有很多。

比如从自身做起,使用环保购物袋代替塑料袋、可回收物自行出售处理,严格控制个人垃圾量;有害垃圾集中丢弃、做好垃圾分类。只要每个人都能从身边小事做起,这个城市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25岁的垃圾填埋工白龙在谈到自己的职业时很无悔自己的选择。
原标题:90后大学生做垃圾填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