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环境监测人员就像是环保工作的“眼睛”,担当着“哨兵”的职能。连日来高温持续炙烤着海盐这座滨海小城,但是浙江嘉兴市海盐县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依旧坚守在岗位上,采集分析各种环境信息,为环保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7月30日上午8点20分,海盐县环境监测站的工作人员携带着采样器具前往沈荡镇,他们对国控重点监控企业——浙江恒洋热电有限公司进行了气污染源的监测采样。
约40米高、50摄氏度气温
他们要工作近两个小时
在浙江恒洋热电有限公司,环境监测工作人员首先进行了监测布点,共设置了4个点位进行颗粒物无组织排放监测。上午9点,监测人员来到其中一个监测点——大烟囱下,他们扛着4个沉甸甸的仪器箱,沿着梯子爬上了近40米高的烟囱监测平台。
到达监测目的地后,监测人员正式开始工作。他们接通电源,打开烟尘采样器后,将采样枪送入烟道口内检测气体流速。“我们要根据流速选择采样嘴,一般来说,流速越快,采样嘴越小。”监测人员陆振飞说,“选择并装好滤筒后,根据经验设定此次采样时间为8分钟,采样6次,然后再次将采样枪送入烟道口正式采集。每一次采样完成后,间隔一段时间才能进行下一次采样,总计采样时间加起来需要一两个小时。”
记者在监视屏上看到,整个采样过程中,监视屏显示的烟气温度在50摄氏度上下浮动。陆振飞说:“冬天平台上风很大,我们经常冻得手脚发麻,夏天完全在阳光下作业,时间一久,就容易热得难受。”
由于当天的采样任务较重,工作人员花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才完成对烟囱烟气的监测任务。等到监测人员返回地面时,衣服已经全部被汗水浸湿。整个采样过程无疑是对监测人员技术与体力的双重考验。除了烟囱采样监测人员,还有两组采样人员也没有闲着,他们分别在布袋除尘器附近等地进行了烟气采样。
站好环境监测这班岗
用数据为环境“保驾护航”
除了大气环境之外,海盐县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还要负责及时监测海盐的水环境、声环境、土壤环境等。今年7月抗击台风“灿鸿”期间,监测人员们冒雨奔赴千亩荡饮用水源地取水口开展水质采样,并及时进行监测分析,严防极端天气下的环境污染。他们就是这样恪尽职守站好环境监测这班岗,用科学数据为海盐的环境“保驾护航”。
记者了解到,目前海盐县环境监测站共有6名监测人员,今年1月至6月,他们共完成省控以上重点污染企业监督监测38厂次,排污收费、减排、涉重调查等监测45厂次,污水管网泵站等生态考核监测6期45点次,重点源在线设备比对监测45厂次,县控污染源在线设备比对考核45厂次,环境执法及污染调查监测140厂次,辐射监测100多厂次,建设项目“三同时”验收监测完成60家,企业委托监测54厂次。
“一个地方环境状况的改善离不开公众参与环保的热情、企业家社会责任意识与法律意识的提升,也离不开环保执法人员的铁腕执法,离不开环境监测人员的默默付出。”海盐县环保局局长郑彪说。
原标题:骄阳下环境监测人员的工作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