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体系仅能监测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臭氧(O3)、一氧化碳(CO)6项指标,如果爆炸仓库里含有剧毒的氰化物等化学品,发布的空气质量指数并不能反映其浓度,网友因此怀疑初步监测结果的真实性。
就此问题,记者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郝吉明教授解答了空气质量常规监测和应急监测的区别。
郝吉明教授说,6项指标的监测属于对空气质量进行常规监测。这6项空气质量指标是国际惯例,具有通用性,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空气质量标准也是这6项。目前我国已经全部实现6项指标的监测。
应急监测分为突发事故的监测和严重污染事件的监测,突发事故的监测主要针对突发事故引起的次生环境灾害。环保部门会根据气象条件在现场布点监测,并根据事故类型开展不同的监测。当然,这也并不代表环保部门可以监测到所有的污染物指标,由于突发事故类型多样,引起的次生环境灾害也有很大的不同。比如仅爆炸物就有上千种,对于一些发生概率小的事故,监测能力不一定跟得上,我国还需要不断强化监测能力。
至于公众感受与环境质量状况不吻合的情况,郝吉明教授从两个方面进行解答。第一,公众直观感受到的有可能不是常规空气质量监测的6种污染物引起的,可能是别的污染物引起的,而空气质量指数反映不出来;第二,突发环境事故发生时,公众容易产生恐慌心理,有可能导致公众感受与环境质量状况不吻合。
延伸阅读:
天津爆炸仓库可能有氰化物但空气质量监测没这一项
原标题:为什么只能查到六项空气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