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防治不仅是一个生态问题、民生问题,而且是检验转方式、调结构成效的重要标尺。要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治理,在优化增量的同时,加快解决存量问题;坚持疏堵结合,以大气污染防治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倒逼经济转型升级。湖北省人民政府省长王国生近段时间,颜值爆表的湖北蓝刷屏朋友圈连日来,

首页 > 大气治理 > 除灰除尘 > 报道 > 正文

湖北大气攻坚战 赢得高“颜值”蓝天

2015-09-02 09:55 来源: 中国环境报 作者: 余桃晶

大气污染防治不仅是一个生态问题、民生问题,而且是检验转方式、调结构成效的重要标尺。要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治理,在优化增量的同时,加快解决存量问题;坚持疏堵结合,以大气污染防治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倒逼经济转型升级。

湖北省人民政府省长 王国生

近段时间,颜值爆表的“湖北蓝”刷屏朋友圈

连日来,湖北省各地蓝天白云的天气持续呈现,空气质量持续好转,在清晨和黄昏,都能感受到风清气爽、呼吸舒畅,很多人忍不住拿出手机,连连拍照。在很多人的微信朋友圈里,“武汉蓝”、“咸宁蓝”、“荆州蓝”被频频晒照,连续刷屏。

近期湖北省的高“颜值”蓝天并非偶然,“人努力,天帮忙”,一场持续的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成为赢得蓝天白云的“关键”力量。

据湖北省环保厅近日公布的1~7月空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通报显示,5~7月,全省单月PM10浓度同比连续3个月下降(5月下降18.9%,6月下降34.8%,7月下降13.3%)。从5月湖北省PM10浓度均值首次实现同比下降,再到单月PM10浓度均值实现三连降,这意味着湖北省的空气质量正在持续好转。

决心:打攻坚战,彻底扭转PM10上升趋势

提起2014年的环境空气质量,“形势严峻”4个字在湖北民众的记忆中尤为深刻。2014年全省环境质量状况公报显示,14个重点城市空气污染指数达到优良天数的平均百分率为85.8%,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而这4个字,在2015年1~4月的空气监测数据里,依然在延续。

2015年一季度,湖北省PM10平均浓度位列全国非重点区域第二名,增幅第四名。全省空气质量形势十分严峻。4月,湖北省环保厅通报1~4月全省PM10浓度情况,全省PM10浓度呈持续上升态势,形势极其严峻。

一方面是不断攀升的PM10浓度值,另一方面是国家下达的2015年度PM10年均浓度下降的硬指标。面对严峻的形势,湖北省全省动员,展开了一场治理空气污染的攻坚战。

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情况,多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全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在2月召开的全省环境保护委员会上, 省环委会主任、省长王国生强调:“要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让群众看到天更蓝。要下决心、出重拳、严管控,不断改善全省大气环境质量。”全省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随即全面部署和展开。

既然是攻坚战,那就是硬任务,约法三章,令行禁止,治理任务完不成,就要责罚相关责任人。5月中旬,省政府召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约谈会议,副省长曹广晶对8个污染浓度较高、增幅较大、工作滞后的地市政府负责人进行集体约谈,8个地市政府负责人就大气污染问题作出深刻检查,并明确提出下一步具体整改措施及时间要求。曹广晶强调,要加强督办检查,加强数据监测,坚持信息公开,定期通报全省各地大气环境质量变化和排名情况。要严格考核问责,对未通过年度考核以及工作不力、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恶化的地区,坚决落实通报、约谈、预警、限批、追责等措施,确保如期完成目标任务。

7月下旬,湖北省政府召开全省大气污染防治专题督办会议,专门听取市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落实情况汇报,分析当前大气污染防治的难点和重点,研究提出解决措施,督促各地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务必完成治理任务。

省长王国生在会上指出,大气污染防治不仅是一个生态问题、民生问题,而且是检验转方式、调结构成效的重要标尺。务必要高度重视,真正从思想上警醒起来,在行动上更加自觉,做到责任上肩、任务落实,用更严的要求、更高的标准,把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抓紧抓好。

王国生强调,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对照目标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全力打好大气污染防治的攻坚战。要严格落实部门责任,加强统筹协调,形成依法履责、齐抓共管、联合治理的强大合力。严控工地扬尘、秸秆露天焚烧、机动车尾气和工业企业污染,突出抓好重点城市污染防控、重点领域污染治理和重污染天气应对,加强空气污染源调查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出治理清单,明确时限要求和责任人,定期落实整改。对国务院和省政府的目标任务,要不折不扣落实,按时完成,对完成任务不力的,要采取约谈、涉气建设项目环评区域限批等措施,督促整改落实到位。

责任是压力,也是动力,信心催生决心。作为全省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力量,环保部门上下协同,积极作为。湖北省环保厅厅长吕文艳多次强调,必须严格落实省政府部署和要求,采取一切有力有效的措施,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确保彻底扭转PM10浓度持续上升的局面,确保PM10年均值低于2013年水平。

一场没有豪言壮语唯有迎难而上的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在湖北省轰然打响,持续推进……

立法:秸秆禁烧,疏堵结合治理浓烟

湖北省是农业大省,每逢夏秋两季,全省及周边省份均不同程度出现因焚烧秸秆导致空气质量急剧恶化的情况,小小秸秆成为夏秋时节PM10爆表的元凶。由于秸秆综合利用的高成本和环境执法力量的不足,秸秆焚烧现象还难以得到根治。

蓝天白云映衬下的武汉江滩

2015年2月1日,湖北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要求,自2015年5月1日起,湖北省行政区域内禁止露天焚烧秸秆。《决定》的最大特色是责任明确到人,同时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决定》明确,各级政府是推动本行政区内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的责任主体,应当建立行政首长

负责制、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工作协调机制。

吕文艳认为,“禁烧工作要取得良好成效,各级政府重视是核心关键,多部门联动是实施保障,综合利用是根本出路。”她要求全省环保部门完善禁烧执法监管机制。在夏秋季节重点时期,支持各地政府建立由环保部门综合调度、各部门执法力量联动配合的综合监管执法机制。

5月6日,荆门市沙洋县环保局在曾集镇蔡庙社区发现一处火点,按规章程序下达了处罚决定书,对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开出了全省实施秸秆露天禁烧令后的首张罚单。

5月16日,钟祥市秸秆禁烧综合执法专班组织环保、公安、农机等部门联合执法,发现石牌镇丁冲村张某、石岗村夏某露天焚烧秸秆,公安机关依法对二人分别处以5天和3天行政拘留。

荆州市在今年夏季禁烧工作期间,问责干部人数达182人,处罚秸秆露天焚烧直接责任人118人。

6月1~5日,湖北省人大常委会会同省环保厅组成秸秆禁烧执法检查组,分3组对荆州市、荆门市、孝感市、随州市、黄冈市、鄂州市等地开展了专项执法检查。检查发现,各地均能较好地执行《决定》,将秸秆禁烧作为当前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认真对待,焚烧秸秆的行为较往年大幅减少。

5月20日至6月7日,环境保护部遥感卫星共监测到湖北省主要农作物秸秆焚烧火点7个,与2014年同期(45个)相比下降84.4%,减幅居全国首位。

从空气质量上看,禁烧令实施以来,全省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5月,全省PM10浓度均值较去年同期下降18.9%,这是今年以来首次出现同比下降。

秸秆禁烧固然重要,然而有“堵”亦应有“疏”,为秸秆综合利用找到好出路,以用促禁,才能更有效压制住焚烧秸秆的这把火。

副省长曹广晶要求,要加强产业引导,强力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加快建设秸秆收储体系,大力培育秸秆综合利用市场主体。拓展生物质发电企业原料供应渠道和来源,推动建立绿色电价制度。多措并举,拓展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和燃料化等综合利用途径,重点抓好秸秆机械化还田、腐熟还田、商品化有机肥还田和过腹还田等,积极推进秸秆能源化利用。

据了解,湖北省还将研究出台秸秆禁烧考核实施办法,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纳入当地政府和部门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和干部个人绩效考核体系,并实行大气污染事故问责制,将秸秆禁烧工作抓好抓实。

发力:动真碰硬,实施区域环评限批

区域限批作为目前环境保护部针对地方或企业可采取的最严厉的环保处罚措施之一,“火药”猛,震慑力强。2015年,区域限批被写入新《环保法》后,这一“紧箍咒”正式以法律形式成形,环境监管“拳头”愈发强硬了起来。

2015年5月,湖北省环保厅对宜昌、荆门、孝感、随州、襄阳5个城市,以及黄石、天门、神农架林区3个市州实施环评限批预警。

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6月,上述被预警的8个市州中,除宜昌外,其他7个市州的PM10平均浓度较去年同期均有所上升。

7月中旬,湖北省环保厅再出重拳——对PM10同比增幅超过7%的天门、荆门、随州、黄石、孝感5市市辖区(不含县市)暂停新增大气污染物排放建设项目(民生项目与节能减排项目除外)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暂停中央和省级环保资金支持,取消环保领域创先评优资格。这是迄今为止,湖北省实施的最大规模的环评限批。

限批是紧箍咒,更是推进器。在限批的压力下,地方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逐渐意识到,空气质量得不到改善,不仅仅是“面子”问题,很有可能也是“帽子”问题。

宜昌,湖北省首个环保模范城市,在首次受到限批预警后,痛定思痛,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举措,全力扭转空气环境质量恶化的不利局面。

今年以来,宜昌市委、市政府连续两次召开大气污染防治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宜昌市委书记黄楚平要求,“以钉钉子的精神持续改善空气环境质量,坚决打好大气污染防治保卫战、攻坚战、持久战。”7月,宜昌市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问责办法》,规定凡治理大气污染不力的领导干部,将根据情节轻重,分别给予停职检查、免职等处罚。

功夫不负有心人,7月,宜昌市空气质量首次实现全月空气质量优良率100%。

湖北省环保厅日前发布《2015年上半年湖北省环境质量状况》显示,上半年武汉、宜昌、荆州3个城市空气质量有明显改善。

省环保厅厅长吕文艳明确指出,2015年年底,PM10年平均浓度与2013、2014年同比仍未改善的地区,将取消其2015年度环保领域创先评优资格,暂停对其下一年度环保专项资金支持,约谈有关负责人,并对工作不力地区继续采取限批措施。

联动:多方聚力,全面围剿PM10

湖北省当前空气环境“风清气爽”,令人欣喜,成绩来之不易,这背后凝聚着全省各地各部门的艰辛付出。但与国家下达的目标值相比,全年的任务依然艰巨。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空气污染治理的难度将陡然增大。湖北省秋冬季节空气较为稳定,不易于污染物的扩散,往年,秋冬季节空气质量一直比夏季差。

近期,湖北省连续召开三场新闻发布会,湖北省环保厅、发改委、住建厅、农业厅等相关部门就农作物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业脱硫脱硝、汽车尾气治理等方面通报情况,解读政策,发布数据,公开整治措施。

从4月起,湖北省将每个月的环境空气质量在《湖北日报》进行通报公示,并公布各地市空气质量的综合排名情况,各地本月空气质量如何、在全省排名情况、当月较去年同期增幅等数据一目了然。每月环境空气质量的通报成为督促各地抓紧改善空气质量的警铃,提醒各地大气污染防治不容松懈。

2015年年初,为应对全省PM10浓度持续上升的严峻形势,湖北省环保部门提出,各地要从大力整治扬尘污染、加大工业污染治理力度、加快更新改造燃煤锅炉、继续开展机动车尾气专项整治、做好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做好环境空气监测预警和应急、坚决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等8个方面,确保完成年度目标。

为加大工业污染源治理力度, 2011~2014年,全省共实施大气工程减排项目494个,“环保部门将严格执行环境准入,对产能过剩行业新增项目和不符合规定的高污染、能耗项目不予环评审批”吕文艳说。

湖北省还将大气污染总量减排完成情况通报组织部,作为市州政府领导班子考核的重要依据;同时通报省政府目标办,作为部门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依据,减排指标纳入县域综合经济考核范畴。

2015年上半年,全省空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平均浓度同比下降33.3%和13.9%,为全省各地近期“湖北蓝”的实现打下了良好基础。

近日,湖北省环保厅依法对襄阳安能热电有限公司超标排放大气污染物拒不改正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了行政处罚,下达了按日连续处罚决定书,罚款金额270万元。这是湖北省环保厅开出的按日计罚最大罚单。此案的顺利执行,推动了新《环保法》及其配套办法在全省的深入贯彻执行,极大的震慑了环境违法行为,强化了企业主体环境责任,给企图破坏污染大气环境的不法份子敲响了警钟。

根据湖北省环保厅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湖北环保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37081人(次),检查企业9801家(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605件,查封、扣押企业20家;移送行政拘留案件35起,共行政拘留10人;移送环境污染犯罪案件7件。

为改善空气质量,全省各地纷纷因地制宜,积极采取相应措施。

武汉市将烟(粉)尘污染列入全市“十个突出问题”进行公开承诺整改,举全市之力全面推进大气污染突出问题整治。今年9月起,武汉市将在全市范围内实施黄标车禁行,进一步挤压黄标车使用空间,倒逼黄标车加速淘汰。武汉市交通管理部门已经停止注册营运黄标车年度审验1.3万多辆;公安交管部门月均处罚违反禁行规定的黄标车4.8万辆(次)。年底前,武汉市现役燃煤火电机组将全面完成烟气脱硝改造,并加快高污染物燃料禁燃区的建设。

襄阳市8月将重点治理扬尘,9月大力整治露天烧烤,10月实施黄标车禁行限行。9月,襄阳市还将推动煤改气计划,市区禁止新建每小时20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全市范围内禁止新建每小时10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年底前,中心城区20蒸吨以上的燃煤锅炉将全部淘汰。中石油、中石化将启动油气回收工作,3个网点将在年底前完成油气回收改造。

荆州市7月打响了全省第一场燃煤锅炉“禁燃”战役。市中心城区480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内,236家企事业单位燃煤锅炉全部停烧,并在8月15日前将所有燃煤锅炉全部拆除。两道禁令,直指城市空气污染的帮凶燃煤锅炉。8月15日0时,荆州市“禁燃办”传出好消息,所有燃煤锅炉都已停止运行,在全省率先完成中心城区燃煤锅炉的淘汰。

……

天蓝云白,是湖北人对空气质量的美好愿景。为了把“湖北蓝”永远顶在头上,让自由呼吸新鲜空气不再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湖北省将围绕蓝天梦想,继续采取强力措施,全力推动大气污染防治不断深入,确保今年空气质量全面达标和改善,让环保为民、环保惠民成为可以“呼吸”和触摸的真实体验。

原标题:湖北大气攻坚战赢得高“颜值”蓝天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