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土壤修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目前国内的土壤污染修复试点,主要集中在具备较大商业价值的城市棕色地块,或能找到较明确责任主体的工矿业场地,以及部分污染严重的农村耕地。第一类基于房地产开发需求目前的做法有些急功近利,第二类还

首页 > 环境修复 > 土壤修复 > 市场 > 正文

土壤修复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市场回归理性

2015-10-13 08:40 来源: 前瞻网 作者: 刘新元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土壤修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目前国内的土壤污染修复试点,主要集中在具备较大商业价值的城市棕色地块,或能找到较明确责任主体的工矿业场地,以及部分污染严重的农村耕地。第一类基于房地产开发需求目前的做法有些急功近利,第二类还需要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和规范操作行为,第三类目前主要是由国家财政出资在部分地区开展修复试点或做示范工程。据初步统计,2013年实际投入市场的土壤污染修复试点规模仅40亿左右,与市场预期有较大差距。

近几年,众多资本和企业瞄准这一新兴行业的巨大潜在市场,纷纷进入土壤污染修复行业寻找发展机会,但在经过5年左右群狼乱舞的局面和大浪淘沙的洗礼以后,预计会逐步形成相对于其他环保领域更高的行业集中度。只有同时拥有“先进的成套技术和装备、强大的投融资和工程管理能力、良好的政府关系和内部机制”这三个要素的企业,才具备在土壤污染修复行业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并做大做强的条件。

自2011-2012年岁末年初开始的土壤修复热潮一直持续到现在,而且大有继续升温的迹象。污染场地修复项目投标竞争激烈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没有预料到,农田修复也如此火爆。而就在2012年12月,土壤修复仍是“概念”。短短的3年左右时间,难道产业就从萌芽期到了成熟期?

目前,僧多粥少让从事污染场地修复的单位过得并不是太如意,从济源投标的情况看,农田土壤修复项目的竞争也非常激烈。甚至沪深股市的土壤修复概念公司也少有挣到土壤修复业务的钱。

千亿、万亿的规模现在看来可能还是“镜中花、水中月”。前瞻研究人士认为,近年来中央投资的土壤重金属治理项目在评估中暴露出总体规划指导性不足、顶层设计缺失,不讲投资效益、虚增规模投资,环保基建投资管理不成熟等大量问题,严重阻碍了中央资金继续投入,整个领域的推进放慢。在责任归属、有效需求、管理流程和融资模式等关键性问题还没梳理清楚时,抛出和热捧千亿、万亿规模,反而更会吓到国家领导人和财政部门,使项目推动变得更难。政府资金都已经遇到这么多问题,社会资本能放心进来吗?亚洲开发银行能源与绿色金融高级顾问沈一扬表示,包括PPP在内的融资模式起效的前提是规则清晰、监管透明到位,需要建立土壤修复的收费标准和效果评价考核机制。

土壤修复在众多企业的热捧下成为环保行业的“新宠”。但是,一些企业多少有些盲目跟风。无论企业还是资本,对待土壤修复还是应该向专业和理性回归,沉下心来多做一些深入调研和分析,认清了客户需求、技术前沿、行业特点、发展趋势,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原标题:土壤修复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市场回归理性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