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郑人买履”,小学课本上学过,从百度上查,它是先秦时代的一则寓言故事,出自《韩非子》。它既是一个成语,又是一个典故,更是一则寓言,说的是郑国人买鞋,先量一下脚,记下尺度,然后用尺度去买鞋。忘记带了尺度,就买不到鞋,而不知道用脚试一试鞋是否合适而买鞋。这故事揭示郑人拘泥于教条心理,依赖数据的习惯。它常比喻做事死板,不会变通的人。它告诉人们,遇事要实事求是,要会灵活变通,不要死守教条。这个故事的内容很浅显,人人都知道这个郑国人的愚蠢,而成为大家的笑话。其实在现代,类似的事,只是变换了形式和内容,不少人都变得象古代的郑人一样,只相信“尺度”,而忘记了制定这“尺度”的初衷。
现在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出水的排放标准,除描述废水中残留有机物的指标化学需氧量COD、生物需氧量BOD;有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指标氮和磷;还有防止致病菌引起的残留生物污染的指标粪大肠菌群数。记得早期的广州市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虽然建设有消毒池,在“非典”之前基本不做消毒处理,非典期间,为了防止疾病的传染,各污水处理厂都投加化学杀菌剂,以投加次氯酸钠漂白水,或漂白粉为主。在城市给水与废水处理中用氯作为水的杀菌剂应用历史比较久,人们对它的研究也还算比较深入。氯杀菌的最大好处是价格便宜,且由于过量投加的氯会形成游离氯可以残留在水中,故它有比较好的细菌抑制作用;但它的缺点也是明显的,游离氯对水生生物的毒性较大,且氯能与水中的有机物形成消毒副产物,而这些消毒副产生,可能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三致”作用。故为了生态安全,污水处理厂的出水,并不提倡用氯作为消毒措施。
从生物安全的角度来看,只要杀死城市污水中的“致病菌”,而不是要杀死水中的所有微生物。一般“致病菌”的鉴别与分离还是比较复杂的,且专门检测这些“致病菌”,相对检测的风险也高,故往往采用了一个综合性的“粪大肠菌群数”这个指标。一般来讲,“粪大肠菌群数”这个数值高,就是显示污水被粪便污染的可能性大,国家标准规定的粪大肠菌群数必须采用多管发酵法进行培养分析,即水样经一定时间培养后测定菌落数的方法,该方法只测出可能的菌群数,及菌群在培养期的增殖速度,但并不管这些菌是致病或非致病菌。为了减少余氯毒性的影响,可以选择的其它消毒手段有紫外线杀菌灯,或臭氧消毒等。在污水处理厂,目前应用比较多的消毒手段是紫外线消毒,由于紫外线消毒在消毒后往往没有残余的杀菌能力,与臭氧消毒类似,臭氧分解后也没有残留任何毒性,杀菌后,容易发生水中细菌反弹式增长。而用氯消毒,水中有余氯的残留毒性,它能抑制在水样检测培养发酵过程中细菌的滋长,故用氯消毒,这个指标容易达标。紫外杀菌或臭氧杀菌,一旦离开紫外线,或臭氧分解后,几乎没有残留毒性,特别容易引起细菌的反弹,容易引起处理后废水的这个生物指标超标。
我做臭氧氧化处理废水的研究比较多,臭氧的杀菌性很强,但臭氧在水中的半衰期很短,它很快就被分解为氧气,且臭氧使用后,微生物更容易在臭氧处理后的水中爆炸式反弹滋生。利用这个发现,我们开发了臭氧-曝气生物滤池处理一体化设备,利用臭氧能直接氧化部分水中不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的同时,还能部分转化不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变为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再利用相对经济的曝气生物滤池法生化将它脱除,故它能有效地,相对比较经济地脱除水中低浓度的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从我们开发的并大规模工程化应用的水处理系统中,可以进一步证明,被臭氧处理后的水,微生物更容易滋生,降解有机物的活性更高一些。但这里的微生物,与原来污水的微生物仍是不同的。若污水中原来有从人体排泄物中带来的致病菌,它们已被高浓度的臭氧杀死,而后来重新滋生的微生物,应是适应污水处理的微生物。
污水处理被紫外线杀菌后,细菌容易反弹,本来说明水的生物毒性低,对水生微生物、动植物有利,更有利于环境保护,但现在为了出水口的“粪大肠菌群数”这个指标,要求处理后水必须有一定的残留杀菌性,真有点本末倒置,这样做并不能真的起到比较好的环保作用。我不反对在传染病流行期间采用更严格的杀菌消毒措施,以确保生物安全;但现在这种为了所谓的“菌群数”达标,必须采用有残留杀菌性的化学杀菌剂的做法,真有点“郑人买履”的味道了。
大家想一想,在现实生活中,为了达到某些“指标”而忘记了设立这些“指标”的初衷,忘记了实事求是的原则,这类事是不是还很多呢?
原标题:忘记初衷,死扣“标准”,新时代的“郑人买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