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环境污染治理涉及环保、建设、交通等多个部门,而多头执法极易出现治理乱象。由于基层环保部门人员少、力量弱,执法单打独斗,覆盖范围有限,对污染严重的土小企业也无权关停取缔,再加上相关部门协调沟通不畅,难以形成强大的联动执法合力,这恰恰是土小企业污染治理的难点和

首页 > 水处理 > 综合 > 报道 > 正文

“土小”企业非法排污屡禁难绝 联动执法不足成难点

2015-12-21 13:41 来源: 法制日报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环境污染治理涉及环保、建设、交通等多个部门,而多头执法极易出现治理乱象。由于基层环保部门人员少、力量弱,执法单打独斗,覆盖范围有限,对污染严重的“土小”企业也无权关停取缔,再加上相关部门协调沟通不畅,难以形成强大的联动执法合力,这恰恰是“土小”企业污染治理的难点和关键所在。

小雪节气刚过两天,一场冬雪覆盖了山东省夏津县的田野。这一天正是11月24日,寒风刺骨。

夏津县人民检察院民行科几名检察官驱车来到郑保屯镇杨西村,对一家被县环保局依法处置的洗毛厂进行实地回访。车停了,几名村民围上来。

共享热线信息

7年前,全国各省市陆续将过多的市民政务服务热线统一接入12345,实行“一号对外、集中受理、分类处置、统一协调、各方联动、限时办理”的工作机制。

今年4月,夏津县人民检察院与县政府办会签了《关于建立12345市民热线信息共享机制的意见》,希望通过审查群众热线电话信息发现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情形,开展行政执法检察监督。

签署“意见”不是作秀。

夏津县检察院民行检察官着手梳理共享热线信息时注意到,自5月15日至30日,郑保屯镇杨西村村民接连5次反映该村一家洗毛厂排放污水废气,如此排污严重影响村民的生产和正常生活。

针对郑保屯镇杨西村村民反映的情况,夏津检察官实地走访,发现该村西南角的一家洗毛厂流出的废水直接排入小河中,河水已经发黑,远远地散发着恶臭,蚊蝇乱飞。村民们向检察官七嘴八舌地诉苦:

“河里的鱼虾都死啦,以前全靠这条河浇地,现在也不行啦。”

“不能浇地还是次要的,俺寻思这几年村里生病的很多,是不是与厂子排的污水有关?”

一名杨姓村民抱怨道:“以前也有下来检查的,也就是走走形式,厂子倒是停了几天工,最后还不是该干嘛干嘛。”

发出检察建议

政府相关部门是不是真如村民说得那样“走走形式”?

民行检察官们来到夏津县环保局核实情况。

“老百姓第一次举报时,我们就到杨西村调查,取水做化验,发现河水的COD浓度远远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县环保局一位负责人介绍,县环保局接到举报,下达停产通知书,那家洗毛厂也确实停产了。无奈的是,县环保局工作人员下去检查过几次,那家洗毛厂事实上根本没把停产通知放在眼里。检察官了解到,国家针对“土小”企业出台过明令禁止的具体条文,那些“十五土小”“新六小”等污染严重的企业依法依规只能停产整顿,必须接受监督,配备治污设施。

结合实地踏勘走访的实情,夏津检察院依法对县环保局发出检察建议书,要求县环保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彻底治理。

检察建议书行文载明,对于那些违反停产规定仍旧生产的企业和厂家,建议县环保局与公安机关联系,开展共同打击。鉴于此,县环保部门与公安机关针对郑保屯镇杨西村的小洗毛厂联合执法,查封厂房和机器设备,厂家负责人因擅自非法重新生产排污,于6月28日被公安机关采取行政拘留措施。

审慎分析态势

郑保屯镇杨西村的小洗毛厂被查封了,但全县治理此类“土小”企业的总体情形依然严峻。

来自县环保局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查封郑保屯镇杨西村小洗毛厂之际,全县已发现26家污染严重的“土小”企业,主要是污水、废气和重金属造成的污染。

彻底治理“土小”企业污染的难点到底在哪里?

县检察院民行科检察官与县环保局工作人员进行了专门座谈,检察官获悉,今年新修订的环保法实施后,县环保部门大力治理“土小”企业污染。截至6月底,全县有5家相关企业被责令停止建设,有6家相关企业被责令停止生产,14家污染严重的“土小”企业被强制拆除。

“这些都是家庭作坊式生产的小企业,他们为了逃避打击,采取打游击、捉迷藏方式,有的昼伏夜出,偷偷生产;有的一查就停,一走就干。”县环保局一位副局长披露,这些企业投资小、生产工艺简单、建设周期短,有的搬迁到其他乡村继续生产,被查处后很快就能恢复生产。由于成本低、利润极大,许多企业顶风建设生产。这位副局长感叹,“要想彻底治理,难度真的很大”。

检察官们还了解到新出现的不利走势: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大政方针下,国家要求三地率先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保、产业升级转移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对治污提出明确要求。受区位影响,被河北省依法取缔的部分“土小”企业偷偷移至夏津县,继续违法生产、非法排污。

从另一角度分析,如此走势,加重了该县治理“土小”企业污染问题的难度。

联动执法见效

“家庭作坊式生产小企业打游击、捉迷藏,政府真就管不住吗?”

“区位产业转移形成的治理难态势真就无法遏制吗?”

夏津县民行检察官经过仔细调查分析,摸清这样的事实: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环境污染治理涉及环保、建设、交通等多个部门,而多头执法极易出现治理乱象。由于基层环保部门人员少、力量弱,执法单打独斗,覆盖范围有限,对污染严重的“土小”企业也无权关停取缔,再加上相关部门协调沟通不畅,难以形成强大的联动执法合力,这恰恰是“土小”企业污染治理的难点和关键所在。

针对监管困境,着眼于彻底治理“土小”企业污染,夏津县检察院在山东全省检察机关环境保护行政执法检察监督专项活动期间,立足本县现实,向县委、县政府呈报了《关于“土小”企业环境污染治理情况的报告》,这份报告提出了四条对策建议:“强化组织领导,建立联动机制;强化协调配合,确保共同发力;加大执法力度,严查违法行为;加强宣传教育,实行群防群治。”

夏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依据这份报告先后作出“该关停的关停,该取缔的取缔,该打击的坚决依法打击处理,还人民群众一片蓝天碧水”和“组织各相关部门参与,定期开展‘土小’企业专项整治活动。”的专项批示。

7月19日,夏津县召开“土小”企业专项整治活动动员会,成立了包括环保局、发改局等9个部门以及所有乡镇参与的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开展全县范围内的专项整治活动。

在为期两个月的专项整治活动中,夏津县共责令停产“土小”企业34家,停建6家,拆除设备9家,同时建立起“村居发现、镇乡取缔、县直监管”的三级监管网络。

眼看年关将至,夏津县民行检察官王菲回顾半年来治理“土小”污染企业的历程,她这样说,“虽然还是有顶风作案的,还是有死灰复燃的,但长效监管机制建立了,治理也肯定容易了”。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