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对于很多跟污染沾上边的人都是心惊胆战的一年。新环保法的落地实施,让这部法律真长了牙把很多污染生产单位人员身陷囫囵,有的甚至面临的是长达6年的牢狱之灾,把肠子都悔青了。作为全国十大污染环境案之一,金帆达公司重大污染环境案,便是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

首页 > 固废处理 > 危险废物 > 评论 > 正文

他因危废被判了6年 学会这几条法规可免牢狱之灾

2016-02-02 10:01 来源:优蚁环保 

2015年对于很多跟污染沾上边的人都是心惊胆战的一年。新环保法的落地实施,让这部法律真“长了牙”把很多污染生产单位人员身陷囫囵,有的甚至面临的是长达6年的牢狱之灾,把肠子都悔青了。

作为全国十大污染环境案之一,金帆达公司重大污染环境案,便是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出台后的全国首例环保大案。

2011年10月至2013年5月,金帆达公司因非法处置草甘膦母液,被浙江省衢州市龙游法院以非法处置危险物质重大污染环境案依法公开宣判。一审以污染环境罪判处被告单位浙江金帆达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罚金7500万元,判处被告人金帆达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等18人有期徒刑1年4个月至有期徒刑6年不等,并处罚金1万元至100万元不等。

无独有偶,最近,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同样对当地首宗涉及危废处理的污染环境案件进行一审宣判,东莞市某实业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魏某因污染环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并处罚金一万元。面对判决书,魏某表示服判,不上诉,只是后悔自己当初不懂法,不知道危废处理那么重要。

既然不懂法的后果那么严重!优蚁君趁这几天空隙赶紧整理了一份学法笔记,蚁粉们只要记下以下几条法则,就大可放心继续赚大钱,吃香的喝辣的晚晚睡个安稳觉啦,口水不多说,直接上干货!

一、14种情形可导致污染入罪

以往多年,环境保护算不上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很多产废者发现多次环境违法都只是罚款了事,不必没有被量刑入狱,因此一直不惧于环境违法,但《刑法修正案(八)》将污染环境罪的入罪要件由原来的“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修改为“严重污染环境”。

注意哦!以下14种行为应当认定为“严重污染环境”行为,

1、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的;

2、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三吨以上的;

3、非法排放含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严重危害环境、损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超过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法律授权制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三倍以上的;

4、私设暗管或者利用渗井、渗坑、裂隙、溶洞等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的;

5、两年内曾因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受过两次以上行政处罚,又实施前列行为的;

6、致使乡镇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取水中断十二小时以上的;

7、致使基本农田、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五亩以上,其他农用地十亩以上,其他土地二十亩以上基本功能丧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坏的;

8、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五十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死亡二千五百株以上的;

9、致使公私财产损失三十万元以上的;

10、致使疏散、转移群众五千人以上的;

11、致使三十人以上中毒的;

12、致使三人以上轻伤、轻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13、致使一人以上重伤、中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14、其他严重污染环境的情形。

二、数罪并犯从重量刑

环境污染犯罪行为可能同时触犯多个罪名,如违反国家规定,故意排放、倾倒、处置含有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的污染物,实质上是直接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同时触犯了污染环境罪和投放危险物质罪两个罪名。

三、在医院、学校放毒=罪加一等

与以往相比,《解释》强化了对环境敏感地区和敏感人群的特殊保护,明确行为人阻挠环境监督检查或在医院、学校等人口集中地区排放有毒物质等行为,与一般的环境污染犯罪相比,其主观恶性和社会危害性更大,有必要依法予以严惩。

不少人应该还记得2015年发生在浙江嘉兴海盐县滨海中学,学生因学校周边有人污染环境、集体戴口罩上课抗议的事件吧,就这样一个小事件,整得学校所在地政府上下那段时间四面出击排查学校周边污染源,据说还因此关了不少污染工厂,足见除了法律之外,党委政府对这些敏感地区和敏感人群的重视和关注。

优蚁君奉劝广大蚁粉,对于特殊区域和人群,(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产废前一定要慎重!慎重!再慎重!排污一定要依法!依法!再依法!

还需要提醒的是,除了上述情况,还有以下三种情形的环境违法行为同样面临从重处罚:

1、实施污染环境等犯罪;

2、具有阻挠环境监督检查或者突发环境事件调查;

3、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