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保依然享有基本国策级别的政策待遇1.1、环保依然享有基本国策级别的政策待遇比较结论:环保依然享有基本国策级别的政策待遇;十三五侧重深入实施三大行动计划十二五规划关于环保的目标: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成效显著。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非化石能源占

首页 > 环境修复 > 土壤修复 > 市场 > 正文

2016年中期环保行业投资策略:紧抓结构性机会

2016-05-27 08:48 来源:国泰君安 

1、环保依然享有“基本国策”级别的政策待遇

1.1、环保依然享有“基本国策”级别的政策待遇

比较结论:环保依然享有“基本国策”级别的政策待遇;十三五侧重深入实施三大行动计划

十二五规划关于环保的目标: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成效显著。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事氧化碳排放降低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分别减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减少10%。

十三五规划关于环保的目标: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改善生态环境。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今后五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23%、15%、18%,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特别是治理大气雾霾取得明显进展,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过80%。

2016年重点工作关于环保的内容:重拳治理大气雾霾和水污染。2016年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分别下降2%,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继续下降。着力抓好减少燃煤排放和机动车排放。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减少散煤使用,推进以电代煤、以气代煤。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加快淘汰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燃煤锅炉。增加天然气供应,完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发展扶持政策,提高清洁能源比重。鼓励秸秆资源化利用,减少直接焚烧。在重点区域实行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全面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不改造,加强农业面源污染和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大工业污染源治理力度,对排污企业全面实行在线监测。强化环境保护督察。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必须严格执行,对超排偷排者必须严厉打击,对姑息纵容者必须严肃追究。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扩大绿色环保标准覆盖面。支持推广节能环保先进技术装备,广泛开展合同能源管理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加大建筑节能改造力度,加快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开展全民节能、节水行动,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健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把节能环保产业培育成我国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

1.2 环保板块应当享受更多成长股估值

我们认为,环保估值的成长性权重应更大一些,传统性色彩少一些。环保行业作为成长性行业、是国家未来的新经济增长点之一,会不断有技术突破和增量投资需求,成长潜力巨大。在该趋势毫无疑问的情况下,环保估值理应享受成长股估值水平。

2、海绵城市顶层设计加速完善,万亿市场可期

2.1 顶层设计加速完善,万亿市场可期

(1)2012-2013 概念提出

2012-04 “海绵城市” 概念在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首次提出;

2013-12习主席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习主席提出:建设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延伸阅读:

一窥环保产业资本时代的真实景象(附2015环保企业投资榜)

【市场分析】节能环保产业正当时

(2)2014-2015 技术、评价和规划指南形成

2014-11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

2015-07 《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办法》

2015-10 《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规划2020年和2030年城市建成区20%和3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

(3)2015-2016 资金支持到位

2015-12 《国家开发银行关于推进开发性金融支持海绵城市建设的通知》提出国开行把海绵城市建设作为信贷支持的重点领域;

2016-01住建部指出地方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把农发行作为重点合作银行。?

我们估算到2020年海绵城市整体的市场空间可达2.3万亿-3.4万亿元。

建设投资为每平方公里1亿元-1.5亿元;

2014年-2020年城市建成区面积按历史增速5%扩张;

2020年海绵城市建设面积占城市建成区的20%。

第一、二批示范城市陆续出台,第三批指日可待,订单有望持续爆发。

2015年4月第一批16个试点名单公布,合计计划投资1341亿元;

2016年4月第事批14个试点名单公布。

2.2 盈利模式逐渐清晰,PPP项目占比高

2.3 重申水务公司和“打包”公司的收益逻辑

由于国家鼓励企业将海绵城市项目整体打包运作,我们预计后续放出的PPP订单将大概率采用“集约化”运作模式,具备资金技术等综合能力的企业或资质较健全的投标联合体将大概率脱颖而出。如:同方股份、清控人居、北京中环世纪投标联合体中标迁安市海绵城市建设PPP项目

延伸阅读:

一窥环保产业资本时代的真实景象(附2015环保企业投资榜)

【市场分析】节能环保产业正当时

2.4 水务公司受益程度有望超出市场预期

海绵城市主题中大众的认识集中于园林和建材,水务公司被低估、受益程度有望增强:

借鉴美国经验:城市病治理始于“中年”(城市化中期,城镇化率在40%以下),以完善排水系统起步;到20世纪80年代末,城镇化水平接近80%(城市化后期),“源头治理”相关的BMP/LID/GI开始规模化。

这一逻辑也在4试点的项目投资结构中得到了印证:污水治理和管网建设投资占比最高的贵安(29%)在4试点中的城镇化率和单位面积排水管网长度都是最低的。

我们认为我国处于城市化中期,新兴城市的城市病治理亦尚需从水务入手。

3、“土十条”呼之欲出,土壤修复热闹非凡

3.1 土壤修复市场即将打开

政府近年来加速启动土壤修复进程,土壤修复蓝海市场即将打开

(1)背景:土壤污染形势严峻,“毒地”事件引发关注

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总点位(取样点) 超标率为16.1%,污染物含量分布呈现从西北到东南、从东北到西南方向逐渐升高的态势。2016年4月17日央视曝光常外学校新址污染事件把土壤污染问题再次推到风口。

延伸阅读:

一窥环保产业资本时代的真实景象(附2015环保企业投资榜)

【市场分析】节能环保产业正当时

(2)现状:国家对土壤修复重视度不断增高,相关法规政策加速出台

虽然目前土壤修复尚处在初步探索阶段,但立法速度和资金投入程度在这两年明显增加,从2011年的《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到总投资595亿的《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再到“十三五”规划中对于土壤修复目标的提出,以及2016年财政预算中首次增加91亿元的土壤污染防治专项,无疑预示着国家在宏观政策层面上支持土壤修复行业。

(3)未来:专门法和行动规划即将出台——“土十条”+《土壤污染防治法》

预计即将出台的“土十条”和计划2017年出台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将填补行动规划和专门法上的空白,此后相关配套政策也有望陆续出台,催生土壤修复的行业拐点。

3.2  “土十条”出台有望为土壤修复细分领域、乃至环保板块带来行情

3.3 土壤修复市场空间巨大

我国土壤修复市场大体包括工业+矿区+耕地。其中由于有房地产行业青睐,城市工业地块的修复进展较快,而矿区、耕地等地块的修复由于缺乏商业模式,进展相对缓慢。短期市场2500~4500万元,长期市场空间3~8万亿。

3.4 市场化程度低,尚无绝对龙头

目前我国土壤修复市场化程度较低,以内资企业为主。尽管聚集了如北京建工、高能环境、永清环保等一些实力雄厚的企业,目前市场上尚无绝对龙头,未来大有可为。

 

延伸阅读:

一窥环保产业资本时代的真实景象(附2015环保企业投资榜)

【市场分析】节能环保产业正当时

原标题:紧抓结构性机会——2016年中期环保行业投资策略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