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土传病虫害的修复措施
当土传病害,包括根结线虫和自毒物质,导致蔬菜烂根死棵泛滥,严重危及蔬菜的产量时,土传病害就是最主要的矛盾,就应列为土壤治理或土壤修复的首要目标。而对于土传病虫害的治理,北方蔬菜报认为,可通过做好五道防线进行修复。
“五道防线”由北方蔬菜报王广水老师提出,对土壤根结线虫的治理有策略、有方法、有步骤。而笔者认为,五道防线除根结线虫外,对于其它土传病害也具有同样的意义。
五道防线即高温熏杀、生物预防、栽培预防、冲灌杀灭以及阻止再传入。高温熏杀这道防线即结合高温闷棚,通过施用熏杀药剂来达到消灭土传病虫害的目的。常用的药剂有威百亩、石灰氮、棉隆等。其方法大致是:清园;翻地前3天浇一遍水;结合施入有机肥一起,使用旋耕机进行翻地;开深20厘米间距30厘米左右深沟;施药并及时覆土盖膜;密闭棚室,熏蒸15天左右;揭膜散气。
生物防线即利用天敌生物(主要是活体微生物菌)的捕食、寄生、拮抗和毒杀等来控制或杀灭线虫及土传病害的方法。目前可选择的微生物有淡紫拟青霉、厚孢轮枝菌、芽孢杆菌、放线菌等。方法主要有四项:一是发酵菌剂的应用;二是畦施生物有机肥;三是穴施生物菌剂;四是蘸盘或蘸根。
栽培预防与冲灌杀灭是在栽培期采取的措施。即通过选择抗性品种,如抗线虫、抗枯萎等品种,或通过嫁接的方式实现。在进入定植后的管理阶段,采用冲施或灌根的方式进行杀灭,一是选择微生物菌剂,二是选择阿维菌素加甲壳素,一个月一次。
阻止再传入防线可通过三个方面进行:一是进棚换双鞋;二是火烧旋耕犁;三是缺苗不借苗。
土壤微生物失衡的修复措施
在实际生产中,根腐病、茎基腐病、立枯病、黄枯萎病等土传病害越来越严重,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已经出现了失衡的情况。对于修复失衡的微生物群落,北方蔬菜报认为,一方面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杀灭有害微生物,另一方面要及时补足有益微生物。
对于杀灭土壤有害微生物,建议大家采取第一部分的措施。而很多菜农表示土壤处理效果不好,这是因为只进行了第一步,而没有第二步的跟进。第二步即是补菌。
总的来说,恢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平衡,既要选择好的微生物菌剂,更要有好的补菌方法,即提高用量、连续使用、避免失活。当前优秀的微生物制剂品牌很多,如激抗菌968、木美土里、胜之道、极靓、中农绿康等等。在使用时就需要注意:一是根据土壤情况,适当增施。如土传病害非常严重、土壤熏蒸后、土壤有机质足够等条件时,可在建议用量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二是菌剂要连续使用,一般有益菌在土壤良好情况下可持续30天左右的效果,但实际生产中却达不到,因此菌剂要连续使用。三是避免失活即菌剂使用后要保持合适的土壤温湿度、减少杀菌剂投入土壤等。
土壤养分失衡的修复措施
当前保护地蔬菜生产中,过量施肥是造成的土壤养分失衡的主要原因。因此土壤养分失衡修复的主要靶标是降高补低,即降低过量的养分,补足缺少的养分。
在进行失衡养分修复之前,建议进行土壤检测,充分了解土壤养分的丰缺情况,从而有目的地进行修复。一般来说,除新建棚室外,氮、磷、钾普遍存在超标情况,即使用过量。可根据测土结果,减少氮磷钾的用量。普遍的措施是不降量间隔使用或降量连续使用,例如20-20-20水溶肥,每亩使用10公斤时,可是间隔使用;每亩使用5公斤时,可连续使用。
降低了过剩养分的用量,再就是补足所缺乏的养分。也可通过土壤检测发现。相对而言,中微量元素易出现缺乏的情况。一方面可通过底施中微量元素肥料,补充土壤中缺乏的养分,另一方面要降低过剩元素对中微量元素的拮抗,底施中微量元素效果不好时,可通过关键节点冲施螯合态的中微量元素或通过叶面喷施螯合态中微量元素进行补充。
提醒菜农,养分失衡的修复不能采取一次性补救措施,否则会出现矫枉过正的情况。
土壤酸碱度失衡的修复措施
保护地蔬菜生产,土壤酸碱度失衡的直接原因是由于投入的肥料不合格或合格肥料不合理使用导致的,而其修复措施也应分轻重缓急。对于已经酸(碱)化或严重酸(碱)化的土壤,就应使用相应的土壤调理产品。对于有酸化或碱化迹象的土壤,可通过增施有机肥及微生物肥料,恢复土壤良好结构,避免酸化或碱化的日益加深。
土壤有害物质的修复措施
土壤有害物质主要包括各类有机酸及重金属。(甚至有些时候,当某种营养元素严重过量造成植株不能正常生长时,也可以看作为有害物质,如氯、钠、铜、锰等。)
保护地蔬菜栽培的土壤进入有害物质,多是因为使用不合格的肥料造成的,如劣质的有机肥会导致有机酸及重金属的超标。那么对于被有害物质污染的土壤就应咨询相关部门,采取相应的专业化的土壤处理措施。
而在生产中,要预防有机酸及重金属污染土壤,菜农一是要选择合格的肥料产品,二是可通过使用甲壳素、硅肥等产品,来达到预防重金属污染的效果。据了解,目前已有专门的含硅的产品来沉降重金属。
原标题:土壤健康:保护地蔬菜土壤怎样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