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面对十三五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工业绿色发展不系统、不平衡和不协调的问题日益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在继续深入推进工业节能减排工作的同时,要加快构建由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绿色企业等要素组成的绿色制造体系,引领和促进绿色产业发展壮大。(一)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工业加快

首页 > 节能 > 余热余压 > 市场 > 正文

我国绿色制造发展之路的机遇及挑战

2016-07-18 08:57 来源: 赛迪智库 

导读:面对“十三五”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工业绿色发展不系统、不平衡和不协调的问题日益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在继续深入推进工业节能减排工作的同时,要加快构建由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绿色企业等要素组成的绿色制造体系,引领和促进绿色产业发展壮大。

(一)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工业加快绿色转型

我国在工业化进程中一直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措施和要求: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就把环境保护定为基本国策,“九五”计划决定实施可持续战略,“十五”计划首次提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的目标。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把节约资源定为基本国策;“十一五”规划纲要将能源消耗强度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作为约束性指标。十七大强调,到2020年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继续把节能减排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实施能源消耗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十八大明确要求,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这就要求工业必须加快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2015年4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既是基于我国国情做出的战略部署,也是落实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意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制度体系,突出体现了战略性、综合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意见是针对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总体部署和顶层设计的时间表、路线图,其目标、措施和任务更具体、更明确。

2015年9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共同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共计五十六条,明确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基本理念、主要原则、实施目标以及各项制度改革的具体内容,方案的发布为我国加快建设生态文明体系指明了方向,让上上下下坚定了信心。方案的突出亮点在于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各个主要环节所采取的具体措施进行了阐述,全面地、系统地指明了了我国进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具体路径。

(二)中国制造2025提出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2015年5月8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作为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明确提出了要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新世纪以来,我国工业领域一直坚持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尤其在“十二五”时期,编制出台了工业节能、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和环保装备发展等专项规划,并加大落实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面对“十三五”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工业绿色发展不系统、不平衡和不协调的问题日益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在继续深入推进工业节能减排工作的同时,要加快构建由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绿色企业等要素组成的绿色制造体系,引领和促进绿色产业发展壮大。

绿色制造体系都包括哪些要素?首先,要大力支持企业开发绿色产品,推行生态设计,显著提升产品节能环保低碳水平,引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第二,要建设绿色工厂,推动在重点行业建设千家绿色示范工厂,实现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探索可复制推广的工厂绿色化模式。第三,要大力发展绿色园区,推进工业园区(集聚区)按照生态设计理念、清洁生产要求、产业耦合链接方式,加强园区规划设计、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培育百家示范意义强、具有鲜明特色的“零”排放绿色工业园区。第四,要打造绿色供应链,引导企业不断完善采购标准和制度,综合考虑产品设计、采购、生产、包装、物流、销售、服务、回收和再利用等多个环节的节能环保因素,与上下游企业共同践行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社会责任。第五,要培育和发展绿色企业,支持企业实施绿色战略、绿色标准、绿色管理和绿色生产。

怎样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一是推动发展绿色金融,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衔接配合,引导资金流向节能环保技术研发应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治理领域。二是强化绿色监管,健全节能环保法规、标准体系,加强节能环保监察。三是创新行业管理方式,推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开展绿色评价。四是践行绿色理念,大力加强绿色产品和绿色服务供给能力,创造绿色需求,带动绿色消费,引领绿色时尚,弘扬绿色文化。

(三)我国推进绿色制造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我国绿色制造发展面临很多优势和机会,同时也存在不少劣势和挑战。优势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政府高度重视工业绿色低碳发展;二是已发展成为制造大国和出口大国,20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世界第一,2010年我国制造业总产值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三是具备一定的绿色制造技术研发能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科技投入快速增长;四是已形成一批著名的制造企业和行业集聚地;五是部分大企业积累了一定的绿色制造实践经验。劣势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一是粗放生产方式仍占主导地位,制造业及其产品的能耗占全国的70%左右,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瓶颈;二是制造业资源利用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单位产品能耗高出国际先进水平20%以上;三是重点工业产品的绿色设计能力薄弱,我国自主品牌的轿车重量比同类先进产品平均重8%-10%,商用车平均重10%-15%;四是制造工艺与装备水平不高,制造过程污染严重;五是工业报废产品再利用率较低,资源化利用过程二次污染严重;六是绿色制造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不完善。

我国推进绿色制造面临重大机遇:一是全球消费市场绿色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绿色消费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二是生态环境对制造业提出更高的要求,各国纷纷制定了绿色发展计划和减排目标;三是工业转型升级为绿色制造业提供了发展契机,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更是对我国制造业提出新的要求;四是大量政策措施为绿色制造发展提供了指导和依据,《中国制造2025》以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明确提出积极发展绿色制造;五是大企业争相通过发展绿色制造提高国际竞争力,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绿色制造产业的发展。同时,我国推进绿色制造也面临不少制约:一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从早期的安全、性能、标志等方面延伸到资源和能源节约、再生利用、保护环境等绿色发展领域;二是绿色制造技术标准体系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尤其绿色制造水平的评价工具和标准体系不完善,客观上阻碍了绿色制造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三是绿色制造的社会支撑体系亟待健全;四是绿色发展的观念意识薄弱,上下同心推进绿色制造的氛围尚未形成。

(四)我国加快推进绿色制造的思路与对策

对我国推进绿色制造总体思路和目标的建议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和制造强国战略的具体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通过不断提升产品设计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能源利用高效化、回收再生资源化及产业耦合一体化水平,逐步构建由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产业链和绿色企业构成的绿色制造体系,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实现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到2020年,初步构建产品设计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能源利用高效化、回收利用资源化、产业耦合一体化的绿色制造管理体系和产业体系;到2025年,持续推进制造业向“五化”方向发展,绿色制造水平国际领先,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形成一批绿色制造国际知名品牌和企业。

图2我国推进绿色制造的重点方向

对我国推进绿色制造的对策措施建议包括以下八个方面:一是开展产品生态设计,组织开展产品生态设计试点示范,构建产品生态设计标准体系,建立产品生态设计评价机制,推进生态设计关键技术和工具的开发应用,围绕工程机械、起重设备、机床、汽车、电子电器产品等典型产品开展绿色创新与优化设计。二是深入推行清洁生产,加强清洁生产管理体系建设,突破清洁生产关键共性技术,搭建技术研发转化平台,开展有毒有害原料替代。三是持续提升能效水平,开展节能减排基础理论与技术研究,开发推广节能技术与产品,推进结构性节能,强化管理节能。四是发展再制造和再生资源产业,利用“互联网+”加快建立回收体系,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规范发展再生资源产业。五是实施产业链耦合一体化改造,合理布局产业空间,全力优化产业结构,实施产业耦合一体化改造,推进污染集中治理,规范行业运行管理。六是建设绿色制造公共服务平台,构建绿色制造技术标准体系,建立统一的标准基础数据及信息平台。七是实施区域及行业绿色制造示范工程,带动绿色制造技术成套能力和产业化推广。八是加强绿色制造人才培养和产业联盟建设,打造绿色制造研发及推广应用基地和创新平台。

原标题:我国绿色制造发展之路的机遇及挑战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点击空白区域关闭图片,
双指拖动可放大图片,单指拖动可移动图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