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污水处理工作很多年,虽然没有遇到什么大的问题,不过氨氮的问题遇到不少(AO系统),今天把遇到的问题与分析写一下,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看一看!
一,有机物冲击
楼主公司污水CN比(小于3)不足,所以需要投加碳源来提高反硝化的完全性(脱氮工艺一般要求CN比控制在4-6)。楼主公司投加的碳源是甲醇,因为某些原因甲醇储罐出口阀门脱落,大量甲醇进入A池,导致曝气池泡沫很多,出水COD,氨氮飙升,系统崩溃。
分析:大量碳源进入A池,反硝化利用不了,进入曝气池,因为底物充足,异养菌有氧代谢,大量消耗氧气和微量元素,因为硝化细菌是自养菌,代谢能力差,氧气被争夺,形成不了优势菌种,所以硝化反应受限制,氨氮升高。

二,内回流泵故障
内回流比故障有电气故障(现场跳停扔有运行信号)和机械故障(叶轮脱落)
分析:内回流泵故障也可以归到有机物冲击中,因为没有硝化液的回流,导致A池中只有少量外回流携带的硝态氮,总体成厌氧环境,碳源只会水解酸化而不会完全代谢成二氧化碳逸出。所以大量有机物进入曝气池,导致了氨氮的升高。

三,PH过低
1,内回流太大或者内回流处曝气开太大,导致携带大量的氧进入A池,破坏缺氧环境,反硝化细菌有氧代谢,部分有机物被有氧代谢掉,严重影响了反硝化的完整性,因为反硝化可以补偿硝化反应代谢掉碱度的一半,所以因为缺氧环境的破坏导致碱度产生减少,PH降低,低于硝化细菌适宜的PH之后 硝化反应受抑制,氨氮升高。
2,进水CN比不足,原因也是反硝化不完整,产生的碱度少,导致的PH下降。

四,DO过低
开始曝气使用微孔爆气器,运行一段时间曝气头就会堵塞,导致DO一直提不上来,因为硝化反应是有氧代谢,所以因为DO过低导致反应受阻,氨氮升高。


五,泥龄
压泥过多,导致氨氮升高。或者两侧系统污泥回流相差过大,导致污泥回流少的一侧氨氮升高。
分析:因为细菌都有世代期,SRT低于世代期,会导致该细菌无法在系统中聚集,形成不了优势菌种,所以对应的代谢物无法去除。一般泥龄是细菌世代期的3-4倍。

六,氨氮冲击
因为上游汽提塔控制温度降低,导致来水氨氮突然升高,导致系统崩溃。出水氨氮升高。
分析:这次事故的原因楼主开始认定是游离氨(FA)导致的,因为当时楼主概念中的氨氮冲击和有机物对异养菌的冲击原理是一样的,但是又因为硝化细菌是自养菌代谢缓慢,对底物的变化不会太应激。所以认为氨氮冲击对硝化没什么影响而是游离氨影响,后来查阅资料发现FA(游离氨)对AOB(氨氧化细菌/亚硝酸细菌)反应比较弱,对NOB(亚硝酸盐氧化细菌/硝酸菌)。FA的增多会使硝化在短程硝化聚集,而不会导致氨氮的大量升高。而氨氮的冲击会对硝化细菌的硝化反应启到抑制作用。

七,温度过低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北方及西北地区无保温或加热的污水处理厂,因为水温低于硝化细菌的适宜温度,而且MLSS没有为了冬季代谢缓慢而提高,导致的氨氮去除率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