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昆山侦破一起非法处置危险废物污染环境案,犯罪嫌疑人将危险废物卖给某地黑作坊,并将非法危废处置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去年8月,昆山环保局接到群众举报,某线路板企业,存在非法处置危险废物,废水、废气不规范排放等违法行为。通过环保联动机制,公安部门介入调查发现,企业5000多吨有经济价值的含铜废液被非法转移到外地。
昆山市公安局治安大队民警王吉说,公司高管林某的银行账户上有大量的金额进出,比较有嫌疑。民警经过数日的调查发现,林某将危险废物、含铜的蚀刻液卖给没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的潘某、金某、李某等人。

潘某等人将危险废物加价以后卖给外地的黑作坊,该作坊用原始置换方法提取了废液中的铜,并将提铜后的蚀刻液直接排放到外环境。民警发现,事发地附近的很多草木都已经枯死了,水塘里的鱼类死亡,对当地的环境造成了毁灭性的污染。
2016年9月,昆山市公安局成功破获此案,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近日,公安部门又将涉案的另外7名犯罪嫌疑人抓获。根据刑法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据了解,目前昆山范围内共有4家有资质处置含铜废液的企业,那么本案中的这家线路板企业为何要舍近求远,把含铜废液运往外地处理?

昆山市环境监察大队大队长陆永明说, 把危险废物交给有资质单位处理它的处理成本比较高;一些无证经营的单位去收集处理危险废物,成本可能是正规处理成本的一半。
企业人员滥用职权买卖危废,这起案件也暴露了企业内部环保管理的缺失。当然,除了企业要严把“关口”,政府监管层面也应加大监督管理的力度。
昆山市环境监察大队大队长陆永明表示,近期在出台一个关于危险废物专项整治的方案;到时候执法人员会根据对产废单位、危废处置利用单位的日常监管加强,编制昆山市固体废物长效管理的工作意见,落实区镇的属地监管责任,打击违法排放的现象。
原标题:公司高管将危险废物卖给黑作坊 造成严重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