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被称为“放错位置的资源”。如何让这些资源重新归位?各国经验表明,从源头分类处理垃圾,有助于最大限度回收利用资源,解决垃圾“围城”的同时,促进可持续发展。
美国:分类带来蜕变
提到美国纽约,人们很难将这座极具吸引力的国际大都市同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垃圾城市联系起来。事实上,19世纪末以前,纽约一直是世界上最肮脏的城市之一。那时的纽约街头垃圾遍地、蚊蝇乱舞,扑鼻的恶臭让许多住户从来不敢开窗,糟糕的卫生条件成为各类疾病滋生的温床。
直到卫生工程师乔治˙韦林的出现,纽约人才看到了希望。1895年,作为街道卫生指挥官,韦林创建了纽约历史上第一个垃圾回收和分类系统,提出利用食品垃圾生产肥皂和农肥等系列规定和具体措施,还号召全民拿起扫把清扫街道。
在全民共同努力下,纽约逐渐摆脱了脏乱差的环境,建立了较为系统、完善的垃圾分类回收办法。根据1989年的最新法律规定,纽约居民必须在丢弃垃圾前进行分类处理。可回收垃圾共分两大类,纸和硬纸板为一类,金属、玻璃和塑料制品等为另一类,须分别放入不同颜色的垃圾桶中。
近年来,纽约不断探索更细致的垃圾分类方法,尝试单独回收食品垃圾,将其统一回收用于沼气发电和堆肥。当地政府认为,加大垃圾回收力度不仅有助净化环境,还能节省大笔政府开支。
日本:接近极致的分类
作为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日本东京曾深受垃圾围城和环境污染困扰。1970年底,日本国会全面修改《清扫法》,制定《废弃物处理法》,以遏制废弃物排放,对废弃物进行适当的分类、保管、收集、运输、再生和处理。
在社会各界长期努力下,东京城市环境大幅改善,垃圾分类也越发细致复杂。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厨余垃圾、金属垃圾、塑料垃圾……分类之细让扔垃圾也变得没那么简单。
例如,一个香烟盒需要分三类丢弃:外包塑料薄膜是塑料垃圾,盒子是可燃垃圾,封口处的那圈铝箔则属于金属垃圾。
在东京街头和居民区可以看到众多垃圾回收点,这些回收点上均贴有投放说明,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垃圾的分类方法和回收时间,如一周7天什么时间丢弃什么垃圾。如果错过了指定时间,就只能等到下个收集日再去丢。如果要扔自行车、衣柜等大件垃圾,还需提前电话申请,并且购买处理券,每件价格在数百日元到上千日元不等。如果胡乱丢弃垃圾将会受到罚款甚至监禁处罚。
德国:细节不断优化
德国将生活垃圾大致分为不可回收垃圾、包装垃圾、纸质垃圾、生物垃圾、电子垃圾、玻璃垃圾等几类,它们的归宿是不同颜色的垃圾桶。
德国还通过设置押金的方式促进饮料瓶回收。例如,一瓶1.5升装普通矿泉水售价0.19欧元,但需额外为装水的塑料瓶支付0.25欧元押金。在超市设有的收瓶机退瓶后,才可拿回押金。
在家庭、学校等社会各界参与下,德国孩子从小就学习垃圾分类方法,把它当作自然而然的事。垃圾处理厂也会通过组织参观活动让民众更加了解垃圾分类处理及其重要性。
垃圾分类回收还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如垃圾管理公司。不同种类的垃圾处理费用不同,如果把塑料包装、纸制品等可回收垃圾放入不可回收垃圾的桶中,则需支付更高的处理费。垃圾管理公司可以帮助人们尽可能减少垃圾处理费用。
例如,在小区管理者委托下,垃圾管理公司人员会隔三岔五到小区给一些分错类的垃圾重新分类,并定期提供咨询活动,向居民普及垃圾回收知识,帮助人们更准确地分类垃圾。虽然住户需支付管理公司部分费用,但随着垃圾处理费大幅降低,住户既省了钱,又为环保作出了贡献。
原标题:综述:垃圾分类让“放错位置的资源”重新归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