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业发展时间较短,政府考核趋严
餐厨垃圾直接影响日常食品安全。我国餐厨垃圾处理在2010年才开始得到关注,目前处理还未形成成熟体系,法律政策及行业标准都需要进一步完善,资金来源主要仍然是依靠财政补贴。但是我们认为,和其他废物处置不同,餐厨垃圾更加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大隐患,存在短时间内影响大面积人群的可能性,“地沟油”是政府现在、将来都必须要处理的问题。
餐厨垃圾规划投资增加,政府考核力度加大。“十三五”城镇生活垃圾规划中拟投资餐厨垃圾专项工程136亿元,较“十二五”规划金额增加25%,是“十三五”规划中仅有的两个增项之一,可见政府对餐厨垃圾处理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部分地方政府考核力度也逐渐加大,2015年10月,发改委印发的《试点城市中期评估及终期验收管理办法》中规定评估不合格的试点城市一年内不得申报各类循环经济重点工程,因此我们认为,在十三五”初期这一时点,顶层设计如中期及终期评估的开展,将极大的推动未来行业的发展。
此外,2015年9月,浙江省发布《浙江省餐厨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行动计划》,规定开展省级试点实施市长负责制,通过领导负责的制度来加速推进餐厨垃圾处理建设。
餐厨垃圾处理政策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完善相应规划、管理办法和技术标准同时,各地政府也在陆续完善餐厨垃圾收费体系,收费环节主要集中在3处:1)餐厨垃圾生产环节,主要由餐馆、食堂、食品加工等餐厨垃圾产生单位缴纳;2)收运环节:主要由地方财政和地方环卫部门进行管理,向作业公司进行一定补贴;3)市结算中心:向垃圾处理站支付处置费,相关部门进行监督。
我国部分城市餐厨垃圾处理收费标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据统计,大连、北京、兰州、上海、宁波等地已经明确出台了餐厨垃圾收费标准,其他部分城市如石家庄、昆明、三明和西宁等城市出台的餐厨垃圾管理办法则要求餐厨垃圾产生单位参考生活垃圾处理费进行增收。在餐厨项目运营补贴上,餐厨垃圾投运较早以及经济比较发达城市都已经陆续出台了明确的标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行业渗透率低,未来市场空间达600亿元
根据《“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的要求,到2020年底,餐厨垃圾专项工程投资约为136亿元,力争到“十三五”末达到4万吨/天的处理能力。“十二五”目标为3.02万吨/天,目前我国餐厨垃圾处理能力为1.31万吨/天,完成率仅43%。与“十三五”规划目标还相差2.7万吨的距离,餐厨垃圾工程单位投资约为50万元/吨,也就是说“十三五”期间餐厨垃圾处理行业的增量投资空间135亿元。如果就整个行业的发展空间而言,到2020年,餐厨垃圾产生量将达到12万吨/天,整个餐厨垃圾处理市场空间达600亿元。
中国餐厨垃圾物质成分(按垃圾绝干物重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厌氧发酵技术符合我国餐厨垃圾处理需求
我国餐厨垃圾含水率高,厌氧发酵技术占比80%。现在进行餐厨垃圾处理的普遍技术有好氧堆肥、厌氧发酵和饲料化处理,厌氧发酵是餐厨垃圾在厌氧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而被稳定化,同时生成甲烷和CO2的过程。由于我国餐厨垃圾存在高有机物含量,高含水率,高油,高盐分的特性,相比其他技术,厌氧发酵可以在实现垃圾资源化的同时,产生可利用能源,符合我国餐厨垃圾处理需求。厌氧发酵技术在四批试点城市的规划、在建项目中占比达80%,是目前的主流处理方法。
餐厨垃圾处理技术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原标题:2017年中国餐厨垃圾处理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前景预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