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海洋治理:中国在行动
——海洋环保,环境治理向深层拓展之一
我国是海洋大国,千百年来,我们的先民深耕大海、扬帆远航,创造了绵延不息的中华海洋文明。近年来,我国在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上不断前行。
生态优先:让海洋休养生息
在养护海洋方面,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颁布第一部《海洋环境保护法》开始对此作出了不懈努力。在海洋开发过程中,更是遵循“海洋生态保护优先”理念,以减少人类活动对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造成的不良影响。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相继出台或修订了《海洋环境保护法》《海域使用管理法》《海岛保护法》《深海法》等法律,以及《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等20余部配套法规,为加强海洋生态保护提供了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
为促进海域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我国于 2001年颁布实施的《海域使用管理法》,确立了海洋功能区划和海域有偿使用两项基本制度,通过海域有偿使用体现资源环境内在价值,并将缴纳的海域使用金用于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
经过十几年的实践,我国在海洋空间资源利用方面已形成了完善的制度体系。目前正在启动新一轮海洋功能区划修订编制,将进一步提高保护类、保留类海洋生态空间的占比和管理要求。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随着多年来海洋捕捞业的快速扩张,沿海地区一些地方面临着捕捞产能过剩、渔场秩序混乱、海域污染加剧、渔民转产困难等问题。
今年初,农业部发布通告,要求我国各海区休渔期普遍延长1个月,休渔时间不少于3个月。这个堪称“史上最严”的休渔制度是为“让海洋更好休养生息”,这既保护了海洋资源,又维护和保障了渔民长远利益。
在江苏,今年8月制定出台海洋渔业相关专项行动方案,加强海洋渔业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行动方案的举措包括:压减重点湖泊网围养殖规模,压减海洋捕捞渔船,推进海洋渔业资源总量管理制度实施,推进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全面禁捕,推进水产健康养殖,推进海洋捕捞装备更新升级,提升海洋与渔业生态修复能力,提升海洋与渔业生态保护执法水平。
在浙江,2014年启动了渔场修复暨“一打三整治”行动,通过打非治违、减船转产、增殖放流等综合施策,目前,当地主要经济鱼类资源发生量正逐步呈现出增长趋势。
我国还大力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努力实现由点状保护、政府单一投入向面状保护、系统修复、多元投入转变。
国家海洋局副局长林山青在今年6月举办的联合国海洋大会上说,中国将继续贯彻“生态优先”的理念,加强沿海和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对滨海湿地、红树林、珊瑚礁等关键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降低海洋和陆上活动产生的污染物。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各领域成果丰硕。目前,全国海洋环境监测机构总数达235个,近5年新建国家级海洋保护区40处,累计修复岸线190多公里,修复海岸带面积6500多公顷,修复恢复滨海湿地面积2000多公顷。
今年8月,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工作人员在海南三亚近海海域考察时,偶遇并拍摄了近百只海豚在大海中嬉戏:一群海豚在浪花里不断跳跃前进,时而一只海豚一马当先,时而三两只并排游玩……
生态红线:环保从陆地延至海洋
生态红线是我国近年环境治理领域重要制度之一。现在,这一红线从陆地延伸到了海洋。
《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2015-2020年)》提出在全国建立海洋生态红线制度,将重要、敏感、脆弱海洋生态系统纳入海洋生态红线区管控范围并实施强制保护和严格管控。
2013年12月,山东下发省政府令,率先实施“海洋生态红线”制度。《渤海海洋生态红线划定技术指南》提出,“渤海生态红线的目标是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0%,至2020年海水水质达标率不低于80%,生态红线区陆源入海直排口污染物排放达标率100%,陆源污染物入海总量减少10%至15%。”
浙江省编制了海洋生态红线划定方案,把重要海洋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等划为生态红线区,划定海洋生态红线面积占全省海域总面积的比例达31.72%。
海洋生态红线保护是一种刚性制度。一方面,它可以抑制人们对海洋无节制开发的冲动,确保海洋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海洋生态红线的划定,并不是禁止开发,而是通过科学调研合理划分区域,实现更加精准、高效的开发。
目前,海洋生态红线制度已经取得显著成效。《2016年北海区海洋环境公报》显示,近5年来,渤海海水环境质量总体呈变好趋势,夏季第一、二类水质海域面积比2012年增加了16520平方公里。
专家表示,海洋生态红线要实现保护目标,成为人们不敢轻易逾越的“高压线”,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只有在深化认识和管理到位的基础上,海洋生态红线才能牢不可破。
海洋督察:海洋监管全方位升级
8月22日,国家海洋局组建的首批国家海洋督察组进驻辽宁、海南,开展以围填海专项督察为重点的海洋督察,重点查摆、解决围填海管理方面存在的“失序、失度、失衡”等问题。
当前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不断推进,对海洋资源的需求持续增长,但一些地方仍然存在海域海岛资源开发粗放低效,海洋环境局部恶化的问题,这些问题逐渐成为我国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短板。针对此,海洋督察重拳出击。
海洋督察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海洋强国建设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是海洋领域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海洋督察方案强调,坚持问题导向、依法依规,将海洋督察作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抓手,推动地方政府落实海域海岛资源监管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法定责任,加快解决海洋资源环境突出问题,促进节约集约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近年来,随着沿海地区海洋开发密度、强度加大,海洋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凸显,现有分散的行政监督制度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国家海洋督察完善了政府内部的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落实了主体责任。
根据安排,第一批国家海洋督察组共分6个督察组,在辽宁、海南督察后,陆续进驻河北、江苏、福建、广西。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海洋督察的全面启动,海洋监管也将全方位升级,未来肆意破坏海洋生态、攫取经济利益的行为将得到有效遏制。
透支海洋“元气”不可为
——海洋环保,环境治理向深层拓展之二
海洋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国家海洋局今年3月发布的《2016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指出,2016年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基本稳定,近岸海域环境问题依然突出。这些状况警示我们,保护海洋生态我们仍须努力。
海洋生态保护警钟长鸣
今年4月开始,黄海浅滩区开始出现零星漂浮绿藻,这已是黄海浒苔绿潮连续11年暴发了;进入6月,同时又出现了马尾藻金潮和米氏凯伦藻赤潮,黄海“三潮”齐发。从高空看去,绿、黄、红色藻类漂浮在黄海海面上,就像是印象派画家的作品,但它并不美,它是蓝色“母亲”哭泣的眼泪。
中国海洋大学校长于志刚说,黄海绿潮、赤潮和金潮的出现,原因很复杂,从大的方面来说有两方面:一是海水富营养化,二是全球气候变化,哪种因素起到的作用更大目前尚不清楚,但是人类活动导致海水富营养化的责任不可推卸。
除了“彩潮”来袭,“海洋PM2.5”也是海洋环保一大劲敌。
微塑料和海漂垃圾被称为“海洋里的PM2.5”,直接影响海洋生物,间接影响人类。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超过800万吨塑料被遗弃在海洋,占海洋垃圾的80%。这一趋势如果持续下去,预计到2050年,海洋中塑料的总重量将超过鱼类总和。我国微塑料和海漂垃圾污染现状也不容忽视。
今年7月,我国第8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启航。科考队领队徐韧表示,我国已在特定海域开展了微塑料监测,将首次在北极和亚北极海域获取海洋微塑料样品。
近年来,围海造陆在沿海地区较为普遍。国家海洋局2016年向社会公布的《2015年海域使用管理公报》显示,2015年全国共计填海造地1.11万公顷,同比增长13.19%。一些地区“失序、失度、失衡”填海,不仅使大陆海岸线缩减,而且破坏了海岸动态平衡。
中央第三环境保护督察组今年7月底向辽宁省反馈督察情况时指出,近年来辽宁全省大规模违法围海、填海问题突出。一罚了之、以罚代管,由于处罚金额远远低于填海所得,实际鼓励和纵容了违法围海、填海行为,导致海洋生态破坏问题突出。
《2016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指出近岸海域存在4大环境问题:部分近岸海域污染依然严重;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实施监测的河口、海湾、滩涂湿地、珊瑚礁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76%处于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其中,杭州湾、锦州湾持续处于不健康状态;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状况无明显改善;海洋环境风险仍然突出。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须破除障碍
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海洋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有开放性、流动性、末端性等显著的特点。海洋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复杂,既受地理区位、自然条件等客观因素影响,也与人类活动、治理水平密切相关。从工作推进来看,亟须解决三个方面问题。
一是部分配套政策法规滞后。如岸线保护、利用、违法处置仍停留在政策性文件层面,执法缺乏依据;海域(海岛)资源储备、违规和闲置资源收回以及海洋资源用途管制、有偿使用、生态赔补偿、环境综合治理等制度体系尚未健全,制约了生态、集约、高效用海。
二是标准要求不统一。近岸海域海水主要超标指标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而地表水控制的主要指标为氨氮和化学需氧量,现有的污水处理技术往往是将氨氮转化为其他形态的氮,导致虽然陆源氨氮总量大幅削减,但入海的总氮排放量并未得到有效削减。海陆水质监测标准不统一,直接制约了海陆联动治污机制的形成。
三是治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一方面,各级政府是海洋环境治理的单一主体,治理与保护的形式仍以行政和法律等管制手段为主,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全社会协同的长效机制还未完全建立;另一方面,部门间的协同有待强化,海洋环保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强。
多管齐下提升海洋生态治理水平
“要进一步健全海洋生态治理体系,完善海洋生态法治保障,建立海洋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形成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综合管理体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研究员吴平认为,应着眼海洋经济绿色转型,积极培育绿色、低碳和循环海洋产业,进一步推进海洋生态修复,强化海洋生态监测;强化科技、人才、资金作用。同时全面提升海洋生态治理能力,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由“管海”走向“治海”。
专家表示,要想改善海域污染状况,就需要从根上治理,从污染源头上解决问题。不管是对政府部门而言,还是对企业来讲,对于海洋环保都应高度重视,并且落实可行的补救措施和防范措施,对已经被破坏的海洋环境进行修复。
据悉,2010年以来,我国规划整治修复岸线270余公里;修复沙滩约130公顷,恢复滨海湿地5000余公顷;种植红树林160余公顷、翅碱蓬约1100公顷。通过成片保护、系统恢复,辽河口等重要湿地正在逐渐恢复其原本的生态结构和功能。
专家建议,应该进一步完善海洋环境监管工作,同时,企业应该提高自己节能减排的生产技术,尤其是对于生产废物处理,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执行,切实减轻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科技兴海,未来有无限可能
——海洋环保,环境治理向深层拓展之三
科技的进步,让海洋治理进入新阶段:强化海洋生态监测,推进海洋生态修复,发展海洋经济,促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未来,科技兴海有无限可能。
科技监测布下“天罗地网”
对海洋认知,观测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手段,从原始的肉眼观测到如今的智能化浮标、水下滑翔机、自动观测站、岸基雷达和卫星遥感等,人类对于海洋的观测正在逐步实现立体化,这是使得海洋“透明化”的关键之举。在诸多观测手段中,卫星遥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在海洋环境监测预防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据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李晓明介绍,卫星遥感的特点就是观测的面积比较大,通过卫星遥感可以发现海洋的变化,清澈的海水在卫星遥感中有特定的光学属性,一旦发生异样,通过卫星遥感立即就可以发现。通过这个可以判断藻类的浓度和覆盖面积有多大,甚至可以计算出海水里浮游植物的种类。
卫星遥感还可以在海岸带的保护上发挥作用。在填海方面,海洋的动力环境改变运动状态后,会造成泥沙的淤积,海岸带的侵蚀。为此,填海前期要进行科学的论证和评估,首先要通过海洋数值模型来模拟预判填海项目将会给海洋带来的影响,随之实施的过程中要定期跟踪卫星遥感的数据,从而判断出对海岸带和周边的影响,通过不断调整,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通过卫星遥感还可以获取海洋动力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信息。可以说,未来卫星遥感在海洋环保方面发挥的作用是越来越大。
为了监测与预警赤潮,2011年国家“863计划”启动了“重大海洋赤潮灾害实时监测与预警系统”项目,取得丰硕成果。目前,东海区已形成由卫星遥感技术、预警预报技术、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立体监测系统组成的“天罗地网”,实时监测与预警赤潮。
据悉,鉴于近年来由外来种入侵引起的突发性灾害已在我国海域多次发生,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与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等多家单位,已联合开展“外来种风险评估项目”研究。计划通过掌握外来种入侵风险评估方法,建立多项外来种快速检测技术,研制可移动的压载水生物入侵风险应急防控技术装置,将海洋里那些“不速之客”,阻挡在外。
技术支撑海洋生态治理
除了在监测预警方面,在海洋污染治理方面,科技也发挥了支撑的作用。
在赤潮治理方面,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研团队研发出了一种改性粘土治理技术,即将一种改性粘土撒入水中,不多久,赤潮便被“吞噬”并自然沉底。
用天然矿物治理赤潮的方法最早由日本科学家提出,其原理是天然矿物与导致赤潮的微藻结合后产生絮凝沉降效应,从而将水体表层的微藻沉到水底,达到赤潮治理效果。在此方面,韩国也做了大量研究。他们最初用天然粘土,但用量巨大,每平方公里需要100吨到400吨的量,资源消耗过大、成本难控、淤积严重,给大规模推广应用带来了困难。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研团队以提高粘土絮凝藻华生物细胞效率为主旨,开展粘土表面改性研究,首创性地提出了“粘土表面改性理论”,即通过表面改性手段,增加粘土颗粒与微藻颗粒间的絮凝效率,以达到更好的治理效果。更重要的是,这种改性粘土用量仅为日本、韩国的1/10至1/100,便于推广。
今年5月,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发的改性粘土治理赤潮专用喷洒设备,通过专家验收。
在生态治理方面,不能不提到智能技术。“智能技术的广泛、深度使用使得环保造假越发困难,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信息化技术交叉印证,使弄虚作假在智能技术多维度的视角中无处遁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研究员吴平认为,通过搭载大数据模型和物联网技术,能实时掌握监管区域内各排放企业的产污、治污、排污情况,并对企业的排污行为进行分析,及时发现违规行为并发出预警。互联网信息的公开和透明化,让资源环境压力大的低端产业捉襟见肘。
海洋科技无处不在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人们开发利用海洋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在一定程度上也避免了开发利用手段单一带来的局限性,更高层次的利用本身就是一种保护。
以潮流能为代表的海洋能是理想的清洁可再生能源,享有水下能源“金矿”、“蓝色的油田”之誉,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欧美发达国家的普遍关注。海洋潮流能发电机组大型化研发和商业化应用,更是各国科学家着力攻破的世界性难题。
今年1月12日,国家海洋可再生能源资金项目——LHD模块化大型海洋潮流能发电机组项目(一期)在浙江舟山通过专家验收。该项目破解了海洋潮流能稳定发电的技术难题,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海洋潮流能发电并网的国家。
曾经,世界最大的海洋潮流能发电机组装机容量仅1.2兆瓦。如今,我国的LHD模块化大型海洋潮流能发电机组装机容量达到3.4兆瓦,创造了“世界之最”。该技术大幅提升了我国海洋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了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的水平。
中国自主研发生产的装机容量最大的海洋潮流能发电机组项目总工程师林东介绍:“3.4兆瓦的海洋潮流能发电机组并网发电后,预计年发电量可达到600万千瓦时,相当于3000户人家一年的生活用电。”
《全国科技兴海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形成有利于创新驱动发展的科技兴海长效机制。推动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规模化,推动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工程化,推动海洋新材料适用化,推动海洋渔业安全高效化,推动海洋服务业多元化……一项项新举措正在实施;强化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技术应用,强化海岛保护与合理利用技术应用,强化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综合管理技术应用,强化海洋环境保障技术应用,强化极地、大洋和海洋维权执法技术应用示范……一项项新技术正在应用。
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科技应用的推广,我国的海洋生态治理必将迈上新台阶,取得更大的成就。
呵护蔚蓝,有你,有我
——海洋环保,环境治理向深层拓展之四
面对浩瀚的大海,环保是一个大工程,仅靠政府行动远远不够,它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参与。环保是场持久战,我们相信,在全社会的参与下,未来的海洋会更蓝。
舟山老渔民:
自掏150万海上捞垃圾
黢黑的肤色,手上还有不少碰破的伤疤,红色作业服上印出一块块雪白的盐花……随着马达声渐近,一艘名为“沧海9”的小船靠近浙江舟山嵊泗渔政码头停泊,明黄色的驾驶台,大红色的船身,船身上写着“海洋环保”四个字,甲板上还堆放着一大筐垃圾,年过半百的船主杨世钗走上岸和熟人们挥手。
“虽然我文化不高,但我明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道理,靠海生活就要保护海洋。”杨世钗是浙江舟山嵊泗唯一一艘民间自发打捞海面漂浮垃圾的船舶主人。
杨世钗来嵊泗已有近20年,在积攒了一些资本后,他于2005年开了家清舱公司,专门回收船舶残油、油污水。在这期间,他看到嵊泗海面上漂浮的垃圾越来越多,作为“新嵊泗人”,老杨急了:“再这样下去,海里的鱼虾可都活不成了!要是有一艘船,专门处理海面漂浮垃圾多好!”
听说杨世钗要造船捞垃圾,身边的亲戚朋友都不理解。有人劝他:“你干嘛多管闲事?”可老杨认为,这事得有人去做,而他愿意去做。
2016年5月,历时8个月耗资53万元的“沧海9”小船成功下水。除了特殊天气和船员病假,“沧海9”每天都出海,风雨无阻。运行一年零三个月,小船已经打捞处理了近1400立方米的垃圾。“去年用掉了4000多个垃圾袋,今年也已经用了3000多个了。”老杨说。
船员工资,加上柴油、船舶维护保养等,打捞垃圾一年需要支出70多万元,老杨目前已投入近150万元。
“现在公司生意不好,负担小船的费用有点吃力了,但我会坚持到底。我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就是再干10年。我愿意尽我最大的努力,让海洋垃圾清理船发挥应有的作用。”杨世钗打趣说,满60岁了就“告老还乡”。
“中国海岛很多,靠我一个人远远不够,希望大家都能加强环保意识,共同保护身边的这片海。”杨世钗说。
范卫防:
女海洋观测员35年坚守孤岛
在山东半岛北端、渤海深处有一座面积仅有2.6平方公里的孤岛叫北隍城,地处渤海海峡“咽喉”,东临黄海,西靠渤海。北隍城虽是“弹丸”之地,但地理位置却十分重要,被称为“渤海第一哨”。在这个没有淡水的小岛上,有一个瘦弱身影,奋战在海洋观测第一线,她是国家海洋局蓬莱海洋环境监测站女海洋观测员范卫防。
1982年参加工作的范卫防,35年如一日坚守在偏远艰苦的北隍城,每年有5至6个月在岛上值班,每天定时测量海水温度、盐度、海浪、气温、湿度、气压、风速和风力等,以及各种海洋自然灾害和污染情况。
从陆地乘船到北隍城岛需要七八个小时。“几乎所有去北隍城的人都会晕船,男的都晕得厉害更别说是一个弱女子。”蓬莱海洋环境监测站站长宋龙昌说。
在北隍城岛,冬季频繁出现大风天气,巨浪滔天。遇到极端天气,水文观测的危险性很高,而每遇到恶劣天气,都要加密观测,一小时一次。曾经有一次,浪高达8米,水文观测点被汹涌的海浪猛烈拍打,但她深知恶劣天气观测数据的重要性,当她完成观测任务,回到值班室浑身已经湿透……即使在怀孕至临产期,范卫防也未间断值班观测工作。从值班室到观测点是段山路,道路很窄,全是乱石。怀孕期间一次值班时,又遇上大风雪,路被雪封住了,范卫防几次从雪地里跌倒又爬起来,跌跌撞撞地爬到观测点。
就是这样,八点、十一点、十四点、二十点四次来来回回,范卫防按时保质完成了值班任务。
在北隍城海洋监测站建站之初,范卫防的父亲范国满就在岛上工作,为海洋监测事业默默地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记忆中,父亲很少回家。”如今的范卫防也同父亲一样。为丈夫孩子洗衣做饭,陪伴老人唠唠家常,对范卫防来说都是奢望:“我跟丈夫相聚的时间很少,孩子今年已经25岁了,跟我在一起的时间也很少。孩子小时候经常生病,我也不能陪在身边,都是婆婆照料着,感觉对家里人亏欠很多。”
蓝丝带协会:
守卫海洋的“蓝精灵”
每逢节假日,在三亚的各大海湾景区里,除了蔚蓝的大海和金黄的沙滩,还有一群沿着沙滩捡拾垃圾、宣传环保的“蓝精灵”。他们是守卫海洋的“蓝丝带”。
据不完全统计,这群来自三亚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的志愿者,在10年时间里,组织了有关海洋环保类活动1000多次,向上千万的公众传播海洋环保理念。
82岁的罗九如一头花白的短发,一副金边半框眼镜,步伐缓慢但稳健,目光坚定,讲起话来中气十足。2003年,她从国家海洋局退休后便来到三亚生活,也为三亚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奔走呼吁了14年。为了海南乃至全国的海洋环保事业奔走不息,为保护珊瑚呐喊,海岸线上布满了这位老人的足印。
她同时也是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的发起人之一,是筹备组成员。2007年,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在三亚成立,协会是以海洋保护为主题的民间公益性社会团体。协会联合创始人孙冬提出的协会宗旨“保护海洋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现已深入人心。
大学生群体和青年企业职工是这群“蓝色卫士”的主力军。“蓝丝带”已经在海南、青岛、大连等全国27所高校设立服务社,同时,“蓝丝带”还利用会员企业机制,吸引了40多家会员单位参与海洋环保。目前协会注册志愿者超过5000名,社会上的志愿者则超过20000人。
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秘书长孟佳烨介绍说:“海洋环保不仅仅是公益活动,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一部分,只有环保做好,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的作用,就是在现有条件下,尽自己的能力去唤起居民和游客的环保意识,发现和解决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破坏问题,找到生态和发展的一个平衡点,让城市走向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专家表示,新媒体的兴起,特别是微博、微信等新兴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公众监督权利的行使更为灵活和便利,为公众参与生态治理提供了更及时的渠道和更广阔的平台。“人人都是观察员,人人都是监督员,人人都是环保员”的理念正逐渐成为现实,有了更多公众的参与,海洋环保才能拥有更加坚实的基础。
原标题:环境治理向深层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