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住建部印发《生活垃圾转运站运行维护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全文如下: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关于征求行业标准《生活垃圾转运站运行维护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建标工征[2017]147号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4]189号)

首页 > 垃圾发电 > 垃圾收运 > 政策 > 正文

住建部:生活垃圾转运站运行维护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

2017-11-13 09:17 来源: 北极星环保网 

日前,住建部印发《生活垃圾转运站运行维护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全文如下:

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关于征求行业标准《生活垃圾转运站运行维护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建标工征[2017]147号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4]189号)的要求,现征求由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起草的行业标准《生活垃圾转运站运行维护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见附件)意见,请于2017年12月8日前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第一起草单位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联系人:郭祥信联系电话:010-57365779

Email:guoxiangxin99@163.com

地址及邮编: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36号;邮编100120

附件:生活垃圾转运站运行维护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

2017年11月9日

生活垃圾转运站运行维护技术规程

(征求意见稿)

前言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4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改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14]189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生活垃圾转运站运行维护技术规程》CJJ109-2006进行了修订。

主要修订的内容是:

1.增加了基本规定一章,包括包括转运站运行前的人员配置、人员培训、设备及材料准备以及管理制度、资料管理等内容。

2.在运行操作与管理一章,各节内容进行了调整。其中转运工艺分别对水平压缩和垂直压缩两种工艺进行了分别规定,并增加了通风除臭系统和环境监测两节,将原来的污水收集一节改为渗沥液收集与处理。

3.维护保养一章也随着运行操作与管理一章的调整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4.安全操作与管理一章随着运行操作与管理一章的调整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36号;邮政编码:100120)

本标准参编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青岛市公用事业科学研究院

上海中荷环保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

本标准审定人员:

1总则

1.0.1为规范生活垃圾转运站(以下简称转运站)的运行操作、设备维护及安全管理,加强垃圾转运系统控制及运行过程的环境保护与监测,提高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充分发挥其功能,满足生活垃圾安全、及时、高效转运的目的,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转运站的运行、维护、安全管理、系统控制及运行过程的环境保护与监测。

1.0.3转运站的运行、维护、安全管理、系统控制及运行过程的环境保护与监测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基本规定

2.1运行人员配置

2.1.1垃圾转运站运行管理机构的成立、人员配置和培训应在转运站设备调试前完成。

2.1.2转运站运行管理岗位设置宜根据转运工艺特点按表2.1.2选择确定。

延伸阅读:

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行动计划(2017—2020年)

2.2运行人员培训

2.2.1转运站运行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应具有本岗位相关的专业学历背景,并应进行上岗前的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2转运站运行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岗前培训内容应包括转运站的工艺流程、技术要求和有关设施、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及有关国家和行业标准。

2.2.3操作人员应针对本岗位的设备操作进行培训,熟悉本岗位工作职责与质量要求,熟悉本岗位设施2.2设备的技术性能和运行维护与安全操作规程。

2.3设备及材料准备

2.3.1应对各系统设备制定维修保养方案,方案应包括日常保养、小修、中修和大修等内容。

2.3.2转运站投入运行前应对全站设备进行单台和联合冷态运行试验。

2.3.3转运站投入运行前应准备好运行所需的消耗物品和材料。

2.3.4操作人员每班工作前应认真检查各系统机械和电气设备情况,确保各系统正常后方可启动转运站运行。

2.4管理制度

2.4.1转运站投入运行前应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并对全站管理和操作人员进行宣贯。

2.4.2转运站管理制度应包括全站行政管理制度、全站技术与安全管理制度、各系统操作规程、各单体设备操作规程、电气设备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

2.5资料管理

2.5.1转运站应建立档案室,将全站的运行管理资料分类归档。

2.5.2运行记录资料宜按月进行归档,归档的资料应包括(但不限于)每天垃圾进站和出站量及车次、设备运行记录、设备检修记录、材料采购与进场交接单、有关环境监测资料、消杀(卫生防疫)记录、电脑记录数据及资料存储文件等。

3运行操作与管理

3.1垃圾进站计量

3.1.1计量设备安装后,应妥善保存说明书、合格证、安装图等资料,并经有资质的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1.2计量设备操作人员需经过设备供货商的专业操作培训方能上岗。

3.1.3计量地磅开机稳定后车辆方能驶入,车辆停稳确认数据稳定后方能读取、记录重量数据。

3.1.4汽车应匀速上秤台,行驶速度应控制在5km/h以内。不得在秤台上紧急刹车。

3.1.5超过计量设备最大称量重量的车辆不得驶入秤台。

3.1.6应建立垃圾车辆登记台帐,登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垃圾车车号、垃圾来源、性质、运输单位。

3.1.7设有车辆识别系统的垃圾转运站,应能自动记录车辆信息,无车辆识别系统的垃圾转运站,应人工记录车辆信息。

3.1.8当秤上有车辆时不允许仪表断电,如临时断电,在恢复供电后应让车辆下秤台,待仪表恢复零点后再重新计量。

3.1.9宜每半年对计量地磅和显示仪表进行一次检验和标定,保证计量精度符合设计要求。

3.1.10操作人员应做好每日进站垃圾计量资料备份和每月统计报表工作。

3.1.11由于故障或停电造成计量系统无法计量时,应根据车辆登记信息和故障发生前一天的重量记录估算每车的垃圾量。当系统修复后应将有关数据输入计量系统,并注明数据获取方式。

3.1.12车辆不得在秤台上长时间停留或过夜。

3.2卸料与垃圾接收系统

3.2.1垃圾收集运输车辆到达卸料平台后,现场调度人员应指挥车辆将垃圾卸入指定的卸料门。

3.2.2垃圾车卸料前,操作人员应调大受料槽上部的排风风量,卸料完毕后将受料槽上部的排风风量调回正常状态。

3.2.3垃圾车卸料后现场操作人员应查看卸料门处垃圾堆积情况,对垃圾堆积较厚处应进行摊铺,并及时清理卸料门处的散落垃圾。

3.2.4发现大件垃圾,应及时从卸料槽清除,防止堵塞或卡住垃圾输送设备;发现违禁和危险废物,应及时报告,妥善处理。

3.2.5卸料完毕后应及时关闭卸料门。

3.2.6垃圾车卸料完毕后,应及时退出卸料作业区。

3.2.7垃圾卸料区域设有除臭剂喷洒系统的转运站,在垃圾车卸料作业期间应及时开启除臭剂喷洒系统,并根据卸料区域臭气的强度调整除臭剂喷洒量。

3.2.8垃圾卸料区域未设除臭剂喷洒系统的转运站,在垃圾车卸料作业期间应采用移动式喷洒设备对卸料区域喷射除臭剂。

3.2.9卸料区域每天作业完毕应对地面进行冲洗,并进行一次消杀作业,喷洒消毒液。

3.2.10垃圾给料设备的运行操作与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启动前应检查电源、润滑油液面、冷却液面、各连接部位、支撑部位等是否正常。

2输送垃圾前输送设备应先空载运转一段时间,并观察有无异常,待运转稳定后再给垃圾。

3设备大修后应空载试车1小时以上方能装载垃圾运行。

4运行期间应适时调节给料速度,控制给料的均匀性。

3.3垃圾转运工艺

水平压缩

3.3.1卸入进料斗内的垃圾应及时压装至垃圾箱体内,保证料斗始终有接纳垃圾的空间。

3.3.2垃圾压装机的操作应符合以下规定:

1每天在垃圾进料斗接纳垃圾之前应先将空垃圾箱体与压缩机对接,然后对压缩机进行空载压装试验,确认压缩设备运行正常后在打开垃圾接收门接收垃圾;

2启动自动压装程序时,每箱的压装次数应根据垃圾特性设定,确保箱体装满、压实;

3当压缩头被卡时,应将自动控制转为手动控制,并使压缩头做往复运动,如能恢复正常工作,则重新恢复自动控制状态。如扔不能恢复正常,则应停机检查;

4垃圾集装箱与压缩机解锁、移位时若有垃圾撒落,应及时清理;

5箱体装满后应及时将装满的箱体移出。

3.3.3装满垃圾的箱体应按顺序放置在规定区域;

3.3.4当天装填的垃圾应在当天转运出去,不宜在转运站内停放过夜。

垂直压缩

3.3.5垃圾卸料位应准确显示垃圾车卸料信号,有空置垃圾集装箱的卸料口应显示允许卸料信号,无空置垃圾集装箱或垃圾集装箱已装满的卸料口应显示不允许卸料信号。

3.3.6在垃圾进站高峰时段到来前宜在全部卸料位放置空箱,使全部卸料位具备卸料条件。

3.3.7垃圾收集车到达卸料大厅入口时调度人员应向其发出卸料位指令。垃圾收集车应按照调度人员指令将垃圾卸入指定集装箱。

3.3.8垃圾车卸料时,应启动卸料位上部的排风系统收集从垃圾集装箱口逸出的臭气和粉尘。

3.3.9垃圾收集车卸料完毕后,压实重锤应及时将所卸的垃圾压实2-3遍,之后方能再进行其它垃圾车的卸料。

延伸阅读:

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行动计划(2017—2020年)

3.4通风除臭系统

3.4.1通风除臭系统运行前应检查系统内各设备和通风管道,主要检查内容包括电源连接、管道及设备密封、阀门开度、风机和泵转动方向、除臭剂液位等,确保整个系统完好。

3.4.2采用生物除臭工艺的,系统运行前应先对除臭微生物进行培养,并配置好生物喷淋液。采用化学洗涤除臭工艺的,系统运行前应先配制洗涤液。

3.4.3风机开启后应调整风机及各排风罩(口)的风量,使各排风罩(口)均达到良好的抽排效果,然后根据排气流量调节除臭剂喷淋量。

3.4.4在除臭设备运行初期,应通过对喷淋(滴滤)液的检测,确定喷淋(滴滤)液的新液补充量和补充频次以及排污量和排污频次。

3.4.5在生物除臭设备运行初期,应每月检查一次微生物生长情况。

3.5渗沥液收集与处理

3.5.1每周检查一次渗沥液收集沟槽,如有淤堵应及时清理。

3.5.2每天检查渗沥液集液井(池),确认液位自动控制装置和抽水泵是否能正常工作。未安装液位自动控制的应根据集液井(池)的液位及时开启抽水泵。

3.5.3渗沥液采用重力流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网的垃圾转运站,应定期清掏排水检查井,检查排放管是否堵塞,发现堵塞及时清理。

3.5.4渗沥液在转运站内处理的,渗沥液处理设施的运行操作与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配备专职运行操作和管理人员对渗沥液处理站进行运行管理。

2运行操作和管理人员应根据渗沥液处理工艺流程优化配置。

3运行操作和管理人员应提前接受渗沥液处理工艺和设备集成供应商的培训。

4渗沥液处理设施应与垃圾转运系统同时启用。

5应先启动生物处理工段,生物处理工段的运行应符合下列要求:

1)先在生物反应设施内注入渗沥液并投加一定量活性污泥和营养物质对污泥进行驯化。待污泥达到一定浓度时向生物反应设施内连续缓慢注入渗沥液,使微生物慢慢适应渗沥液的生长环境。

2)逐步增加渗沥液的注入量,并通过投加碳源物质来调节C/N比,控制其它运行参数,直至渗沥液流量达到额定处理量,出水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3)应根据工艺设备供应商提供的生物反应设施运行操作技术要求对生物反应设施实施日常运行管理和工艺参数调节。

6设置厌氧反应器的转运站,厌氧反应器的运行操作与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反应器启动前应详细检查沼气收集容器和管道的气密性,对漏气点采取密封措。

2)向厌氧反应器加入一定量的稀释渗沥液和接种污泥进行污泥驯化。待接种污泥适应渗沥液环境后,逐步增加渗沥液进水量,直至达到渗沥液原液的设计进水量。

3)厌氧反应器运行期间应控制好反应器内污水的温度、PH值和容积负荷,确保COD去除率达到设计要求。

4)应定期检查厌氧反应器上部有无浮渣,如有浮渣及时清理。

3.6环境监测

3.6.1转运站运行前应对转运站的本底环境质量进行监测,监测内容宜包括(但不限于)地下水、附近地表水(如有)、大气、噪声等。

3.6.2转运站运行期间应定期进行环境监测,监测内容宜包括(但不限于)地下水、附近地表水(如有)、排放污水、集中排放气体、大气、噪声等。

3.6.3大型转运站宜配备环境监测人员,未配备监测人员的转运站应委托专业环境监测机构进行环境监测。

3.6.4地下水监测频次应不少于每半年1次,监测取样点应为站内地下水监测井,监测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COD、NH3-N、电导率、色度等。

3.6.5地表水监测频次应不少于每半年1次,监测取样点应不少于3个,监测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COD、NH3-N、电导率、浊度等。

3.6.6大气监测频次应不少于每季度一次,监测点不应少于4个,监测项目应包括(但不限于)颗粒物浓度、臭气浓度等。

3.6.7转运站内噪声可实施连续监测,监测点应布置于噪声重点控制区域。

3.6.8转运站内有渗沥液处理设施的,应对渗沥液处理排水进行监测。安装在线监测系统的,按照在线监测的要求对渗沥液排放指标进行在线监测;未安装在线监测系统的,应对渗沥液处理排水进行监测,重要指标的监测频次不应少于每天一次,次要指标可根据需要确定监测频次。

3.6.9应根据当地气候特征,在苍蝇活跃期监测重点区域的苍蝇密度,监测频次不应少于每月2次。

3.6.10环境监测资料应分类整理,及时归档。

4维护保养

4.1垃圾进站计量

4.1.1应按计量设备维护保养要求按时对其维护保养,使垃圾计量系统保持正常使用状态。

4.1.2应定期检查地磅秤台四周间隙和基坑,及时清理间隙和基坑内的异物和积水。

4.1.3宜每季度检查一次限位间隙,如不合适应及时调整,限位螺栓与秤体不应碰撞接触。

4.1.4定期检查各接线是否松动,折断,接地线是否牢靠。

4.1.5称重显示控制器超过一个月不用时,应根据环境条件进行通电检查,以免受潮或其它不良因素影响可靠性。

4.1.6应保持计量显示器和计算机室清洁,避免强电磁干扰。

4.1.7设备发生故障应及时通知专业人员进行检修,操作人员不得自行拆机检修。

4.1.8保持秤台表面清洁。连接件应每半年清洁保养一次。

4.2卸料与垃圾接收系统

4.2.1应定期检查垃圾卸料门,对转动部件定期上润滑油,对易腐蚀部位

4.2.2每天对卸料区域地面进行打扫或冲洗,保持地面清洁。

4.2.3垃圾给料设备的维护保养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根据设备的维护保养要求对其进行维护保养。

2所有润滑部位,应按规定加油润滑。

3每天作业完毕后应检查设备各传动部件和连接部件,有问题及时解决。

4.3垃圾转运系统

4.3.1每天定时清除压缩机机体和垃圾箱底座上的杂物,保持设备的清洁。

4.3.2应定期向推板滑道、锁钩滑道和其它运动部件滴抹润滑油(剂)。

4.3.3液压动力系统的维护保养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次使用前应检查液压油箱内油位、油温是否正常;

2液位偏低时应首先检查液压油系统是否漏油,如发现漏油应及时修复,并添加液压油;

3运行过程中液压油油温不得超过60℃。

4.3.4每天检查行程开关、接近开关是否保持正常状态,出现故障应及时排除。

4.3.5不得用水直接冲洗油泵电机、电磁阀、行程开关、接近开关、液压油箱等电气设备。

4.3.6应定期检查电源线和控制系统接线是否有松动,并应保持电控操作台清洁干燥。

4.3.7每天垃圾集装箱使用完应对集装箱内、外部进行清理,去除残存垃圾和污物,带有渗沥液导排口的集装箱应检查导排口是否通畅,发现堵塞及时疏通。

4.3.8应定期检查集装箱箱体是否牢固,发现腐蚀或磨损较严重的地方及时修补。

4.3.9应根据垃圾转运车厂商提供的保养说明对车辆进行维护保养。

延伸阅读:

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行动计划(2017—2020年)

4.4通风除臭系统

4.4.1臭气收集风机的维护保养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定期检查风机润滑系统,若油箱内的油位低于最低油位,及时添加润滑油,如油质变差可考虑更换。

2定期检查油过滤器和空气过滤器,并根据过滤器污染程度确定是否更换。

3定期检查传动系统,确保电机与风机之间的传动正常高效。

4经常检查风机和电机的运行状况,如发现噪声、温度不正常时要及时停机检修。

5定期检查风机出口安全阀的灵活状况,如不灵活应及时维修或更换以保证可靠的启闭。

6定期停机清扫风机内部,避免污垢过多而影响风机效率。

4.4.2风管的维护保养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定期检查管道的密封性,重点检查法兰接头以及设备与风管的软接头处,以及风阀转轴处。

2定期检查清理吸风口过滤网的积尘和杂物,发现过滤网破损及时修复。

3查看管路最低点排水管及阀门是否堵塞,发现堵塞及时疏通。

4.4.3除尘设备的维护保养应符合下列规定:

1除尘器操作人员应接受设备供应商的设备维护保养培训。

2应根据设备供应商提供的设备维护保养说明书,结合垃圾转运站运行实际,制定除尘器的维护保养手册。

3每天转运站作业完毕应对除尘器进行一次检查,主要检查进出气管道法兰、阀门、检查口和排尘口的严密性和是否有积尘,有不严密或积尘的应及时排除。

4应至少每三个月对除尘设备进行一次小保养,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

1)检查除尘器机械出尘装置,添加润滑油、消除小缺陷;

2)清除除尘器和连接管道内的积灰;

3)检查除尘设备外部支柱、手孔、护板等情况;

4)检查除尘器严密性,机体或管道有破损及时修复;

5)检查除尘器各辅助设备或构件是否有损坏,如有损坏及时修复或更新;

5应至少每1年对除尘器进行1次大保养,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检查和消除除尘器的漏风现象。

2)清理除尘器及其前后连接的风道的积尘。

3)检修机械排尘装置,更换损坏部件。

4)修补除尘器外部支架、人孔手孔、外壳的缺陷。

5)对除尘器机体脱漆生锈处进行补漆。

4.4.4除臭设备的维护保养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生物除臭设备的维护保养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

1)应定期监测生物过滤或生物滴滤填料层循环喷淋液的pH值。

2)应定期检查填料层板结、压实、破碎等情况,并及时处理、补充或更换填料。

3)当生物除臭系统不连续运行时,应定期对填料层通气并喷淋,防止填料层产生厌氧区或干燥板结。

4)应定期检查喷头堵塞情况,并及时清洁或更换堵塞的喷头。

5)应定期检查微生物数量和活性,必要时补充营养物质或微生物菌剂。

2化学吸收式除臭设备的维护保养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

1)每天设备启动前对吸收液箱增添一定比例新配置吸收液,停运前对吸收液箱进行一次排污。

2)每周检查一次吸收液喷淋系统,发现堵塞及时清洗。

3)每月检查一次填料,必要时对填料上沉积的污物清理。

3活性炭吸附除臭设备的保养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定期检查活性炭吸附塔内部状况,保证活性炭吸附效果。

2)应定期检查活性炭吸附性能,对失去吸附能力的活性炭应及时进行再生或更换。

3)应定期检查活性炭吸附塔的密封性,发现漏风及时修复。

4)应定期清除塔内积尘。

4.5渗沥液收集与处理

4.5.1应每天检查垃圾储槽下部渗沥液导排口、渗沥液导排沟是否堵塞,发现堵塞及时清理。

4.5.2应定期清掏渗沥液集液池(井)、检查井内的沉淀物,必要时可定期用高压水冲洗渗沥液输送管。

4.5.3渗沥液输送(抽排)泵的维护保养周期不应大于30天,保证渗沥液的有效导排。

4.5.4垃圾转运站内建有渗沥液处理设施的,渗沥液处理设施的维护保养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生活垃圾渗沥液处理技术规范》CJJ150的有关规定。

4.6环境监测

4.6.1应按照环境监测仪器设备说明书的维护保养要求对仪器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

4.6.2监测、分析及化验仪器仪表应定期到有资质的计量机构进行校验。

4.6.3操作人员应按照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对站内的环境监测及化验仪器设备进行妥善管理,使仪器设备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5安全操作与管理

5.1一般规定

5.1.1应制定全站的安全操作规程,操作规程内容应涵盖站内所有运行操作岗位。应对全站运行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操作规程的宣贯和培训。

5.1.2垃圾转运站生产作业过程的安全卫生管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的有关规定。

5.1.3在站内应设立完善的交通标志,重点部位应设置车辆限速标志牌和减速装置,经过的车辆应在规定的限速以下行驶。

5.1.4站内运输管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厂内运输安全规程》GB4387的有关规定。

5.1.5转运站现场操作人员应穿戴必要的劳保用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夜间作业应穿反光背心,高空作业应佩带安全带,操作前应先确认安全带是否连接牢固。

5.1.6生产作业区应设置“严禁吸烟”标志牌,作业人员在生产作业区应严禁吸烟,并严禁酒后作业。

5.1.7电气设备的操作与检修应严格执行电工安全的有关规定。设备维修维护时,不得随意搭接临时动力线。

5.1.8皮带传动、链传动、联轴器等传动部件应有防护罩,不得裸露运转。设备运行时严禁用手触碰设备传动部件。

5.1.9设备的使用、维修与维护必须由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进行,严禁非专业人员操作、使用相关设备。

5.1.10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

5.1.11转运站内消防器材的配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和《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的有关规定,对配置的消防器材应定期维护保养,使其保持完好。

5.1.12应制订转运站管理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包括火灾、爆炸、洪水、大风、滑坡(山区)、地震、疫情等灾害和紧急情况发生时的应对措施和方案。

延伸阅读:

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行动计划(2017—2020年)

5.2垃圾进站计量

5.2.1地磅前后方路面应设置醒目且具有反光效果的地磅提示标志,提示标志应保持完好。

5.2.2计量系统加电前,必须检查电源的接地装置是否可靠。下班停机后,必须切断电源。

5.2.3称重显示控制器长期不用、更换保险丝、移动位置或清除灰尘等情况时,应切断电源。

5.3卸料与垃圾接收系统

5.3.1垃圾车应按照指示信号或现场指挥人员的指令将垃圾卸入指定卸料口,并应加强对翻斗式垃圾车卸料的监视,防止垃圾车翻倒坠入垃圾储坑(槽)。

5.3.2对于垂直压缩转运站,卸料前应确认卸料溜槽和接受容器放置好,确保卸料安全。

5.3.3配置垃圾传送设备的,传送设备停机检修前应停止垃圾给料并清空传送设备上的垃圾。

5.3.4卸料槽或专用容器中发现大件垃圾及危险废物时,应及时清理。

5.4垃圾转运系统

5.4.1在垃圾箱起升、移动时吊机下不要站人。

5.4.2垃圾集装箱与压缩机对接时应检查锁钩是否到位和完全锁紧,压填垃圾时,闸门应保持完全开启状态。

5.4.3压缩机的压头和滑动支架缩回到最末端时垃圾料槽才能接受垃圾车卸料。在填装或压缩作业时,工作人员不得靠近转运容器。

5.4.4采用直接进料工艺的压缩机,在压缩垃圾时不得往压缩机料斗口进料。

5.4.5垃圾车装卸垃圾箱时应避免垃圾箱与压缩机发生碰撞。

5.5通风除臭系统

5.5.1通风除臭系统启动前应进行全系统安全检查,安全检查内容应包括所有管道和阀门以及各设备固定、润滑、传动、水冷、密封等部件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

5.5.2风机的安全运行和操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风机严禁带压启动,风机启动前应打开放空阀,待风机运转正常后方可将放空阀缓慢关闭。风机关闭前,应先打开放空阀。

2水冷风机,严禁在无循环冷却水的情况下工作。

3应严格监控运转轴承的温度,温度大于60℃时,应停机冷却。

4应定时对风机进行循视检查,风机检查时,应详细观察其运转状态,发现有噪声和运转异常情况,应停机检查,排除异常后方可重新运行。

5应对风机润滑油油位进行定期检查,发现缺油及时补充,严禁无油或缺油运行。

5.5.3除臭设备的安全操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除臭设备运行期间不得打开检修孔(门);

2生物除臭设备使用的微生物应符合安全性要求;

3除臭设备检修、维护前应先关闭臭气抽排风机及除臭设备电源,然后打开检修孔(门),用移动式风机向除臭设备内吹送新鲜空气,待设备内部被新风全部置换后,人员才能进入。

5.6渗沥液收集与处理

5.6.1应保持密闭良好,渗沥液井(池)旁应设置严禁烟火的标志,禁止在距渗沥液井(池)5m范围内进行电、气焊操作。

5.6.2操作人员进入渗沥液收集井(池)、检查井进行检修或清掏作业时,应先将渗沥液全部排空,并用移动式风机对收集井(池)内部进行吹扫换气。人员进入渗沥液收集井(池)内应佩戴防毒面具、防静电工作服及其它必要的防护用品。

5.7消杀作业

5.7.1灭蚊蝇、灭鼠药物的采购应经转运站三人以上的审批,每次采购进货均应填写入库单。

5.7.2药物应有专用工具储存,并应有明显标识,有专人管理。

5.7.3灭鼠药物储存量不应超过1季度用量。

5.7.4药物使用应至少2人一同履行领取手续,并对领取量和使用量进行详细记录,多余的药物应及时返回储存库,不得随意丢弃。

5.7.5使用药物时,应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操作,操作人员应带好防护用品。

5.7.6对过期的药物应及时妥善处理。

5.8监测与化验

5.8.1监测化验人员应按规定佩戴防护用品,操作应按照有关安全规程进行。

5.8.2带刺激性气体和有毒气体的化验、检测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5.8.3化验、检测完毕后应关闭化验室水、电、气源。

本规程用词说明

1为了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引用标准名录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

2、《工业企业厂内运输安全规程》GB4387

3、《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

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

5、《生活垃圾渗沥液处理技术规范》CJJ150

生活垃圾转运站运行维护技术规程

Standardofassessmentonmunicipalsolidwastelandfill

条文说明

前言

《生活垃圾转运站运行维护技术规程》CJJ109-经建设部年月日以建设部第号公告批准,业已发布。

为便于有关人员使用本规程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生活垃圾转运站运行维护技术规程》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标准的条文说明,供使用者参考。在使用中如发现本条文说明有不妥之处,请将意见函寄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36号,邮政编码:100120)。

1总则

1.0.1生活垃圾转运站是保障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的重要环卫设施。对于一些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一般距离城区(生活垃圾产生源)都很远,如果用一般垃圾收集车运输,车辆亏载率很高,大大增加垃圾运输费用。如在适当位置建设垃圾转运站,对垃圾收集车收集的垃圾集中在垃圾转运站,压缩装入大型集装箱内,用大型集装箱运输车将垃圾运往处理设施,这样可节省大量运输费用。由于生活垃圾每天都在产生,垃圾转运站也需要每天运行。转运站的运行操作、设备维护以及安全管理是转运站稳定运行的核心。本规程即是针对转运站的运行操作、设备维护以及安全管理这三方面提出技术要求,为垃圾转运站的运行管理提供技术依据。

1.0.2本条是说明本规程的适用范围。

1.0.3国家关于垃圾转运站方面的行业标准有《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等,这两项标准主要是针对垃圾转运站设计、建设中的一些技术问题提出的要求,在转运站运行过程中有些技术问题也要符合以上两项标准。转运站运行过程中对环境影响的因素主要是臭气散发、渗沥液和设备噪声,这些污染物或要素的排放均要满足国家相关标准。

2基本规定

2.1运行人员配置

2.1.1运行人员需要在转运站建成投产前提前了解转运站基本情况并参加系统培训,以便在转运站能顺利投入运行。因此转运站运行管理机构和人员需要提前组建和培训。

2.1.2转运站运行管理的主体是运行人员。本条按照转运站不同的岗位提出了需要的人员数量。运行单位可以参照此条,根据转运站规模、设施和设备特点以及当地实际情况确定具体岗位和人数。

2.2运行人员培训

2.2.1垃圾转运站主体设备是压缩机及其辅助设备,另外还有电控、通风除臭、转运车辆、机械维修等设备。带有垃圾分选系统的转运站,垃圾分选系统也是重要的设备。这些设备的操作和管理专业性较强,需要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员来完成,且需要根据转运站的工艺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

2.2.2本条提出了针对转运站运行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培训内容的要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是转运站运行的核心,需要掌握全部工艺流程的技术要求,并了解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以对转运站的运行进行正确的指导和管理。

2.2.3本条是对操作人员提出的培训要求。操作人员是设备的直接操作者,需要对本岗位设备设施的技术性能、维护保养和安全操作要求进行培训和掌握。

延伸阅读:

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行动计划(2017—2020年)

2.3设备及材料准备

2.3.1转运站设备较多,维护保养工作量较大,而且垃圾腐蚀性较大,设备可靠性受影响较大。因此需要对全站设备制定维修保养方案,以避免设备维修保养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保障转运站运行的可靠性。

2.3.2冷太试验是设备试运行必不可少的。

2.3.3由于生活垃圾每天都要产生,转运站也需要每天运行,需要消耗大量物品和材料,如设备润滑油、车辆燃料、除臭药剂、污水处理药剂等。这些消耗品需要提前备好,以保证转运站的顺利运行。

2.3.4本条是对转运站设备启动的基本要求。

2.4管理制度

2.4.1健全管理制度对于转运站运行管理单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运行前将各项制度制定好,并对全体运行人员实施宣贯,有利于提高转运站运行管理的制度化、标准化,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2.4.2本条提出了转运站所需的管理制度内容。

2.5资料管理

2.5.1档案管理是转运站管理的重要部分,分类归档有利于资料查找。

2.5.2本条提出了转运站实施当月资料归档的要求和归档资料内容要求。运行资料按月归档有利于转运站运行管理的追溯,既便于管理方的精细化管理又方便政府对转运站的运行过程监管。

3运行操作与管理

3.1垃圾进厂计量

3.1.1计量设备是用于统计垃圾量的关键设备,保证计量设备的准确性是最基本的要求,因此本条要求计量设备经检定后在使用,以保证转运站进、出站垃圾计量的准确性。

3.1.2计量设备操作人员需要了解掌握设备的操作要求、性能特点及使用过程中的维护保养知识,保证计量设备的正确使用。

3.1.3称重显示系统须先开机预热,北方冬季一般要预热20分钟左右。车辆停稳后读取的数据是比较准确的。

3.1.4本条的规定主要是为了保护计量设备不会受到垃圾车的冲击。

3.1.5超过计量设备量程的大型车如驶上秤台,易造成地秤损坏。

3.1.6建立垃圾车辆台账易于对进出站车辆实施精细化管理,同时也便于识别可疑车辆,避免不符合规定的垃圾进入生活垃圾转运站。

3.1.7记录车辆信息便于掌握车辆情况,为事后查询追溯、政府监管、数据统计等工作提供依据。

3.1.8本条提出了在突然断电的情况下保障计量准确的措施。

3.1.9计量设备使用过程中会产生零点和量程指示的偏差或漂移,使用时间越长,偏差越大,因此本条要求每半年对其检验标定一次,以消除指示偏差,保证计量精度。

3.1.10资料备份可防止资料损坏和丢失;月统计报表对于财务结算、运行指导、过程监管等是必要的。

3.1.11本条提出了在计量系统无法计量时对于进场垃圾量统计的补救方法。

3.1.12车辆在秤台上长时间停留易造成地磅损坏。

3.2卸料与垃圾接收系统

3.2.1卸料的指挥调度在垃圾车卸料时是需要的,特别是在垃圾车进站的高峰期,车比较多,如没有指挥调度,会造成秩序混乱、车辆积压的现象。

3.2.2卸料时,由于垃圾的滑落会造成较多的扬尘和臭气散发,这是调大排风口风量有利于有效控制扬尘和臭气散发。如排风风机是可调速的,则可以在卸料时将风机风量调大,无垃圾车卸料时调小或关闭排风风机。如排风风机是不可调速的,则可以将总风管阀门调至最大,在卸料时开启风机,不卸料时关小风管阀门或关闭风机。对于垂直压缩转运站,每个垃圾集装箱上部设置一个排风口,如果每个排风口均有控制阀门,就可以对每个排风口进行控制。

3.2.3对于水平压缩转运站,受料槽较宽、较大,可以储存一定量的垃圾,垃圾车卸料后,卸料门附近会有较多的垃圾堆积,而卸料门较远处垃圾较少,因此需要操作人员对垃圾进行适当摊铺,使受料槽内的垃圾分布相对均匀,以利于垃圾压缩设备的均匀供料。

3.2.4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中丢弃的大件物品越来越多,在大件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尚不健全的情况下,生活垃圾中混杂大件物品的现象经常发生,因此在垃圾卸料环节需要配备操作人员将大件垃圾拣出,以保证垃圾输送和压缩设备的正常工作。对于危险废物和违禁物品的控制也主要在卸料环节来完成。

3.2.5及时关闭卸料门主要是为了控制所卸垃圾向外散发臭气。

3.2.6垃圾车卸料后及时推出卸料区是对垃圾车的基本要求。

3.2.7卸料区域在卸料期间会有些臭气从垃圾中散发出来,因此有些转运站在卸料区域设置除臭剂喷洒系统,缓解臭气影响程度。本条是对除臭剂喷洒系统操作的要求。

3.2.8垃圾卸料期间会有较多的臭气散发出来,在卸料去喷洒除臭剂可有效消除臭气,防止臭气向转运车间外散发。

3.2.9垃圾卸料作业期间不可避免会在地面上抛洒一些渗沥液、垃圾等,卸料完成后,需要用水将抛洒的渗沥液和垃圾冲洗干净。为了减少垃圾中病原微生物在环境中传播,喷洒消毒液是必要的。

3.2.10对于链板输送机、皮带输送机、螺旋输送机等垃圾输送设备,输送垃圾前需要空转一段时间,确认驱动系统、主轴、链轮、支撑轮、连接螺栓等部件没有问题,才能载重运转,以防载重启动损坏设备。在拆卸大修重新安装后使用前需要空载1小时以上,以检验大修后的设备运行稳定性。

3.3垃圾转运工艺

水平压缩

3.3.1垃圾料斗的容积有限,卸入的垃圾需要及时送入压缩机,将其压入垃圾箱内,以保证垃圾转运站能够随时接纳垃圾。

3.3.2本条提出了水平压缩的压缩机运行操作要求。

1本款要求确认压缩机能正常工作后再往压缩腔内输送垃圾,以免进垃圾后压缩机不能正常工作而使压缩机压缩腔内滞留垃圾;

2垃圾容重不同,压装次数要求不同,在设备调试时,需根据垃圾特性设定压装次数。如垃圾特性有较大变化,压装次数需要调整。

3混合垃圾中有些钢丝、钢板等坚硬物质,有时会造成压缩头被卡,用手动方式使压缩头进行往复运动可以有效消除。如不能消除,则需要停机进行人工清理。

4要求及时清理撒落的垃圾,一方面是为了减少臭味散发,另一方面是为了顺利进行箱机对接,减少故障。

5此要求有利于发挥转运站的转运能力。

3.3.3转运站中压缩装箱是关键环节,箱体装满后需要放置在待装车区域。空载转运车进站后先将空箱卸于空箱放置区,然后将装满垃圾的箱体装上车运出。

3.3.4垃圾中有机物含量较多,如装满垃圾的集装箱在站内过夜,有机物会在箱体中发酵,产生臭味和水,对转运站内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垂直压缩

3.3.5垂直压缩是直接将垃圾卸入立式垃圾集装箱,由重锤直接将卸入集装箱内的垃圾压缩的压缩转运工艺。该工艺在垃圾收集车卸料时需要调度人员给出允许卸料工位的信号。有的垃圾集装箱将要填满,已盛不下一车的垃圾,这时就需要调度指挥人员根据集装箱的状况指挥卸料。

3.3.6本条要求主要是因为在垃圾收集高峰时段进站垃圾收集车较多,如卸料位全部可卸料,则可减少垃圾收集车排队等候时间。

3.3.7本条要求是保证卸料大厅保持有序卸料所必要的。

3.3.8垂直压缩转运站的垃圾集装箱高度一般是6到8米,卸料时垃圾的最大落差也是6到8米,如此大的落差,会造成臭气和粉尘从集装箱上口逸出,因此卸料时需要启动排放系统,对逸出的臭气和粉尘进行抽排,防止其污染转运车间。

3.3.9本条是对垃圾压实操作的基本要求。

3.4通风除臭系统

3.4.1通风除臭系统设备较多,管道较长,运行前检查各设备和管道可避免和减少运行过程中的故障和安全隐患。

3.4.2除臭是转运站运行的重点,除臭设备运行前需要根据除臭工艺要求配置除臭药剂。生物除臭需要先培养除臭微生物,再配置微生物喷淋液;化学洗涤除臭需要根据工艺要求配置一定浓度的化学洗涤液。

3.4.3风机开启后需要检查各排风罩的风量是否平衡,且满足抽排臭气和扬尘的需要,如排风罩抽排效果不好,可调大风机风量。风量调节好后,要根据总风量调节除臭剂喷淋量,以获得良好的除臭效果。

3.4.4除臭药剂(生物液或化学药剂)循环喷淋一段时间后,其中的反应产物浓度越来越高,除臭效果越来越差,当除臭效果不能满足排放标准时,就要添加新的除臭药剂,排放旧药剂。添加新药剂的频次需要在运行中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3.4.5生物除臭的关键在于除臭剂中的微生物量和微生物活性,随着除臭剂循环次数的增加,其中的微生物量和微生物活性会逐渐减少,本条要求每月检查一次微生物生长情况,可以了解微生物量和活性是否满足要求,如不满足可添加新的菌种或投加营养物质,以提高微生物量和微生物活性。

3.5渗沥液收集与处理

3.5.1垃圾渗沥液中有较多固体颗粒,在收集沟槽内易发生沉淀,时间长了会形成淤堵,因此本条要求每周检查一次渗沥液收集沟。

3.5.2在垃圾压缩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渗沥液,冲洗地面也会产生一些污水,这些渗沥液和污水需要集中收集到集液井中,再由抽水泵排出。为了及时将渗沥液排出,一般设置安装液位控制装置,当液位达到较高位置时自动开启排水泵,当液位降到较低位置时自动关闭排水泵。如果没有安装液位控制装置,就要靠人工控制排水泵的启闭。

3.5.3当垃圾转运站距城市污水管网较近时,如果排水坡度能够满足要求,可以采用重力流将渗沥液排入城市污水管网。由于渗沥液中颗粒物较多,排放过程中颗粒物会沉淀在检查井中,当流量较小时,管道中也可能沉淀一些颗粒物。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定期将沉淀在检查井底部的颗粒物(泥沙)进行清掏,如发现管道内有沉积物,也需要及时清理,防止管道堵塞。

3.5.4有些规模较大的转运站,渗沥液产生量大,直接排入污水管网会给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在转运站设置渗沥液处理设施,对渗沥液进行预处理后排入污水管网,或处理后达标排放。本条是对渗沥液处理设施运行操作和管理提出的要求。

1渗沥液处理设施的运行操作和管理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因此需要配备专职人员。

2一般来说,渗沥液处理需要若干单个工艺组合在一起,不同的工艺组合模式需要的运行操作人员不同。人员优化配置就是在保证渗沥液处理系统正常运行条件下,合理配置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运行管理人员。

3渗沥液处理系统运行管理人员需要详细了解渗沥液处理设备的性能、操作方法、维护保养要求等,这些都需要设备集成供应商提供详细的培训。

4转运站内的渗沥液是随垃圾的进站而随时产生的,因此其处理设施也应与转运系统同时启用,以免渗沥液无法得到有效处理而对环境产生影响。

5本款提出了渗沥液生物处理工段启动的操作要求。渗沥液中含有重金属等对微生物有毒性的物质,因此在启动时需要先用其它水培养微生物,等微生物量达到较高水平时,再缓慢少量地注入渗沥液,让微生物慢慢地适应渗沥液中的一些毒性物质,待微生物对渗沥液适应性变强后再逐步增加渗沥液量,直至达到设计处理量。

6本款提出了厌氧反应器的启动和操作基本要求。

3.6环境监测

3.6.1对垃圾转运站本底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可以了解转运站运行前的环境质量,便于对比转运站运行后的环境质量,来检验转运站的一些环保措施是否有效。

3.6.2转运站的垃圾池和渗沥液储存设施可能会对地下水造成影响,下雨时,转运站内雨水的地表径流有可能对站外地表水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对地下水和地表水进行定期监测,以便了解转运站的运行是否造成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排放污水、集中排放气体和噪声均是转运站运行期间造成的,需要对其进行监测。

3.6.3大型转运站环境监测的工作量大,配备专职监测人员是合理,也是必要的。中小型转运站的环境监测工作量不大,有的不配备专职监测人员,但也要做环境监测,可以委托专业监测机构监测。

3.6.4垃圾转运站内垃圾池、渗沥液导排沟和渗沥液集液井等设施均需要进行防渗处理,但在运行过程中,这些设施有可能因为某些原因发生渗漏,因此需要在这些设施附近设置地下水监测井,对地下水进行定期监测,主要是检查地下水是否被污染,一旦发现地下水收到污染,就要及时查明原因,对渗漏设施进行防渗处理。转运站地下水污染的可能性较小,因此每半年监测一次地下水水质就能够满足要求。

3.6.5垃圾转运站的垃圾车进出口道路不可避免地会撒落一些垃圾或渗沥液,如遇下雨,地表径流就有可能把污染物冲到附近地表水,因此需要对附近地表水水质进行监测。本条提出每半年一次监测一次,也能够满足防止地表水污染的目的。

3.6.6转运站在垃圾收集车倾倒垃圾时会产生扬尘和臭气,通常是通过集中排风除尘除臭系统,将产生的扬尘和臭气收集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气体集中排放。如果处理效果不好,排出的气体就会污染大气环境,因此需要对站内大气进行监测。大气监测点要求不少于4个是为了监测到易受污染的代表性区域,使监测结果能反映真实情况。每季度监测1次可以达到防止大气收到污染的目的。

3.6.7噪声监测仪价格便宜,易于安装,因此可以将噪声仪安装在需要监测的位置,对噪声进行连续监测。噪声的重点控制区包括与站外民用设施较近的车间外及垃圾车停放、作业区等。

3.6.8渗沥液是转运站产生的主要污染物,对于设置渗沥液处理设施的转运站,处理后的排水是否达到要求需要对排水水质指标进行监测。

3.6.9转运站中的生活垃圾含有较多的有机易腐物质,极易孳生苍蝇,为了做好卫生防疫,需要在转运站内实施灭蝇措施。为了检验灭蝇的效果,需要对转运站重点区域的苍蝇密度进行监测。重点区域包括垃圾卸料平台、垃圾集装箱停放区、渗沥液收集储存设施附近等。

3.6.10环境监测资料是转运站环保设施和措施运行实施效果的证据,分类整理、及时归档有利于保护环境监测资料免受丢失,也便于将来必要时查阅。

4维护保养

4.1垃圾进厂计量

4.1.1计量设备是垃圾量统计的关键设备,对其维护保养是保证计量工作持续、准确的前提,因此本条要求对计量设备按时维护保养。

4.1.2有的垃圾车车况不好,在上地磅台时可能产生垃圾或渗沥液的遗撒,定期检查、清理垃圾车遗撒物有利于保持地磅整洁和使用效果。

4.1.3传感器和秤台的限位间隙一般在2~3mm较为合适,如间隙不合适操作人员可对其进行调整。本条的要求有利于提高地磅计量精度。

4.1.4本条是保证地磅正常使用的基本要求。

4.1.5显示控制器属于比较精密的设备,长时间不用易出现受潮而影响其可靠性。

4.1.6计量显示器和计算机的使用环境需要清洁,并且需要避开强电磁干扰,否则会影响其正常使用。

4.1.7本条是对操作人员提出的应对故障的要求。

4.1.8本条是对秤台及连接件清洁、保养的基本要求。

4.2卸料与垃圾接收系统

4.2.1生活垃圾中含有较多的厨余垃圾,易产生腐蚀性物质,定期上润滑油、刷防锈漆,是避免设备内外腐蚀的可行做法。

4.2.2卸料区域易产生垃圾和渗沥液的遗撒,为保持清洁,避免臭气散发,每天打扫和冲洗卸料区域地面是必要的。

4.2.3本条主要针对水平压缩转运站。给料设备是水平压缩转运站的关键设备,如果给料设备不工作就无法实现垃圾的压缩装箱,转运站就无法运行。因此本条提出对垃圾给料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是为了提高给料设备的可靠性,保障转运站的稳定运行。

4.3垃圾转运工艺

4.3.1压缩机是转运站核心设备,垃圾压缩机的作业环境比较恶劣,每天清理杂物、保持清洁,对于保持压缩机的良好工作状态是必要的。

4.3.2垃圾压缩作业时,易发生尘土、污水的撒漏,使滑道的润滑性降低,定期滴抹润滑油可以保持滑道的顺利工作。

4.3.3液压动力系统是压缩机的核心,因此对液压动力系统的维护是非常重要的。液压系统的维护保养的通常做法是:每天开机前需要检查液压油箱内油位、油温是否正常,必要时在设备运行过程中也需要检查。当发现油位偏低,首先要检查液压油缸、液压马达、液压胶管及接头等是否漏油。如未发现漏油,可及时添加液压油,使其保持正常液位,如发现漏油,应马上排除漏油缺陷,然后再添加液压油。本条要求液压油温最高不能超过60℃,主要是为了保证液压系统的安全运行。

4.3.4行程开关和接近开关是重要的部件,每天检查有利于保持开关的可靠性,减少故障的发生。通常每天需要检查行程开关和接近开关是否有松动,是否有杂物,有杂物及时清理,使其保持正常工作状态。如出现动作不到位或不动作时需要检查行程开关位置是否正确。

4.3.5水易造成电路短路,因此不能用水冲洗电气设备。

4.3.6本条提出了对电源线、控制系统接线的检查要求,这是基本的线路维护做法。

4.3.7垃圾集装箱是转运垃圾的主要设备,每天都要盛装垃圾,不可避免要沾染一些垃圾污渍,渗沥液导排口也容易被异物堵塞。因此本条要求每天清理集装箱内外的垃圾污物,疏通渗沥液排放口.这是保障集装箱有效使用的必要措施。

4.3.8集装箱每天接触垃圾、污水,腐蚀、磨损是不可避免的。为了延长其使用寿命,对腐蚀、磨损部位进行及时修补是必要的。

4.3.9转运车是垃圾转运的核心设备,其维修保养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要比普通汽车的维护保养更加细致。

4.4通风除臭系统

4.4.1臭气收集风机是垃圾转运站臭气控制的关键设备,其维护保养十分重要。本条提出的是基本要求,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需要根据转运站运行计划,制定更详细的风机维护保养方法和措施。

4.4.2本条是对通风管道维护保养的要求。风管密封性对于臭气控制效果是很重要的,如密封性不好,一些空气从管道沿线吸入,就会造成末端吸风口处风量不够,进而使臭气和粉尘控制效果变差。因此要定期检查风管密封性,特别是接口处需要重点检查。吸风口过滤网易粘结灰尘和杂物,需要定期清理。由于垃圾散发的臭气中含有水蒸气,臭气在管道中温度逐渐降低,当温度低于露点温度时,水蒸气就会凝结成水。凝结成的水在管道中会向最低点流动,设计上一般考虑最低点设排水管和阀门,以及时排除风管中的凝结水,避免凝结水聚集过多而堵塞管道。

4.4.3在垃圾卸料时,会产生扬尘,扬尘随着排风抽到末端,在进入除臭设备之前需要用除尘器除下,以免除臭设备积尘过多影响除臭效率。本条提出了除尘器的一般性维护保养条款,针对不同类型的除尘器,可以有更具体的维护保养内容。

4.4.4除臭设备是转运站臭气控制的关键设备,因此对除臭设备的维护保养是非常重要的。本条分别对生物除臭、化学吸收除臭和活性炭吸附除臭设备提出了维护保养要求。生物除臭设备维护保养重点是维持微生物活性和微生物数量,主要做法就是调节喷淋液pH值、检查喷头、保持填料完整及表面湿润、补充营养物或微生物菌剂等。化学吸收式除臭设备的维护保养主要是补充新吸收液、保持填料完好、保持喷淋系统畅通。活性炭吸附除臭设备维护保养的主要目的是维持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因此需要检查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对失效的活性炭及时更换。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对于同一种活性炭,可以总结出活性炭失效所需的累计运行时间,可以通过记录累计运行时间就可以判断活性炭是否需要更换。

4.5渗沥液收集与处理

4.5.1生活垃圾含水率较大,也有一些灰土,在储存时,产生的渗沥液中易夹带着一些颗粒物,这些颗粒物易于沉淀,容易堵塞渗沥液导排口和导排沟,因袭需要检查清理。

4.5.2由于渗沥液中夹带较多颗粒物,颗粒物在渗沥液集液池(井)和检查井中沉淀,因此需要定期清掏。渗沥液管道中有时也可能沉积一些污泥,为防管道堵塞,用高压水冲洗管道是必要的。

4.5.3渗沥液既有腐蚀性又有颗粒物,因此其输送(抽排)泵需要勤于保养,才能维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如保养不及时,很容易出现故障。

4.5.4《生活垃圾渗沥液处理技术规范》CJJ150中对于渗沥液处理设施做了一些规定,这些规定同样适用于垃圾转运站的渗沥液处理设施。

延伸阅读:

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行动计划(2017—2020年)

4.6环境监测

4.6.1环境监测仪器设备是专业性很强的设备,产品说明书中均有针对性的维护保养要求,仪器设备的运行操作和管理人员按照产品说明书对其进行维护保养能够更好的保护仪器设备。

4.6.2仪器仪表定期校验是防止检测或分析数据产生较大误差必要的工作。仪器仪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零点或量程的漂移而使实际检测数据产生较大误差。校验是使用某些标准物质,对仪器的显示数据进行调整。

4.6.3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中会对仪器设备清洁防尘、放置环境维持、定期通电等工作提出要求,这些要求是保持仪器设备良好工作状态所需要的。

5安全操作与管理

5.1一般规定

5.1.1转运站安全操作规程是落实转运站安全运行的重要文件,因此需要制定,且内容需要涵盖所有的操作岗位。制定完后还需要向全站的运行管理人员宣贯,做到每个人都知晓安全操作方面的规定和操作要领。

5.1.2《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中提出的一些安全卫生要求也适用于垃圾转运站的生产过程。

5.1.3垃圾转运站进出的垃圾收集车和转运车数量多,站内的交通疏导和安全很重要,本条提出的要求旨在保证站内车辆有序和安全行驶。

5.1.4《工业企业厂内运输安全规程》GB4387中有关厂内运输安全方面的规定也适用于垃圾转运站内的运输。

5.1.5穿戴劳保用品、安全用品是保证操作人员安全的必要措施,本条要求对于转运站的安全生产是非常重要的。

5.1.6严禁吸烟是垃圾转运站防火的基本要求。

5.1.7电气设备的操作和检修专业性较强,需由电工按照电气设备的安全操作规定进行操作和检修。

5.1.8传动设备设防护罩是基本的安全措施。

5.1.9转运站所有设备的操作人员均需要进行专业培训,掌握设备的性能,操作要点、安全要点等。只有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员操作设备才能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非专业人员操作、使用设备易造成事故或故障的发生。

5.1.10每个设备均有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遵守操作规程才能保证设备的安全启动、运行和停机。

5.1.11本条是对消防器材配备和维护保养的基本规定。

5.1.12制订转运站管理应急预案是应急管理的必要措施。在紧急情况下启动应急预案,可以有序地应对紧急情况,将损失降到最低。在因突发事件造成生活垃圾急剧增加的时候,也需要转运站启动应对大量垃圾进站的预案,保证垃圾不对城市环境造成影响。

5.2垃圾进站计量

5.2.1进出转运站的垃圾车均需要计量,为了便于垃圾车辆识别地磅位置,避免出现碰撞事故,本条提出在地磅前后设置反光标志。

5.2.2本条要求主要目的就是保护计量设备和操作人员安全。

5.2.3显示控制器是电子地磅的重要部件,本条要求是为了保证显示控制器维护时的安全。

5.3卸料与垃圾接收系统

5.3.1垃圾车卸料环节是转运站重要的运行工段,在垃圾收运高峰期会有很多垃圾车同时卸料,此时需要指挥人员或信号系统向垃圾车发出卸料位置的指令,垃圾车按照指令到相应卸料位进行卸料这样可保证高峰期垃圾车卸料的有序性。翻斗式垃圾车卸料时如控制不好车的重心,易发生车辆翻入垃圾坑(槽)的事故,因此本条提出防止垃圾车坠入垃圾储坑(槽)的要求。通常做法包括在卸料门上方设置挡车横梁、卸料门前面设置地面垃圾车锚钩等。

5.3.2垂直压缩转运是垃圾车直接往集装箱式垃圾桶卸料并通过重锤压实的压缩转运方式。这种方式需要在集装箱式垃圾桶上方放置一个上口较大的卸料溜槽,卸料溜槽的下口需要与集装箱式垃圾桶的上口对接。在垃圾车卸料前需要将溜槽放下并与垃圾桶上口对接,垃圾桶压满后需将料槽提起,将垃圾桶上口的密封门关闭,以便将装满的集装箱垃圾桶装上转运车。

5.3.3本条是为了保证垃圾传送设备检修人员的安全和卫生。

5.3.4大件垃圾和危险废物会影响垃圾压缩作业,且易产生安全问题,因此需要将发现的大件垃圾和危险废物及时清理出去。

5.4垃圾转运工艺

5.4.1本条是垃圾箱提升、移动是的基本安全要求。

5.4.2本条是针对水平压缩式转运站,在垃圾压缩前需要垃圾集装箱与压缩机对接准确,且锁钩要完全锁紧,闸门要全开,否则易损坏设备。

5.4.3本条针对水平压缩转运站。压缩机的压头和滑动支架如果没有缩回到最末端垃圾车就卸料,卸下的垃圾就会砸坏压缩机压头,造成安全事故。在填装或压缩作业时,如果工作人员靠近转运容器,可能对工作人员会有安全隐患。

5.4.4直接进料工艺即垃圾车所卸的垃圾直接由料斗口进入压缩机的压缩腔。在压缩机压缩垃圾时,压缩头会暴露在料斗口,如果在压缩垃圾时进料,则压缩头易被掉落的垃圾砸坏。

5.4.5垃圾箱与压缩机对接过程中的第一步就是垃圾车卸下垃圾箱,最后一步是将垃圾箱装车。这两个过程避免垃圾箱与压缩机碰撞是转运站保证安全运行的关键。

5.5通风除臭系统

5.5.1通风除臭系统有风机、电机、除臭设备、风管等,系统启动前对全系统进行安全检查是保证安全运行所必要的。本条提出的安全检查内容均是与安全运行有直接关系的。

5.5.2风机是运行时间比较长的转动设备,且是臭气控制的关键设备,因此其安全运行和安全操作对于垃圾转运站是非常重要的。

1带压启动,即风机出口管道阀门和放空阀都关闭的情况下启动风机。这种情况下,风机出口的风压会急剧增加而使风机电机负荷急剧增加而损坏。风机启动前如果打开放风阀,风机出口压力就不会急剧增加,待通风系统正常后,放风阀才能慢慢关闭。风机关闭前先打开放空阀是为了防止系统产生共振。

2采用水冷却的风机,如无冷却水,风机运行将会造成过热而损坏风机。

3轴承是重要的转动部件,如温度过高会损坏。

4风机是排风除臭系统的关键设备,风机的安全运行的前提是经常检查,做到安全问题尽早发现、尽早解决。

5润滑油是风机安全运行的重要物质,不能有亏缺。

5.5.3除臭设备是臭气控制的核心设备,其安全运行很重要。

1不管是什么型式除臭设备,在运行期间如果打开检修孔(门)都会对操作人员造成安全威胁。

2生物除臭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对H2S和NH3进行去除。微生物的安全性包括对环境的安全性和对人的安全性。

3本条是关于除臭设备检修的安全操作规定。除臭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内部充满含臭气体和一些脱臭物质,检修前需要关闭风机,切断电源,以免检修人员触电。由于除臭设备比较封闭,内部氧含量较少,因此检修前需要向设备内吹送新鲜空气,增加内部氧含量,以保证检修人员进入设备检修时的安全。

5.6渗沥液收集与处理

5.6.1渗沥液收集井(池)内易积存污泥,污泥在井内长期积存会产生厌氧反应释放可燃性气体沼气,并与空气混合产生爆炸性气体,因此本条要求在渗沥液收集井(池)附近设置严禁烟火标志,并禁止使用电气焊等带火种或火花的操作,以免引起爆炸。

5.6.2在运行期间渗沥液收集井内部几乎没有氧气,如果要进入井内检修、清掏作业,为了操作人员的安全,需要先将其中的积存渗沥液排掉,再用风机向井内吹风,将沼气吹散,增加内部氧含量,另外还需要操作人员佩戴防毒面具和防静电工作服,以防意外发生。

5.7消杀作业

5.7.1灭蚊蝇和灭鼠药物对人体和其它动物都是有好的,在采购时需要严密的审批制度,进货入库时也需要明确的单据记录,以防药物流入其它渠道。

5.7.2消杀药物属于危险品,专用工具储存,具有明显标识和专人管理的要求有利于药物的安全储存和使用,避免对人员和环境造成危害。

5.7.3灭鼠药毒性较大,且时效性较强,储存量大不利于安全管理和药效的发挥。

5.7.4本条规定的主要用意就是防止药物用于其他用途,防止对人员和环境造成伤害。

5.7.5本条的规定是为了保护操作人员。

5.7.6过期的药物不能再使用,但也不能随意丢弃和处置,需要按照危险品的有关管理规定进行处理和处置。

5.8监测与化验

5.8.1化验操作经常使用一些刺激性、腐蚀性或毒性物质,在操作过程中会有些对人体的伤害风险,佩戴防护用品,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是避免伤害的有效措施。

5.8.2通风橱可将化验操作过程中的一些挥发性气体排出室外,防止其对化验室环境造成污染。

5.8.3水、电、气源是化验室必备的基础条件,也是可能发生意外事故的诱发因素,使用完毕后关闭水、电、气源可避免由此引起的安全事故。

延伸阅读:

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行动计划(2017—2020年)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