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洋垃圾进口国家,洋垃圾的进口热潮要追溯到二十世纪末。那个时代中国改革开放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包括制造业在内的很多产业,洋垃圾就在这个时候悄悄进入了中国。洋垃圾,指进口固体废物,有时又特指以走私、夹带等方式进口国家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或未经许可擅自进口属于限制进口

首页 > 固废处理 > 垃圾处理 > 评论 > 正文

“洋垃圾”禁令正式生效 中国不再做“接盘侠”!这些方面或将受益……

2018-04-10 14:56 来源: 北极星环保网 

中国一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洋垃圾”进口国家,“洋垃圾”的进口热潮要追溯到二十世纪末。那个时代中国改革开放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包括制造业在内的很多产业,“洋垃圾”就在这个时候悄悄进入了中国。

“洋垃圾”,指进口固体废物,有时又特指以走私、夹带等方式进口国家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或未经许可擅自进口属于限制进口的固体废物。

尽管在中国特定的发展阶段,一部分进口固体废物在弥补国内资源短缺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进口固废再利用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既污染了环境,又损害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尤其是近年来,“洋垃圾”问题日渐尖锐,国外一些国家通过多种方式、甚至是非法出口的途径,将“洋垃圾”转移到其他国家。

在环保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我国全面禁止“洋垃圾”进口是顺理成章的事。

禁止进口“洋垃圾” 中国有态度

据《2014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显示,2013年我国废物进口量5485万吨,加工利用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其中广东、浙江、江苏、山东、天津5省市占企业总数的77%,5省市合计进口量占全国的80%;进口废物量前8位的品种依次为废纸、废塑料、废五金等,合计占实际进口量的98.79%。《2016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进口废物4698万吨;从事进口废物加工利用企业2142家。《2017年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显示,2016年全国进口固体废物总量为4658万吨,其中,限制进口类固体废物4442万吨,废纸、废塑料和废五金是主要的进口类别。

从2017年年起,中国发布了“洋垃圾”进口禁令。“洋垃圾”进口禁令,系对一系列中国官方文件的统称。2017年7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下称《方案》),规定2017年年底前,全面禁止进口环境危害大、群众反映强烈的固体废物;2019年年底前,逐步停止进口国内资源可以替代的固体废物。通过持续加强对固体废物进口、运输、利用等各环节的监管,确保生态环境安全。保持打击“洋垃圾”走私高压态势,彻底堵住“洋垃圾”入境。2017年8月,原环保部发布新版《进口废物管理目录》,明确了《方案》中禁止进口的固体废弃物名录4大类共24种,分别是来自生活源的废塑料(8种)、未经分拣的废纸(1种)、废纺织品原料(11种)和钒渣(4种)。

2018年3月5日的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明确提出了,推进污染防治取得更大成效。严禁“洋垃圾”入境。2018年,严禁“洋垃圾”入境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环保督查继续重拳出击,高压态势治理环境污染;禁止“洋垃圾”入境,空前加强固体废物进口管理。

2018年3月17日,原环保部部长李干杰(现生态环境部部长)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上个世纪80年代末,国际社会就推出了《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充分确认了各国有权禁止外国危险废物和其他废物进入本国领土。“我们拥有这个权利,也尽到了责任。”

2018年3月26日,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部长李干杰在京主持召开第一次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全面落实〈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2018-2020年行动方案》《进口固体废物加工利用企业环境违法问题专项督查行动方案(2018年)》和《垃圾焚烧发电行业达标排放专项整治行动方案》。会议指出,禁止洋垃圾入境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志性举措。要加强部门间协调沟通,加大信息共享及联动执法力度,建立长效工作机制。要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强化洋垃圾非法入境管控,深入实施全过程监管,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据悉,中国的固体废物进口大致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90年代以后,进口增速加快。20年间,我国固体废物进口从450万吨左右增至4500万吨。这些固体废物进入中国后,在加工利用过程中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损害。尽管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加大了打击洋垃圾走私的力度,在加强固体废物进口监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洋垃圾”非法入境问题仍然屡禁不绝,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我国生态环境安全。这也成为中国下决心出台“洋垃圾”进口禁令的一个直接原因,决定从源头上加强对进口固体废物的监管。

“洋垃圾”成“环保大敌” 禁令生效后有望改善污染现状

在我国,“洋垃圾”通过种种渠道进入大大小小的塑料回收厂并形成产业,但因很多厂家只注重经济效益,加之回收过程并未进行垃圾分类且处理方式不规范,最后对部分地区的水源和空气、土壤都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最可怕的是,未经分拣的走私“洋垃圾”往往“五毒俱全”。曾参与洋垃圾查处的某位工作人员曾透露说,“现场接触了两天,就出现严重的上呼吸道感染和表皮感染症状。

据了解,“洋垃圾”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是不可降解的,比如电子垃圾和废塑料垃圾等,尤其是电子垃圾包含1000多种不同成分,会释放出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存在潜在的、长期性的影响。

目前,“洋垃圾”加工利用产业主要依靠人工分拣、手工拆解。在我国广东贵屿等地,还是以原始落后的“酸洗”和“烧板”的方法拆解电子废弃物,废气废液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导致河水被污染,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超标。另外还应注意,“洋垃圾”的处理大都是以粗放的小作坊为加工点,耗费了大量能源和水资源,造成污染后,环境治理成本非常高,是其产生利润的成百上千倍。

“洋垃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非常严重。“洋垃圾”所携带的病毒、细菌等有毒有害物质可能直接感染从业人员,加工利用所产生的环境污染也会损害当地群众的身体健康。2017年,原环境保护部对全国1792家进口废物加工利用企业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发现企业违法比例高达60%。纪录片《塑料王国》就反映了各国废旧塑料进口到中国后,以粗放的方式进行回收处理,已对当地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近年来,广东贵屿“电子垃圾拆解第一镇”、广东碣石“洋垃圾服装”“中国成为世界垃圾场”等报道层出不穷,都反映了“洋垃圾”非法加工利用过程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的不争事实。

对于“洋垃圾”的问题,业内有关人士曾在采访中公开表示,在过去特定的发展阶段,有一部分作为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的确在弥补国内资源短缺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暴露出不少问题,既污染环境,又损害了群众的身体健康。甚至这样评价:“尤其是‘洋垃圾’问题,已经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

中国实施“洋垃圾”禁令为改变这一切开了个好头。有国外媒体认为,中国针对“洋垃圾”的禁令将有助于降低“洋垃圾”给环境带来的危害,同时还将增强中国回收行业处理国内不断增加的垃圾废料的能力。

不依赖进口“洋垃圾”过日子 国内资源再生产业或迎发展契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就开始从国外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并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体系。我国经济发展快,对资源需求量大,进口固体废物可作为资源不足的补充。进口固体废物大大缓解了我国原料不足,但还是有一些“洋垃圾”通过非法途径进入中国。

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下,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已刻不容缓。随着固体废物进口管理趋严,我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需要将探寻新的发展之路。随着我国“禁止洋垃圾进口”政策的持续深入,我国再生资源行业将迎来发展契机。

随着技术的升级和人们环保意识、资源再利用意识的不断提高,中国国内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效率也将逐渐提高,对可用作原料的废物进口依赖将逐步降低。据业内专家透露,1990年代以来,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成为“世界工厂”,造纸、塑料、橡胶、金属冶炼等行业成为非常重要的产业。随着经济的增长,对原材料的需求大涨,除了原生资源以外,再生资源的利用有助于缓解供需矛盾、节省成本、节约资源。

有分析认为,在"洋垃圾"阻击战的开展下,我国国内市场的需求将加速释放,这将成为2018年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巨大机遇。

一方面,相关行业需要重新寻找本土原材料来源,再生资源行业将迎重磅利好。目前,国内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还不完善,行业应尽快提升市场集中度,提高分拣技术水平,提高固体废物回收利用率。行业有望从"小而散"转为集中、规模化发展。

另一方面,完善垃圾分类制度,做好前端处理也十分关键。国内回收体系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大,如果垃圾分类不彻底,回收的废物品质就很难得到高值化利用。回收行业应加快实行两网融合模式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创新回收模式,推进全产业链布局和精细化经营,促进行业转型升级。

“洋垃圾”止步国门 倒逼长期依赖进口固废的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洋垃圾”止步国门,可倒逼国内长期依赖进口固废的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下一步不仅要考虑新的原材料来源途径,更要考虑如何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循环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程会强形象地将之比喻为“关闭了一扇窗、打开一扇门”。他以废纸回收行业为例指出,中国可通过倒逼机制促使整个废纸回收行业的质量获得提升。一是国内废纸回收率还可进一步提高,二是回收质量也能继续提升,三是国内废纸价格亦可逐步优化。“这不仅会迫使国内企业改进技术,更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比如河北某地原有200多家小造纸厂,去年通过环境标准的提高实现倒逼,最终只剩下9家合规企业,仍能满足市场需求,且对环境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程会强说。

数据显示,中国目前造纸业65%-70%的原料来自废纸,其中64%是国内回收,36%来源进口。2016年国内废纸约5000万吨,进口废纸2850万吨,约占全球废纸进口总量的60%,2017年废纸进口量同比减少9.8%。程会强预计,到2020年国内废纸回收利用率将达50%左右。“未来随着废纸进口标准的收紧和国内废纸回收体系的完善,中国废纸回收率有望持续增长。”

不过,中国购进废纸的企业数量在逐年减少,从2013年的271家减至2015年的193家,缩减近30%。程会强表示,政策收紧将导致造纸企业更注重国内废纸采购渠道的建立。相对进口废纸,无论从价格还是质检,未来国内废纸都更有优势,内需会随之提高。同时,将倒逼国内废纸产品质量提升,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和价格优势。

除废纸回收行业外,废塑料回收行业也备受影响。有资料显示,从2013年开始,我国对废塑料进口量就出现了下降的趋势。据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的报告显示,2013年~2016年,我国废塑料进口量平均年降幅为4.3%,2016年我国进口废塑料735万吨。由于新标准的影响,2017年三季度,国内废旧塑料进口量为2010年以来同期进口量最低。尽管进口固体废物的门槛提高,对废料回收利用行业形成冲击,但长远来看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有利。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的报告认为,现在国内再生塑料行业将面临重新布局,或者转向东南亚地区建厂,或者将国内业务从加工进口废塑料转为加工进口塑料颗粒。

由于失去大部分进口再生料来源,废塑料加工商需要进一步挖掘国内市场的潜力,进而促进国内废塑料回收行业的发展和规范。不难预见,再生废塑料行业将经历一轮优胜劣汰的选择,产能小、高污染的企业将被淘汰,从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总结:对于中国实施“洋垃圾”禁令,有外媒这样评价:“虽然垃圾处理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但是中国毕竟迈出了宝贵的第一步。”但从目前来看,当我国“洋垃圾”禁令真正实施时,某些国家还是陷入了“混乱”,有的国家垃圾堆积如山,美国废料回收工业协会甚至将其影响形容为“灾难性的”。诚然,我国“洋垃圾”禁令会给中外部分企业和行业带来一定冲击,但这是我国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必然选择。拒绝“洋垃圾”,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环境安全作出贡献,中国已然作出了榜样。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