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开展情况(一)完善机构,建章立制,组织管理体系有效运行1.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国家住建部及甘肃省住建厅关于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相关文件精神,我市在多次征求相关单位、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兰州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并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各相

首页 > 环卫 > 评论 > 正文

兰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2018-11-16 13:38 来源: 兰州生活垃圾分类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完善机构,建章立制,组织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1.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国家住建部及甘肃省住建厅关于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相关文件精神,我市在多次征求相关单位、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兰州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并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各相关单位、区县政府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同时,在五区三县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和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教育局等28家市直成员单位成立了生活垃圾分类组织机构,要求结合各自职能职责制定出台本单位、本系统生活垃圾分类实施细则,为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2.启动项目立法程序。根据拟定的立法项目进度计划,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协同市法制办、西北师大法学院专家教授在赴广州、银川等地立法调研的基础上,撰编了《兰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初稿),5月31日组织召开了立法论证会,8月1日召开了立法评审会,10月21日组织召开了立法研讨会,正在逐步完善《兰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送审稿),办理相关立法程序,预计年底颁布施行。

3.建立检查考评机制。根据住建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暂行办法》,结合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际,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下发了《2018年兰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区县考核暂行办法》和《2018年兰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市直部门考核暂行办法》,并于今年8月对近郊四区、高新区,市卫计委、市教育局、市文旅局、市民政局、市民宗委和市房管局等部门单位进行了检查考核,有力促进了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全面开展。同时,我市各区县政府、市直相关部门也制定了本辖区、本体系统的考核办法,督导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

(二)积极作为,申报国际项目,承办国家级会议

1.积极申报NAMA项目。自2018年5月收到住建部《关于征集中国城市生活垃圾领域国家适当减缓行动项目试点城市的通知》(建科合函〔2018〕30号),我市政府积极作为,召开专项会议并安排部署市城管委牵头负责该项目的申报工作。经过资料上报、资格审定、现场汇报、专家评审,我市从申报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NAMA项目在中国的首批5个试点城市之一。9月19日NAMA 项目部带领来自中创碳投、中环博宏、城建院等相关单位的专家团队,就我市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及碳排放情况进行详细、深入的基线调研。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市将以“NAMA”项目试点为契机,积极与德国国际合作机构NAMA项目部搭建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全面学习借鉴生活垃圾管理领域的国际先进经验,结合我市生活垃圾管理实际,积极探索适合我市的生活垃圾综合管理方法和减排路径,努力实现到2020年底前全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范围达到90%,可回收物和易腐垃圾回收利用率合计达到35%以上的目标,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兰州生活垃圾分类模式。

2.成功举办“中国垃圾资源化利用产业创新发展论坛暨兰州市生活垃圾处理观摩研讨会”。近年来我市市政府主动作为,积极表率,携手丰泉环保,建设了亚洲最大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为西北地区乃至全国深受垃圾围城危害的城市,树立了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榜样。10月18日,国家节能中心和中国低碳网联合主办的绿色节能低碳中国行活动走进兰州,在兰州市政府支持下,成功举办中国(兰州)垃圾资源化利用产业创新发展论坛暨兰州市生活垃圾处理观摩研讨会。来自中央部委、中国工程院、中国社科院、市县人民政府、协会、研究院所和国际机构的专家学者、相关企业现场参观了我市中铺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共同探讨推进垃圾资源化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三)点面结合,分层推进,分类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1.推进教育系统分类工作。根据年初制定的《兰州市中小学校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市区两级教育部门结合学校管理实际,把生活垃圾分类教育和实施工作融入文明校园、德育示范校园、书香校园、文化达标校园以及市级示范性高中评估、绩效评估等一系列活动中,市教育局制定出台了《兰州市教育系统生活垃圾分类考核标准(试行)》,促使各学校院所把生活垃圾分类纳入日常教育教学管理,有效推动了生活垃圾分类进校园工作。截至目前,主城区207所中小学校累计组织“垃圾分类运动会”、“垃圾分类知识竞答”等新颖多样的趣味活动58余次,市区两级教育部门举办垃圾分类专题讲座百余场次,通过活动极大的调动了广大师生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积极性。特别是5月29日由我市垃圾分类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兰州市教育局、兰州市第四十六中主办,甘肃美好家园环保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承办的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成效显著,活动中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垃圾分类资金账号,学生将生活、学习中产生的旧书本、废纸张、饮料瓶等可回收物回收变卖后存入班级垃圾分类资金账号用作班费,极大的鼓励了学生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通过活动建立的班级垃圾分类资金账号将伴随这些中学生的整个初中时光,定期定点的回收工作将带动学生正真成为垃圾分类的小小践行者。同时,我市教育局已委托甘肃省环境科学学会编制兰州市中小学垃圾分类教材(小学版)及学前幼儿、初中垃圾分类宣教读本,编撰工作预计在今年年底完成。

针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教材程序繁杂、教材制定缓慢等实际问题,安宁区政府另辟蹊径,联合读者集团、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编写印发了安宁区环保知识绘本《我帮垃圾找个家》,安宁区中小学环保知识读本《争做环保小卫士》,区属各中小学幼儿园也相继编写了本校垃圾分类知识教育读本;市教育局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编入《2018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历史、思想品德合卷》。生活垃圾分类课外读本进校园和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进试卷活动,贯彻落实了生活垃圾分类从“娃娃抓起”的理念,打破了我市生活垃圾分类进校园进课堂的僵局,充分发挥了“小手拉大手”作用,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2.推进机关单位分类工作。按照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关于推进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国管节能〔2017〕180号)要求,我市积极在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与暂存空间的配置和收运台帐的统计等工作。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联合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为60家市级机关事业单位配发了5000个办公室两分法垃圾桶,为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了硬件支持,推动了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截至目前,我市公共机构共配置可回收物容器7660件、其他垃圾容器7111件、有害垃圾容器172件、易腐(厨余)垃圾容器221件,实现分类投放可回收物78吨、有害垃圾1.2吨、易腐(厨余)垃圾22.8吨、其他垃圾1804.9吨。借助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等契机,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要求全市党政机关突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宣传重点,大力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向大家讲解生活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普及生活垃圾分类小常识,营造了强大的社会舆论氛围。特别是9月份,机关事务管理局与教育局联合,以生活垃圾分类作为重点内容,开展了“节能降耗 保卫蓝天”主题征文比赛活动,面向全市广大干部职工、在校学生及社会公众征集稿件1300余份,评选优秀作品70篇。通过活动,巩固了前期宣传成效,提升各公共机构及广大干部职工、在校学生及社会公众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积极性。

3.推进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根据住建部和省上相关文件精神,2018年我市主要是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探索试点成功经验,2019年择时开展以街道为单元的生活垃圾分类片区建设,2020年底前,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范围达到90%以上。目前,我市共打造垃圾分类试点小区146个,覆盖居民共计140449户,各试点小区在辖区街道社区和房管物业部门的协助下,通过入户宣传、配齐硬件、举办积分(礼品)兑换等活动,极大的带动了居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积极性,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同时,考虑到2019年垃圾分类片区建设时间紧、任务重的实际,近郊四区政府、高新区,大景区管委会统筹谋划,选定酒泉路街道、白银路街道、团结新村街道、敦煌路街道、安宁堡街道、福利路街道、高新街道,黄河风情线大景区作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纳入今年工作日程,择机开展片区建设。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的建设,将极大缓解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压力,为后期垃圾分类工作积累经验,推动垃圾分类工作高效、快速开展。

(四)强化宣传,组织培训,有效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1.多层次、全覆盖开展宣传工作。我市以新闻媒体广泛宣传、街道社区入户宣传、志愿服务强化宣传等方式,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阵地式宣传活动。截至目前,各新闻媒体宣传报道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145余次;各区县街道社区入户宣传生活垃圾分类工作10万余次,张贴各类宣传海报8300余张,发放生活垃圾分类市民指导手册50000余册;市文明办、市妇联、团市委组织志愿服务活动60余次;市房管局、市交通委协调近郊四区1721个楼宇电梯轿厢数字视频广告点、46条线路近1200辆公交车载移动网络电视循环播放“垃圾分类、人人有责”的主题公益广告宣传片。通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营造了全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提升了市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组织各单位积极开展培训工作。目前,我市开展各类宣讲培训65场次,共计8000余人参加。通过宣讲培训,广大党员干部和物管人员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有了多角度、深层次的理解,参与和组织生活垃圾分类的责任意识和工作能力得到了明显增强,为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具体实施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3.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月活动。针对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市民知晓率、参与率低的实际,8月份我市组织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月活动。各区县政府、高新区,市直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通过举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极大的推动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提高了市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热情,营造了全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

(五)增加投入,优化设施,分类收运体系初步建成

1.整合资源,打造垃圾分类收运处置体系。为有效解决垃圾分类末端处置问题,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全市实际情况,对现有设施进行提升改造,经过市商务局、市供销社、市环保局和环卫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体系初步建成。一是通过整合、改造现有回收网点,引导生活垃圾收运网络与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两网融合”,加快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建设,解决可回收物的收运处理问题。截止目前,“两网融合”已完成提升改造网点94家,购置流动回收网点暨回收车14辆,所有提升改造完成的网点均实现了线上预约线下回收服务功能。投资500万元,占地17.58亩的城关区红山西路分拣中心建成投入使用,西固区分拣中心环评手续已办理完成,10月初开始入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互联网+回收”工作,实现了通过拨打12345民情通服务热线、965955热线多渠道发送投废信息, “兰州爱回收”“美好家园”微信公众号已上线使用,西部再生资源信息平台手机APP程序正在研发,“微环保”微信小程序已调试运行。二是通过与省危废处理中心协商,畅通了有害垃圾的收运处置渠道,有效解决了我市有害垃圾收运处置问题。三是通过改造现有垃圾运输车辆,加快易腐(厨余)垃圾专运车辆的招投标,努力解决易腐(厨余)垃圾和其它垃圾混装混运的问题。

2.引入社会资源,带动垃圾分类工作开展。2018年6月5日我市安宁区政府预算2140.4578万元资金对选定的17个垃圾分类试点小区(共计26057户居民)采取第三方运营的模式面向全社会招标,是西北地区垃圾分类工作目前最大的资金项目。中标企业根据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结合我市实际情况,为响应国家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号召,打造了全循环智能分类生态系统——“安宁区智慧垃圾分类与循环经济一体化项目”,将前端分类收运、中端分拣和末端处理的生活垃圾回收、集散分拣、资源化再利用全产业链进行整合,构建了垃圾分类标准平台、废旧商品物流平台、综合利用技术平台、交易网络信息平台、社区 O2O 平台、垃圾分类成果展示教育平台,真正实现了循环经济产业闭环,有效推动了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根据住建部相关通报,比较外省市兄弟城市工作开展情况,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点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宣传方法不灵活,法规不健全,市民主动参与垃圾分类困难。受传统生活习惯难改变、市民文明素养还不是很高、宣传活动形式不灵活等多方面的影响,市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的关注和认知程度还不够高。在日常检查考核中,通过现场询问和问卷调查,虽然部分试点小区居民、学校师生和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知晓率达到了95%、参与率达到了60%,投放准确率达到了30%,但就全市范围计算,知晓率还不到30%,参与率更是低至10%。在今后的宣传中,力度、广度还需进一步提升,市民容易接受的方式方法还需进一步研究探索,专项法律法规需尽快出台,通过宣传引导、活动牵引、法规强制多管齐下提高市民的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和参与率。

(二)资金保障机制不健全,持续投入难,分类工作整体推动缓慢。作为生活垃圾分类的起步之年,市区两级财政预算资金较为有限,随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远远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资金缺口严重这一实际问题,极大的制约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整体推进速度和效果。

(三)组织机构不健全,党建引领不明显,创新性开展工作难落实。从市级层面看,全国46个率先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的重点城市中,如北京、上海、深圳、厦门、苏州等近1/3之一的城市成立了生活垃圾分类专项机构,专项探索、研究和推进本地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而现阶段,我市生活垃圾分类机构仍为临时机构,人员多为临时抽调,严重影响和制约了该项工作的快速、高效推进。从区县层面看,我市除安宁区成立了专门机构外,其他区县都为挂靠机构,工作推进缓慢、创新特色亮点工作少等问题与安宁区快捷、高效、全区整体推进的特点形成了明显的对比反差。

(四)分类收运处理体系不完善,基础设施缺项,全过程分类难实现。现阶段,我市垃圾分类收运处理体系还不够完善,厨余、有害垃圾专用车辆、厨余垃圾处理厂、粪便垃圾处理厂和绿化垃圾处理厂在我市还是空白,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还难以落实,“前端按类分,后端一锅煮”的现象还无法避免,极大的制约了市民的分类积极性。

(五)工作协调难度大,形成合力难,公共机构分类工作进展缓慢。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是一个全系统的工程,需要区县政府、市直相关部门以及一些企事业单位的全程参与和配合。但在实际工作中因为隶属关系、重视程度等方面原因,诸如党政机关、学校、宾馆、市场、军队单位等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展十分缓慢,极大的制约了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整体提升。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提高认识,将垃圾分类纳入基层党建工作。我市将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各级各部门生活垃圾分类建设,教育督导单位工作人员强制执行生活垃圾分类,发挥好党政机关、公共机构的带头和引领作用。同时,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各单位基层党建工作,以“党建+”模式为引领,签订党员履行生活垃圾分类承诺书,通过党建引领、领导带头,充分发挥各级党员干部在生活垃圾分类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员干部为基石,带动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二)强化宣传,努力提高群众知晓率参与率。组织对前期工作进行全面梳理,总结好的经验做法,查找问题短板,努力研究改进工作措施和办法。对宣传培训方案进行进一步优化,持续加强宣传培训工作力度,结合主题宣传,积极开展集中培训和生活垃圾分类进学校、进社区、进医院、进机关等活动,凝聚工作合力,营造良好氛围,努力提高广大市民生活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和参与率。

(三)落实考评,督导垃圾分类工作扎实推进。加大对各成员单位和试点小区的督导检查考核,切实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和检查考评机制,确保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落到实处;加强日常检查督查,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任务纳入文明单位、幸福社区、绿色学校(幼儿园)、绿色社区、文明家庭、美丽乡村等评比考核,把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

(四)夯实基础,加快垃圾分类收运处理体系建设。采取政府主导或引入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加大市区两级财政支持,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一是加快“两网融合”,尽快对现有400家再生资源回收站点进行提升改造,有效解决我市可回收物的末端处理问题。二是加强生活垃圾分类末端处理设施的规划建设,统筹推进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建设,加快报批粪便垃圾处理厂和厨余垃圾处理厂建设,整合完善现有有害垃圾处理设施;加快各区县生活垃圾分拣中心、大件垃圾(废弃家具)分解处理厂和绿化垃圾处理厂的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垃圾分类末端处理的难题。三是增加政府投入,在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领域引入PPP公私合营模式,增加供给,鼓励企业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加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体系建设,真正实现投放有桶(箱)装、运输有车辆、处理有场所,切实健全完善我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体系。


原标题:兰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