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4日-7日,第一届全国土壤修复大会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召开。此次大会以“土壤污染防治”为主题,旨在加快提升国家土壤修复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土壤修复产业发展,打好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也为解决世界土壤污染问题提供可借鉴的中国方案。大会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主办,中国土壤学会、农田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十所科研机构和行业组织承办。自2014年起,联合国大会将每年的12月5日设定为“世界土壤日”,今年是第五个“世界土壤日”,全球主题为“土壤污染解决方案”。
第一届全国土壤修复大会在南京召开
作为大会的协办单位,中科鼎实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鼎实”)派出多名研发博士在内的参会团队,与行业人士交流土壤修复领域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并就“工业污染场地修复技术及工程应用”和“石油、石化污染场地修复技术及工程应用”做主题报告。
据悉,中科鼎实成立于2002年,是致力于污染环境综合治理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注核心技术研发,掌握了一大批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及实用新型专利,如常温解吸技术、热解吸技术、固化稳定化技术、地下水抽出处理技术、垃圾填埋场好氧降解加速稳定化技术、生态掩埋式生物固定渗透缓冲带技术、农田植物修复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有效支撑起工程实施及行业发展。近年来,中科鼎实先后实施了全国规模最大的污染场地修复项目、全国首例地下水污染修复项目、国内单体修复工程额度最大的污染场地修复项目、全国首批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治理项目、华东和华南地区标志性场地治理项目等工程,培养出一批具备专业化、多领域的环境修复项目管理团队和施工团队。2015年,又成功申请国内首个污染场地修复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行业发展储备高精尖技术人才。
会上,中科鼎实常务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杨勇、副总经理姜伟与我国土壤修复领域的行业企业负责人一起畅谈土壤修复的形势和发展现状,讨论未来土壤修复工作的运作体制机制。
根据不同的修复领域和技术,大会设置了多个专业分会场。在“石油和石化污染场地修复技术及工程应用”分会场,杨勇主持并做了题为《石化场地修复技术集成及工程应用》的报告。在报告中,杨勇综合国内外石化行业修复的技术特点和工程实际,提出集成修复技术在石化行业污染场地的重要性,并以中科鼎实广州油制气厂项目为例,深入介绍了中科鼎实在石化行业开展集成修复的经验。
在“工业污染场地修复技术及工程应用”分会场,中科鼎实研发中心副主任牛博士以题为《原位热脱附技术及其在农药污染场地的应用》进行专题报告。针对农药污染场地引起的多项公共安全事件,如武汉毒地事件、常州外国语学生中毒事件,牛博士从专业角度分析其异味扰民,甚至导致周边居民健康风险的原因,提出原位热脱附技术修复农药污染场地,尤其是在有效控制异味飘散方面的优势。会上,她还介绍了原位热脱附修复技术原理,技术设计关键参数和该技术国内外研究进展,并以中科鼎实在施项目苏化项目为案例,分享了原位热脱附修复技术在农药污染场地修复应用情况。
会议期间,中科鼎实设置企业展台。展台中央,异位常温解析和异位热脱附修复设备模型直观展示了两项技术的修复过程和效果。很多参会人员纷纷被展区中央的异位热脱附修复模型所吸引。
中科鼎实高级研发工程师周博士介绍,异位热脱附修复技术是一种专门针对半挥发性有机污染土壤而研发的修复技术,它利用中科鼎实自主研发的第七代热脱附设备,在全封闭的负压结构滚筒内,通过直接热交换,将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加热到足够的温度,使有机污染物从土壤介质中挥发或分离,进入后续气体处理系统,使土壤得以修复,并对尾气进行集中处理。该设备配置中央集成控制系统以及尾气在线监测系统,可实现全套设备的半自动化控制。中科鼎实技术负责人张经理介绍说,中科鼎实的第七代热脱附设备,其处理能力为国内自主研发最大,处理效率高,修复效果好,引领了国内自主研发方向。目前,该技术已被成功用于我国目前单体量最大的有机污染土壤修复项目。
会上,中科鼎实数十名平均年龄仅36岁的骨干研发博士们忙碌于各个分会场、企业展台和企业宣讲区,与行业人士面对面交流。
中科鼎实副总工兼研发中心主任黄博士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土壤修复领域竞争日益激烈,自主研发装备日益增多,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发挥博士团队的专业优势,不断保持技术领先。中科鼎实总经理助理兼副总工屈博士告诉记者,行业普遍对原位修复技术兴趣很大,认为是未来国内土壤修复的发展方向之一,而中科鼎实在施的苏化项目正是利用的原位热修复技术,效果良好。
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力的中科鼎实,通过对科研难题的攻坚,对自身平台的完善与打磨,在促进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也以一己之力推动了我国环保产业的变革和升级,不断丰富和完善我国土壤修复技术,为我国土壤修复领域提出富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方案。
延伸阅读:
打造核心竞争力 引领行业发展方向——中科鼎实走科技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