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自然》发表的一篇论文Managing nitrogen to restore water quality in China报道,中国人为产生的氮进入淡水的速度几乎是“安全”水平估值的三倍。这项研究估算了从1955年到2014年,中国各地的水体中氮的排放水平,发现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大多数省份的水体氮浓度都超过了水质标准。
清华大学的喻朝庆及其同事将水体中总氮浓度的观测数据与来自农业和其他来源的模拟氮排放数据相结合,估算了1955年至2014年间中国的氮排放模式。作者报告说,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氮浓度还低于1毫克/升,但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许多集水区的氮浓度迅速上升至15毫克/升以上。他们发现,目前中国因人为原因造成的氮排入淡水的速度为每年1450万吨,约为安全排放阈值估值(每年520万吨)的2.7倍。
作者还分析了目前为减少氮污染所做的努力,发现废水处理使得2014年的氮排放减少了约70万吨。改善农田氮管理也可以再减少230万吨。
他们认为要成功恢复中国水环境的清洁,就需要做出一些改变,使中国的氮循环利用率从目前的平均36%提高到87%左右。这个目标是宏大但可行的,而且构建养分循环系统的成本相对于每年的水污染成本来说并不高,要知道2010年的水污染成本就占全国GDP的1.5%。
原标题:清华大学研究:中国水体氮污染超出“安全”界限 | Nature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