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是《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土十条”)确定的重要任务,是中央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支持的重点方向。自2016年底,浙江省台州市、湖北省黄石市、湖南省常德市等6市启动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以来,先行区在抓示范、探模式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效。
近日,土壤生态环境司在台州市召开土壤污染防治经验交流及现场推进会,总结交流先行区建设成效和经验。那么,先行区土壤污染防治试点工作有哪些经验、遇到哪些困难?下阶段全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重点在哪里?本版特刊发相关报道,以飨读者。
7月的浙江省台州市,在土壤污染治理已经完工的项目现场,只见草芽冒出土地,点缀出隐隐的绿意。通过系统推进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台州全面建立起土壤污染防治体系,走出土壤污染防治的“台州模式”,而这仅是我国6个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的一个缩影。
“2016年至今,各先行区按照‘土十条’和《关于加强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重点围绕土壤污染源头预防、风险管控、治理与修复、监管能力建设4个方面开展探索实践,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土壤生态环境司相关负责人指出。
强化源头防控 消除新增风险
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累积性、不均匀性、不可逆转性和长期性等特点,常被称作“看不见的污染”。因此,《土壤污染防治法》明确要求,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原则,不主张盲目的大治理、大修复。
为此,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重点强化源头防治,从源头上消除新增土壤污染风险,不欠新账。
浙江省台州市推进医化行业“管道化、密闭化”改造和自来水管线、物料管线、污水管线、废气管线“四架空”;实施电镀园区生产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等均离地架空,有效防控新增土壤污染。
湖南省常德市针对石门雄黄矿区,关闭所有涉砷企业和废弃矿洞,切断污染源头。同时,对砷渣砷泥、矿井涌水、砷泥填埋场渗滤液等进行集中处理处置,矿区周边初现生机。如今,矿区植被逐渐茂密,绿意又重回大地。
在广东省韶关市,针对大宝山矿区及周边区域,近年来关停涉重企业(或生产线)37家,搬迁(或正在搬迁)企业11家,完成升级改造企业83家。
值得一提的是,雄安新区作为增设的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从严防涉重企业环境污染入手,强化污染源头治理。对辖区内雄县电镀、制版等重点行业整治,通过安装废水闭路循环系统,实现废水循环利用,防控土壤污染。
各地积极探索,形成了源头预防、风险管控、治理修复的“三类模式”。
探索分类管理 因地制宜修复土壤
台州市泽国镇农用地分类管控试点项目,是本次经验交流及现场推进会现场考察点。考察当天,天公不作美,淅淅沥沥下着小雨。
“泽国镇实施全镇域农用地分类管控和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试点示范,以‘十、百、千’为序,从10来亩的试验田开始,筛选研究相应的技术模式,再扩大到百来亩的应用示范,充分微调相应技术方案后,再推广到千亩以上的范围;通过实施统一的土壤处理、品种调整、肥水管理、叶面阻控和秸秆处置,农产品籽粒合格率达到90%以上。”指着面前绿色的农田,台州市副市长赵海滨对考察人员介绍说。
以风险管控为导向,通过典型区域的试点、示范建设,不断探索如何因地制宜选择“实用、安全、经济可行”的土壤分类管控模式,各地都探索出新路子。
常德市对受污染耕地,探索采取柑橘与蜈蚣草间作,实现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的同时,增加农民收入。
韶关市探索“板上光伏发电、板下土壤修复”的综合利用模式,利用光伏项目作为载体,撬动社会资金配套进入土壤修复,减轻政府财政压力;同时,利用伴矿景天(一种植物)喜阴的特性,在光伏板下尝试种植伴矿景天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
各先行区还因地制宜开展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同时,加强土壤治理修复项目管理。如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针对前期调查不足问题,加大前期调查的投入,有效提高了治理修复的精准性。
“比如,河池拉么矿区综合治理项目,前期调查费用由200万元增加到600多万元,后期风险管控和修复费用由最初估算的9300多万元降至5600多万元,节约了3700多万元。” 河池市副市长钟洪介绍说。此举不仅节省了资金,而且有效强化了对项目单位的管理。
抓紧补齐短板 确保完成任务
尽管取得了相应进展和成效,但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仍面临一些问题。土壤生态环境司相关负责人指出,有的地市尚未将先行区建设纳入政府年度重点工作,有的先行区由挂职干部负责推进先行区建设工作。各地虽然建立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和机构,但一些机构仍是应付评估考核成立的“僵尸机构”。虽然印发了相关文件和会议纪要,却起不到推进工作的作用,对先行区建设相关资料管理制度不完善,成效评估、经验总结时,常常是“临时抱佛脚”。
“各先行区普遍面临土壤环境管理机构不健全、人员配置不足、监测监管能力薄弱等问题,有的先行区仅有1-2名同志负责土壤污染防治相关工作,同时还兼任其他工作任务;基层则更为薄弱。” 土壤生态环境司相关负责人说。
当前,距离2020年底仅剩一年半时间,按期完成“土十条”相关目标时间非常紧迫、任务十分艰巨。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要求:“各有关市级人民政府是先行区建设的责任主体,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担负起责任,按‘土十条’要求,从4个方面积极先行先试,取得实效。国家层面将加强工作指导和成果总结凝练,指导形成各具特色的典型样板。此外,要加大对河北雄安新区先行区建设的支持,做好顶层设计,尽早取得成效。”
为此,各地应高度重视先行区建设,领导小组应定期调度先行区建设工作进展,推进部门协调配合,协调解决问题,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全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样板。
在能力建设上,建立健全土壤污染监管制度、监管机制、监管模式和监管队伍。在机制创新上,总结和完善实践经验,形成系统完备的土壤污染防治制度体系。在源头防控上,进一步开展涉重行业污染源排查和整治,切断污染物进入土壤的链条。在风险管控上,对现阶段暂不开发利用或不具备治理修复条件的污染地块,要采取风险管控措施。规范合理使用土壤污染专项资金。在确保资金使用效益的前提下,提高执行率。对标找差,抓紧补齐短板。对照《土壤污染防治法》、“土十条”及先行区建设指导意见的要求,认真梳理先行区建设工作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建立清单,抓紧补齐短板,确保先行区建设任务按时完成。
原标题:土壤先行区要迈开大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