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近日公布了2019年9月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和汾渭平原11城市降尘监测结果。数据显示,山西省相关城市控尘工作不容乐观。“2+26”城市中,晋城市降尘平均值同比增幅高达153.3%,高居首位。汾渭平原11城市中包含的山西省4个城市,有3个城市降尘最大值高于9.0吨/平方千米·月,其中吕梁市和晋中市高达16.5吨/平方千米·月;晋中市的降尘平均值达10.6吨/平方千米·月,是汾渭平原11城市中唯一超标的城市。
众所周知,扬尘是PM2.5的重要来源。以北京市为例,2018年度的污染源解析结果显示,现阶段北京本地排放贡献中,扬尘源占比为16%,仅次于移动源。山西各城市也都认识到了扬尘对PM2.5的贡献,分别在年度打赢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中对扬尘治理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要求。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当前山西在扬尘治理上还存在不少问题,如果不下狠手出狠招,难以从根本上实现转变。
一是思想认识上仍存在轻视的情况。有的地方对扬尘司空见惯,认为自己正处于跨越发展期,城市建设正在铺摊子,有点扬尘实属正常。甚至还有人认为相对于城市发展,扬尘高这点儿代价是值得的。还有人仍然是老思维,觉得“道路上怎么能没点尘土呢?”思想上不重视,再加上认识上不统一,扬尘控制自然容易出问题。
二是主体责任履行不到位。监管责任不到位,相关部门对道路遗撒、清扫不到位等问题视而不见,不主动发力,甚至放任不管。相关企业出于节省成本的考虑,不履行社会责任,该苫盖的不盖,该硬化的不硬化,例如一些焦化、钢铁、洗煤等企业厂区出入道路破损严重,运输车辆苫盖不到位,车过浓烟滚滚,区域扬尘污染突出。
三是先天不足带来治理难度。由于历史原因,山西省很多城市尤其是工业发达或者地处交通要道的区县,国道、省道穿城而过的情况十分普遍,运输车辆遗撒、尾气等带来的道路扬尘污染问题突出。还有位于国道、省道的一些乡镇饭店、修理店等门前裸露空地面积大,车辆经过带来滚滚尘土,晴天一片土、雨天一地泥成为常态。此外,还有的城市由于长期开采煤炭,矸石堆积成山,自燃带来的扬尘对环境影响大且治理难度极大。
四是能力建设不足影响治理效果。由于财力差等客观因素,很多区县的道路机扫率很低。由于机扫率低,无法实现机械湿法作业,有些地方道路清扫的过程又成了新的扬尘污染过程。还有的地方是因为区域扬尘问题突出,严重影响环境质量,导致被上级约谈后,才加大力气投入,购设备买服务,全力提升能力建设。
对于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予以解决。
首先要在思想上统一、认识上重视。认清扬尘污染防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尤其是区县一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扬尘管控,要舍得资金投入,牢固树立治理好扬尘污染、推进环境质量改善就是最大的民生这一理念,坚决扭转“为了城市大发展,扬点尘没关系”的思想。
其次是形成部门合力。防治扬尘污染不仅是交通部门或住建部门等单一职能部门的事情,要推动多部门各司其职,既要“种好自留地、管好自留田”,更要形成治理合力,稳步推进扬尘防治工作。
第三是突出重点,对症下药。要科学分析区域扬尘的特点,搞清楚哪条道路、哪个区域、哪个领域问题重,然后对症下药,逐个击破。
第四是强化监管。全面盯防,盯好每一条道路、每一个区域,即使做不到“以克论净”,也要该扫的扫干净、该盖的盖严实。此外,在问题突出的地市和区域要重拳出击,以最严格的标准,依法严厉打击各类扬尘污染违法行为。
原标题:城市扬尘控制要下狠手出狠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