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最新主城区河道水质监测结果显示,主城区河道水质除溶解氧指标略超Ⅲ类,其余指标均达到或优于Ⅲ类。姚港河及裤子港2条入江支流水质稳定提升为Ⅲ-Ⅳ类水标准,河道污染物浓度大幅度下降。实打实的数据表明,南通市年初提出的“濠河及周边主要河道达到Ⅲ类水标准”目标基本实现。
近几年来,全市上下以重整山河的雄心、壮士断腕的决心,在治理水污染、修复水生态、保障水安全上下大力气、做大文章,有力地促进了水环境质量稳定达标、持续向好。如今,一幅青山绿水、碧波荡漾的生态文明建设画卷正在江海大地徐徐展开,南通幸福宜居成色十足。
水环境问题往往是“污染在水中、根子在岸上”,只有岸上与岸下同治、优环境与促转型共抓,才能让江湖“清”起来。因此,要始终把山水林田湖作为生命共同体加强整体保护,在着力优化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同时,切实将着力点放在饮用水源地和生态红区管控上,以底线思维守好水生态“库存”。同时要以优质增量带动存量调整,以先进产能淘汰落后存量,通过不断调优能源结构、产业结构,推动发展路径再优化、发展方式再转化。
治理水污染,特别是剿灭黑臭水体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实施控源截污、排放口整治,也需要河道清淤、引水活水。这几年,南通在水环境治理上力度大、措施实、效果好,必须持之以恒地打好这场攻坚战。一方面要强化科技治污,运用光催化等先进科学技术,对黑臭河道实施水质生态修复;另一方面要强化控源截污,在对排污单位进行逐点过堂、定点清除的基础上,要通过截污纳管、雨污分流、管网联通、末端截流、建设提升泵站等综合措施,有效解决污水直排、渗透漏排等污染环境问题。
报道上有这样一组数据:目前,濠河周边区域171公里雨水管网高质量养护、218处排口整治任务均已完成。濠河周边区域70余公里管网实现低水位运行,基本达到了“晴天污水零入河,雨天溢流污染得到高效控制”的治理目标,这充分体现了南通防治水污染治本溯源的力度。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是做好水污染防治的硬件保障,要把污水管网纳入城乡总体规划来系统化考虑,遵循“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加大投入,加快建设,不断提高污水处理标准,完善管网配套功能,真正把这项群众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民生工程办实办好。
加强监督、强化执法,是南通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法宝。在完善河长制、湖长制等机制的基础上,要全面落实24小时水环境网格化巡查制度,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社会监督、全民监督的作用,放大价格、财税、金融等杠杆的作用,以零容忍的态度对待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以一儆百”,产生震慑作用,切实做到监管监控零死角、整改整治零容忍、问责追责零放过。
“水清、岸绿、景美”人人向往,让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成为群众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南通城乡良好形象的发力点,需要全市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继续抓出“大力度”、干出“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