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欧盟颁布了《废弃物框架指令》,其中规定了欧盟各成员国的固体废弃物管理的职责。在该指令及早年通过并实施的《废物避免产生和废物管理法》《物质封闭循环与废弃物管理法》的基础上,德国制定了《废弃物闭环管理法》,并于2012年6月开始执行。
法令清晰界定了各类主体对废弃物的责任和义务,除了企业需要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和产品包装的回收利用负责外,居民也必须为自己产生的垃圾付费。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被誉为德国最绿色的小镇—弗莱堡,看看生活在那里的居民在处理废弃物一项上,每年需要花多少钱?
弗莱堡是位于德国西南边陲的小镇,处于德、瑞、法三国交界处,是绿色城市的典范,并以其先进的环保理念而文明,共有居民约22万。
下图是从弗莱堡市政官网截取的数据:
可以看出,2013年当地人均各类废弃物产生量为389.2kg(1.06kg/天),回收利用率为71.22%。
据弗莱堡市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介绍,2018年弗莱堡因管理及处理处置废弃物而支出的费用大概是两千五百万欧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89亿元),这些费用都需要由当地的企事业和居民来承担。
居民所交的垃圾处理费覆盖了以下几个方面:废纸和有机废物的收运及回收利用费,不可回收垃圾的收运及处理费,二手商品交易点及有害废物收集的运营费用,圣诞树收集费,大件垃圾收集费(最高每年四立方米,800kg),棕色有机废物垃圾桶每年两次的清洗费用。
具体来说,如下图所展示的:
47%用于处理不可回收垃圾,具体为不可回收垃圾的焚烧;24%用于处理有机生物垃圾;13%用于可回收站点的运营;6%用于大件垃圾的收运;7%用于处理园艺垃圾;2%用于处理废纸;1%用于处理有害物质。
每年伊始,当地的居民都会收到市政厅的来信,信中会告知本年度的收费标准并要求他们根据情况自行选择当年的垃圾桶容量和清运频次。
下图展示的即为2020年度的收费标准:
每年度的收费标准都会有一定调整,相较于2019年,弗莱堡居民们需要支出的垃圾管理费就面临着2%-3%的上涨。
可以看出,面向居民的生活垃圾收费的计费标准由两部分费用组成:一部分是基础固定费用,以每户家庭人口数为计费依据;另一部分是容器费用,取决于灰色垃圾桶(不可回收垃圾)的容量和清运频次。容量有35L、60L、140L、240L可选,不可回收垃圾的收运可选择一周或两周一次。
居民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案,也可以选择与邻居共享垃圾桶以降低人均费用,但必须确保灰色垃圾桶的容量要大于或等于人均每周5L的投放量。
若为独居,居民则需要支付相对高昂的垃圾管理费,在选择最少的容量(35L)和两周一次的清运频率的情况下,2020年一年需花费约为151欧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132元);而一家四口的垃圾管理费(一周清运一次60L不可回收垃圾)约为301欧元(折合人民币约2264元),人均费用是独居人士的一半。
弗莱堡市政希望以此收费方式来鼓励居民将垃圾分类做得彻底:垃圾分类做得越好,投放到不可回收垃圾桶的垃圾越少,所需的垃圾桶容量则可越小且可两周一次,则可为此付更少的费用。
不仅如此,如若家庭选择自己将易腐有机垃圾堆肥发酵而不使用棕色有机生物垃圾桶,则年度垃圾缴费可获得每年8欧元的减免。
居民必须选择适合的垃圾桶容量,若垃圾溢出导致垃圾桶无法合上,则会被拒收并收到作为提醒的红色卡片,需要自行付费解决。
若垃圾产生量偶尔超出垃圾桶容量,居民可在指定地点购买额外的红色垃圾袋或自行运到回收处理点付费处理。2020年购买一个35L的红色垃圾袋需花费5.06€。若垃圾产生量经常超出垃圾桶容量,市政厅有权拒收垃圾并要求居民调整为更大容量的垃圾桶或更高的收运频次(每周一次)并为此付费。
选择好自身的缴费标准后,当地居民就会收到一张年度缴费贴纸,居民需要将贴纸贴在灰色垃圾桶显眼的位置上。
贴纸的颜色会根据垃圾桶的容量以及收集频次变化:
左下为2018年度贴纸,黄色三角贴纸为35L,两周一次的收集频次;圆形蓝色贴纸为35L,每周收集一次;右下为2020年度贴纸,每半个月清运一次60L的不可回收垃圾。
当然居民也有主动更换调整的权力,当居民希望改变收集频次或者更换灰色垃圾桶容量时,需要向市政厅提出书面的更换申请。
每次变更需要支付9.48€的贴纸费用及26.98€的更换垃圾桶费用。若是想确保垃圾桶内不出现来源不明的陌生垃圾,也可以花费58€申请加装锁具,锁具在收集时可被专业收集人员打开。
由此可见,在德国最绿色的小镇弗莱堡生活,每年在垃圾管理费用一项的支出至少为600元人民币,这笔费用涵盖了垃圾处理的方方面面。
目前,我国各省市也在拟定差异化的生活垃圾按量收费制度,有以下几点可以借鉴:
No.1
完善法律法规
以完备的法律法规为基础,明确各主体的责任和义务,并与其他垃圾管理措施配合实施,如德国体系完善的绿点系统、垃圾分类引导、一系列阻止废弃物产生、促进废弃物回收利用的措施等。
No.2
谁产生,谁付费
准确核算各类废弃物的管理、处理处置全周期的总成本,秉持“谁产生,谁付费”的原则,将费用合理分摊至企事业单位和本地居民;
No.3
垃圾分类
充分利用价格杠杆,激发群众分类主观积极性,鼓励居民做好垃圾分类,由“要我分”转变为“我要分”;
No.4
政务公开
各类数据公开透明,使市民拥有充分的知情权,了解所缴费用的具体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