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委联合印发医废处理方案,疫情推动医疗废物处理需求量:近日,卫健委、生态环境部、发改委等部委联合印发《医疗机构废弃物综合治理工作方案》,从源头分类管理、医废和生活垃圾的处置及回收流程以及加大整治和保障过程等方面加强医疗废弃物综合治理工作。《医疗机构废弃物综合治理工作方案》要求通过引进新技术、优化处置方式补齐短板,大幅提升现有医废集中处置设施,其中,2020 年之前每个地级以上城市至少建成一个符合要求的设施,2022 年 6 月之前每个县(市)建成医废收集转运处置体系;同时《方案》严格管理医废危废的流向、贮存和处置情况;要求医废集中处置中心至少每两天到医疗机构收集、转运一次医废;条件不足的地区由第三方机构收集基层医疗废物。由于疫情的原因,此次医废处理的时效性提高,最迟要求2天半处理完成,湖北、全国涉及疫情医废日产生量分别是其他医废的2倍、22.5%。参照SARS经验疫情后或将再迎投资高峰。医废公司的高景气度不仅仅在短期内提高,随着未来对于疾病预防的重视和政策健全,长期来看医疗废物处理的业务量也有望提升。2018年潜在医废处置率仅为3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医废处置率,中国的医废处置市场尚存较大提升空间。
中国医废日处置能力达5830吨,湖北省处置能力提高260%:目前医废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焚烧法、高温蒸汽灭菌法、化学消毒法、微波消毒法、安全填埋法、等电子体法、热解气化法等。新冠疫情爆发后,生态环境部第一时间为此次肺炎疫情中医疗废物的应急处置出台了标准。其中指出,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产生的医疗废物具有较强的感染性,最安全可靠的是高温焚烧处置方式(温度≥850℃),其次再考虑非焚烧处置方式,比如高温蒸汽消毒、微波消毒、化学消毒等。中国生态环境部26日披露,自1月20日以来,全国已累计处置医疗废物98508.1吨。根据生态环境部对全国31省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358个城市481个医疗废物处置单位进行监控的数据,全国医疗废物处置能力达5830.8吨/天,当日共收集医疗废物2719.1吨,实际处置医疗废物2749.8吨,较2020年1月20日增加928.0吨/天,产能提高18.93%;湖北省医疗废物处置能力达648.6吨/天,增加468.6吨/天,产能提高260.3%;武汉市医疗废物处理能力增至262.8吨/天,增加212.8吨/天,产能提高425.6%。
医废处理计费标准约2-5元/公斤,新增医废增量弹性约20%:目前中国还没有全国统一的医疗废物处置收费法规,各地的收费模式大体分为三种,包括按实际重量计费、按床位计费、以及按床位是否固定来计费。按床位计费的,计费标准从1.1-2.8元/床/日不等;按重量计费的,计费标准从2-5元/公斤不等;按就诊人数计费的,计费标准从0.05-0.12元/人不等。通过新冠肺炎事件带来的医废重量计算,医废处理公司2020年的业绩增量弹性大约在20%左右。此外,环保的医废处理行业近日开展专项整治,加大产业链监管,有望强化龙头企业优势。目前全国范围内将开展为期半年的医疗机构废弃物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整治不规范和违规行为,并且违法行为将会移送公安机关。此次政府部门严格执行专项整治的诉求较强,有利于行业出清落后产能,提升合规产能的需求,并且强化技术规范、运营经验丰富的龙头企业竞争优势。
相关上市公司合计处置产能11万吨/年以上,关注具备规模和运营能力龙头:上市公司中,有医废项目的公司主要包括东江环保、润邦股份、高能环境、雪浪环境、万邦达、启迪环境、威立雅等,合计处置产能11万吨/年以上。东江环保医废处置项目6个、合计2.2万吨/年;润邦股份医废项目7个、合计2.7万吨/年;高能环境医废项目2个、合计0.5万吨/年;威立雅中国的医废项目2个、合计4.4万吨/年;启迪环境、雪浪环境、万邦达医废产能规模分别为0.4/0.5/0.6万吨/年。建议重点关注具备医废、危废建设和运营能力的高能环境,以及具备产能规模优势的东江环保,和业务受疫情显著提升的润邦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