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山东省海洋局、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在济南签署《三方共建山东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产业研究院协议》。协议三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围绕制约山东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全力开展协同创新,大力推进海水淡化及内陆苦咸水相

首页 > 水处理 > 海水淡化 > 报道 > 正文

三方共建山东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产业研究院

2020-04-07 09:59 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 王亚楠

今天,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山东省海洋局、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在济南签署《三方共建山东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产业研究院协议》。

协议三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围绕制约山东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全力开展协同创新,大力推进海水淡化及内陆苦咸水相关领域的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积极促进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产业链落地,建成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海水利用产业技术研究院。

据悉,海水淡化产研院将立足山东,辐射全国,在海水淡化及相关领域进行科研创新与产业化转化,积极促进海水利用产业链落地。根据《协议》,海水淡化产研院的研究成果,优先在山东省范围内落地使用,涉及海水淡化产业的关键设备生产企业优先落地济南市高新区。

山东省海水资源巨大,大力发展海水淡化产业,可以有效缓解山东省沿海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矛盾,保障水安全。2019年,山东省海水淡化工程规模达到34.3万吨/日,跃居全国第一位。


原标题:三方共建山东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产业研究院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