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向大气射出一道激光,附近方圆5公里的颗粒物污染源分布情况尽收眼底;地面“侦察兵”出动,全市地上垂直方向10余公里范围内大气中的颗粒物分布情况和浓度清晰可见……这些应用于生态环境监测的“黑科技武器”,都来自于浙江省嘉兴海宁市在全省率先建成的“大气颗粒物污染监管平台”,即“海宁市蓝网工程”。
精准治气,组建点、线、面全覆盖立体监测网络
为回应市民对蓝天白云好空气的期盼,海宁市近年来重拳治气,经过产业结构调整和排污企业综合整治,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率从2016年的78.9%提升至2019年的91.7%,提升12.8个百分点;PM2.5年均浓度从47微克/立方米下降到36微克/立方米,下降了23.4%。截至今年3月31日,海宁空气优良率已达96.7%,同比提升12.4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微克/立方米。
随着大气污染治理的不断深入,尤其是PM2.5浓度下降瓶颈问题越来越明显,海宁市迫切需要在大气污染治理上更加智慧化、科学化和精准化。
为持续擦亮“海宁蓝”,当地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通过聘请第三方专业团队,借助雷达走航、颗粒物激光雷达扫描、无人机航拍等先进的科技手段,建立“海宁市蓝网工程”。这个工程通过“测、管、治、评”4个环节,全面客观监测区域内颗粒物分布情况及空气质量状况,从而锁定目标实施靶向治理,为污染减排及环境监管提供重要支撑。
记者了解到,“蓝网工程”具备1台颗粒物扫描雷达、10个颗粒物监测站点、走航车及无人机等硬件设施,全天24小时不间断运用“天眼”+“地勤”,“扫视”着海宁城区和重点核心区。同时,通过平台系统对监测数据进行拟合分析,结合2个省控点、4个市控点、10个微观站的监测数据,“蓝网工程”组成一个“点、线、面”全覆盖的立体监测网络。
“‘蓝网工程’总投资870万元,历时5个月建成投运,是海宁市探索‘物联网+5G+大数据’等智慧环保监管模式的重要举措,力争实现大气颗粒物管控‘精准溯源、快速反应、闭环管理、精细治理’,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打下坚实基础。”嘉兴市生态环境局海宁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给大气污染物做“CT”,“蓝网工程”大显身手
“蓝网工程”是如何运作的呢?为了一探究竟,记者来到了蓝网工程平台指挥中心。一进门就看到一块大屏幕,屏幕上闪烁着无数个不同形状绿色的标识。三角形表示10个新建的扬尘站,能够实时监控重点区域、工地等较易受污染的地点。正方形为12个镇街空气监测站,可以实时监控海宁市各区域的实时空气质量。大屏幕中间便是大气颗粒物监测扫描雷达,它的雷达扫描图会利用不同颜色对污染程度进行区分,污染越重颜色越深。
通常情况下,根据大气监测点的监测数据,生态环境部门能实时掌握片区内的空气质量状况,分析判断辖区是否存在超标排放。但由于监测数据大多是反映整个区域的情况,难以由此判断污染源头,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排查。而“蓝网工程”,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激光雷达像探针一样,所发射的激光在击中气溶胶和云时会产生散射,接收端仪器可识别出沙尘、云和局地污染物等信息,立体监测大气中的颗粒物分布情况和浓度。”海宁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一张可视化的雷达监测图,相当于给空气中的污染物做了一个“CT”扫描诊断,精准快速定位“病灶”。
不仅是激光雷达,扬尘站、无人机都是大气污染防治的“侦察兵”。当蓝网中心数据分析人员通过大屏的监测数据发现站点数据异常和雷达热源后,会及时向蓝网中心运维人员发送异常情况。运维人员接收到异常任务后,立即驾驶走航车赶赴污染点,找到污染源后会利用移动执法记录仪和手机进行录像拍照取证,并把现场的情况及时反馈给蓝网中心的数据分析人员。
对现场的污染情况核实后,数据分析人员立即制作工单,主要包含污染热点、具体位置、发生时间、污染情况的基本描述及现场的照片或视频,并上报至市生态创建办。市生态创建办工作人员收到通知后会对问题进行审核,并以电话的形式告知,确保镇、街道及时收到任务。
精准溯源快速处置 让执法“有的放矢 ”
除了能直观地对城市污染源进行监测与追踪,“蓝网工程”还能更好扭转污染源“捉迷藏”、监管人员“打游击”的局面,大大提高了空气污染从发现到处置的执行效率,真正做到了环境监管执法“眼疾手快”,有效助力“测-管-治”联动。
日前,雷达走航车行驶进海宁市许村镇街头巷尾,在许村镇沈士集镇,走航车显示上运码头附近颗粒物指标突然升高。工作人员随即打开无人机箱,将无人机飞往上运码头附近。通过手机屏幕,可以看到,上运码头附近果然存在砂石露天堆放、废旧金属大量堆放现象,而这些都是造成空气污染的源头。当地相关负责人与企业了解到情况后立即来到现场处置,从雷达走航车显示颗粒物指标升高到企业着手整改,整个过程仅用时不到1小时。
“整个流程形成一个测管治联动的闭环管理过程,第一时间将问题反馈至具体责任单位、属地落实整改。经现场复核,逾期未整改的,将进行执法处罚。”该负责人表示,接下来,“雷达走航车+无人机”模式将在海宁市生态环境督查中开展常态化运用。
此外,平台还能自动跟踪整改进展情况,规定时间、规定日期未办结的,系统将自动报警。蓝网中心的数据分析人员会每天制作日报,记录当日的空气质量和站点排名情况,及时对污染变化趋势及高值时段进行研判分析,提出有效的管控意见及建议。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能够更加科学地制定大气污染治理实施方案,对今后实施特殊时期大气污染管控、工业企业错峰生产、工地扬尘强化管控、洒水喷雾的降尘时段都有强大的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
目前,这一平台已接入餐饮油烟自动监测平台,后续还将接入企业污染自动监测平台,实现对企业从污染物排放监测到治理监测的延伸,有效解决环境监管“最后500米”难题。除了上述的监测系统外,平台还为后期其他污染平台接入预留了端口,实现多平台联合作战,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