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以宜昌市为主体申报的湖北省长江三峡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入选国家试点。湖北长江三峡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共策划65个项目,规划总投资103.2亿元,其中宜昌市57个项目,投资81.5亿元。试点工程启动以来,宜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进,各级政府、部门大胆

首页 > 环境修复 > 土壤修复 > 评论 > 正文

生态修复多元融资机制探索与实践

2020-10-09 10:17 来源: 中国环境报 作者: 胡雪丽 陈安 吴波 余向勇

2018年12月,以宜昌市为主体申报的湖北省长江三峡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入选国家试点。湖北长江三峡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共策划65个项目,规划总投资103.2亿元,其中宜昌市57个项目,投资81.5亿元。试点工程启动以来,宜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进,各级政府、部门大胆创新、积极实践,在资金供给上坚持多轮驱动,探索建立了政府主导、企业及社会资本参与、绿色债券融资等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融资机制,为项目的有序推进和落地见效发挥了关键作用。

一是积极争取和高效使用中央奖补资金及省级配套资金。中央财政奖补资金包括基础奖补资金和绩效奖补资金,基础奖补资金一次性下达,绩效奖补资金在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结束后依据省级主管部门绩效目标考核结果确定。为大力支持试点工程建设,2019年5月,《湖北省长江三峡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省级配套资金筹措方案》印发实施,方案统筹了国土综合整治、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地质灾害防治、水和土壤污染防治、长江防护林建设等中央、省级多部门专项、奖补、补助资金。同时,出台《宜昌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治理资金管理办法》,规范资金使用。

二是持续加大地方财政支出,压实企业生态环境修复的主体责任。各地财政部门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持续加大资金投入。按照项目资金筹措方案和资金管理办法,严格资金审核、监管,强化资金使用方的主体责任,确保资金使用效率。同时,引导矿山开采企业主动开展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为矿山生态修复拓宽资金渠道。夷陵区督促辖区内28家民营矿山企业落实矿区生态修复治理责任,2019年完成17家闭坑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复绿面积630亩。

三是依托绿色金融政策补齐资金缺口,多渠道引入社会资本。宜昌市结合试点工程的实际需求,围绕长江大保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生态环境治理等积极申报绿色公司债券。2019年5月,宜昌市高新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获批非公开发行的全国首支长江大保护绿色债券资金(30亿元)已全部到位。2020年1月,宜昌兴发集团绿色债券资金(20亿元)获批。绿色债券募集资金为补齐宜昌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资金缺口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各地政府积极探索和完善社会资本引入机制,加大与三峡集团、兴发集团等大中型企业合作,着力打通项目落地“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全市社会资本累计到位23.2亿元。

四是大胆运用市场化手段,积极探索生态保护修复与生态产业化协同双赢新业态、新模式。对污水管网建设及处理设施建设、湖泊及黑臭水体治理等项目采用PPP、BOT、EPC等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试点工程建设及后期管护、运维,着力提升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自身“造血”功能。例如,宜都市采用PPP模式注资4.73亿元,实施长江干线枝城段生态修复和城区环境综合治理,试点工程以提升治理水土保持功能为出发点,坚持走生态惠民之路,构建“十里生态桃花”“百里茶叶走廊”等特色休闲生态农业,逐步形成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新模式。

作者单位:胡雪丽、陈安、吴波,湖北省宜昌市环境保护研究所;余向勇,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原标题:生态修复多元融资机制探索与实践——以湖北省长江三峡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投融资机制为例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点击空白区域关闭图片,
双指拖动可放大图片,单指拖动可移动图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