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花园式的工厂,一套高科技的流水线,一群环保先行者,吸引来了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的小记者们。4月24日上午,南国小记者走进中电国际新能源海南有限公司参观,探秘垃圾的“逆袭”之路。

首页 > 垃圾发电 > 运维增效 > 报道 > 正文

探秘垃圾的“逆袭”之路 解密垃圾如何变电能

2021-04-26 08:49 来源: 南海网 作者: 孙春丽

一座花园式的工厂,一套高科技的流水线,一群环保先行者,吸引来了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的小记者们。4月24日上午,南国小记者走进中电国际新能源海南有限公司参观,探秘垃圾的“逆袭”之路。

南国小记者参加“垃圾的逆袭”之旅

24日上午,南国小记者来到澄迈,进入中电国际新能源海南有限公司参观、了解生活垃圾处理过程,增强生态保护意识。

一进入厂区,小记者就被干净整洁的环境所吸引。这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于2008年8开工,属于国家鼓励支持建设的循环经济产业项目。一楼大厅内,海南公司发电部运行值长曹云峰介绍了整个厂区的布局以及垃圾发电的流程。

跟随着曹云峰的讲解,小记者又来到了中控室电子屏前面,一眼看到整个工厂的工作过程,每个环节都非常清晰,有专业的工作人员在监控着每个流程,屏幕上显示着垃圾经过许多工序燃烧后转化成电能。

“垃圾分类处理后,对燃烧后产生热量较高的进行焚烧,焚烧后产生热能,热能达到一定高度转化成蒸汽,蒸汽推动发电机产生电。”曹云峰说道。

在二楼的展示大厅,小记者们探寻了垃圾变废为宝的秘密。原来垃圾收来之后,还要经过发酵、焚烧,焚烧时高温产生的热气推动轮机发电,燃烧产生的烟通过层层净化后排出,垃圾渗沥液排入污水处理站,经过净化后可以用来养鱼和浇花,剩渣也可以加工成砖块用来铺路。揭开了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神秘面纱,原来垃圾浑身都是宝。

垃圾抓手是个大力士

为了让小记者们有更直观的体验,曹云峰带着大家直达位于最高楼层的垃圾抓控室。没想到,有一座巨大的垃圾山正等着大家。

透过一面巨大的玻璃,从上而下的视角,数十米深的垃圾处理仓一览无余,层层叠叠全是生活垃圾。垃圾仓上方,两只巨型的金属抓手在垃圾堆上游走。“嗨!这还真有点巨型抓娃娃机的感觉,只不过抓的是垃圾!”人群中,小记者的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曹云峰介绍,这个垃圾仓深40米,高50米。每天清晨,一辆辆满载生活垃圾的车辆会依次驶入厂区,将澄迈、海口等区的生活垃圾运到这里,刚运到的这些垃圾需要在垃圾仓内存放一周左右的时间,进行发酵,这其中会产生乙烷、甲醇,可以增加可燃性。

那这么多垃圾,怎么闻不到臭味呢?有小记者发问。“为了使垃圾储存仓臭气不外溢,垃圾坑采用了密闭式设计,使垃圾坑和卸料大厅一直处于负压状态。但是如果到垃圾仓内走一遭,那身上的臭味可是好几天都散不掉的哦!”曹云峰答道。

吃进垃圾吐出电能

曹云峰介绍,中电国际新能源海南有限公司是2008年开工建设的,一期、二期总投资10亿元左右,一期工程装有3台750吨的焚烧炉。“也就是说,可以处理澄迈、海口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从垃圾到电能,简单来说就是把垃圾进行高温焚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高温蒸汽,推动汽轮机,使发动机产生电能。每焚烧一吨垃圾,可发电470千瓦时,这里一天大致可发电100万千瓦时,够十个小区的供电。”

“垃圾发电会污染环境吗?”这是小记者们最关心的问题,“这个大家完全不用担心,垃圾被投放到焚烧炉内,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燃烧殆尽,排放或产出标准的烟气和炉渣、废灰等。

“哇!不得了!”“原来垃圾的作用那么大!”“我以后一定做好垃圾分类,不乱丢垃圾!”小记者纷纷表示要重视垃圾分类,让生活垃圾变废为宝、造福社会。

“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先被运到垃圾收集站,再被运送到中转站打包、压缩,最后运送到垃圾焚烧厂或堆肥厂。在这里垃圾被焚烧后是用来发电的。在五楼的垃圾抓控室,我看到了巨大的‘八爪鱼’,它每次能抓起10吨垃圾。这些发酵物靠着炉身的温度,自己就能燃烧,燃烧产生的热能就会转变成电能。”小记者许泽珺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还带上相机,记录下垃圾的“逆袭”之路,回去与父母和朋友分享。

小记者黄睿参观后有感而发:“原来让我们头疼的生活垃圾经过处理后可以供电和供暖。可见环保无处不在,我们也要珍惜资源,为环保尽我们小小的力量!”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