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2022年3月18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举行了“北京市2021年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新闻发布会”。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总队总队长赵志威、二级高级主办冯志军分别通报了北京市2021年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情况、2021年生态环境执法典型案例,并答记者问。主持人(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宣传教育处处长郭萌):

首页 > 大气治理 > VOCs > VOCs监测 > 报道 > 正文

全文实录 | 北京市2021年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新闻发布会

2022-03-23 08:55 来源: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 

导语:2022年3月18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举行了“北京市2021年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新闻发布会”。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总队总队长赵志威、二级高级主办冯志军分别通报了北京市2021年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情况、2021年生态环境执法典型案例,并答记者问。

2022032211512972927.png

主持人(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宣传教育处处长郭萌):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召开的北京市2021年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新闻发布会。

2021年,北京市各项大气污染物实现协同改善,空气质量首次全面达标,蓝天白云成为常态、水清岸绿处处美景,这背后,离不开污染防治攻坚的各项有力举措,离不开全社会人人参与、区域协同共治,也离不开全市生态环境及各相关部门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开展执法的有力支撑。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我们邀请到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总队总队长赵志威和二级高级主办冯志军,向媒体通报2021年北京市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情况及典型案例。

首先,请赵志威总队长介绍北京市2021年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情况。

赵志威(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总队总队长):各位媒体朋友,上午好!首先向大家通报一下北京市2021年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情况。

“令在必信,法在必行。”2021年,围绕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核心目标,以保护生态空间和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重点,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全市生态环境部门查处各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近2.23万起。固定源方面,立案查处5860起,实施查封扣押、限产停产、移送行政拘留、涉嫌犯罪移送公安机关等案件650起;移动源方面,分别处罚超标重型柴油车1.42万辆次,非道路移动机械2219台次,检测场19起;全市生态环境行政处罚1.47亿元。

执法全面有力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结合污染源特点和生态环境管理目标,北京市生态环境部门组织开展了蓝天、碧水、净土、自然生态保护等11个方面60项具体执法任务,为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了坚强执法保障。

深入开展“一微克”执法行动。坚持问题导向,扎实推进蓝天保卫战。针对涉挥发性有机物(VOCs)工业企业、重型柴油车、非道路移动机械等重点领域,全市组织开展了“夏季攻坚”“进工地”“进驾校”“节假日旅游客车”等“一微克”专项执法行动,开展涉气检查11.7万家次,抽测重型柴油车290万辆次。在细颗粒物(PM2.5)、总悬浮颗粒物(TSP)浓度排名靠后的重点区域开展“点穴式”执法。市级生态环境部门对68个街道(乡镇)、工业园区等开展了七轮次精准执法,共检查点位3384个,推动解决各类环境问题870起,进一步压实属地环保责任。

加大水和生态环境执法力度。围绕“保好水、治差水、护饮水”目标,扎实推进碧水保卫战。组织开展污水处理厂、涉重金属排放单位、地下水污染防治单位、入河排污口、饮用水水源地等重点行业执法检查,推动解决涉水问题835起。对于水质监测数据不达标及排名靠后的街道(乡镇),市级生态环境部门联合区生态环境、公安、水务等部门,完成了大清河、北运河流域专项执法,发现并督促解决河道管护不及时、农村生活污水直排、污水处理设施不正常运行等突出问题。稳步加强生态执法监管,持续将生态保护红线和自然保护地执法作为年度生态环境执法重点工作,严格落实《北京市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条例》,加强巡查和污染源检查;紧密结合“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工作,加强问题点位执法。

推进土壤和固废专项执法。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对全市重点污染地块和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开展全覆盖检查,并对中、高风险地块进行全面排查,确保土壤安全。围绕化工园区、化工基地等重点区域,化工、制药、汽车、电子等重点行业,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及年产生危险废物10吨以上企业等重点单位开展专项执法行动,保障环境安全。

优化执法方式 不断提升执法效能

实施分类管理差异化执法。对违法者“利剑高悬”,对守法者“无事不扰”,研究制定了《北京市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管理暂行办法》,将351家企业纳入正面清单管理,以非现场方式为主开展执法检查,提供帮扶服务。将全市污染源分为重点、特殊和一般污染源,以“双随机、一公开”作为日常监管执法的基本手段,按照不同比例随机抽查,做到分类管理、差异化执法。全年完成双随机执法检查2.27万家次。

深化科技手段运用。通过科技手段在执法中运用的不断深化,执法能力和执法效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比如,利用在线监控系统,对540余家工业企业的排污情况实施全天候监控;在全国率先试点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网格报警功能,提高执法精准性;强化对机动车检验机构三级网络监管,检查检测场1.24万场次,处罚违法行为19起。小到一辆机动车,使用机动车遥感、黑烟抓拍进行非现场执法;大到大尺度的生态空间保护,利用卫星遥感和无人机等科技手段开展巡查排查,都体现着北京市科技化的执法特点。

开展普法帮扶引导企业守法。“谁执法、谁普法”,把普法宣传贯穿执法全过程,通过开展“送法入企”、发布警示案例、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督促指导企业落实污染防治主体责任。设定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清单,对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未造成危害后果的、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没有主观过错的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共对100余家次企业做出不予处罚决定,引导企业及时主动改正轻微违法行为,达到以执法促守法的效果。

深耕基础素质打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

大练兵提高综合执法能力。紧紧围绕生态环境年度综合执法重点工作,开展以“执法铁军担使命,立足岗位铸尖兵”为主题的全年全员全过程练兵活动,将日常监督执法、专项执法以及违法案件查处等实际工作作为练兵主要内容,培养出一批执法尖兵、科技执法能手和办案高手,切实提升生态环境执法队伍整体素质。

创新执法模式增加实效。在“点穴式”执法中,市级生态环境部门统筹,首次以“市区两级混编、被检查区两两相互交叉”的检查模式开展执法;组织东城、西城两区执法人员,开展餐饮行业和报警网格交叉帮扶,共发现环境问题917起,交由属地督促整改。在执法检查过程中,整合执法力量,相互学习经验,发挥了“1+1>2”的效果。

下一步,全市生态环境部门将围绕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核心目标,推动落实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要求,服务发展大局,继续方向不变、力度不减,重点在减污降碳协同、污染防治和生态空间保护、执法方式优化等方面持续发力,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坚强执法保障。

主持人:谢谢赵志威总队长。刚刚赵总队长从执法内容、执法方式和深耕基础三方面,通报了2021年北京市生态环境执法情况。接下来请冯志军高级主办通报2021年北京市生态环境执法典型案例。

冯志军(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总队二级高级主办):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下面我向大家发布2021年十起生态环境违法典型案例,一共涉及四大类、十起典型案例。

一、大气类环境违法典型案件

案例一:未在密闭空间或设备中进行产生含VOCs废气的生产活动

2021年4月,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对北京泰乐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现场检查,该单位正在进行喷漆作业,但车间未安装污染防治设施,且大门和窗户均处于敞开状态,挥发性有机物(VOCs)废气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相关规定,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责令该单位三日内改正,处二万三千元罚款。

VOCs是PM2.5和臭氧的重要前体物,是当前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对象之一。产生含VOCs废气的生产和服务活动,应当在密闭空间或者设备中进行,并按照规定安装、使用污染防治设施;无法密闭的,应当采取措施减少排放。

案例二:未重新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

2021年4月,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对北京艾尔有限公司进行现场检查,该单位于2019年取得排污许可证,后续新增的表面处理工序,按照《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9年版)》规定,应对相关工序重新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但执法人员在检查过程中,发现该单位未重新申请。根据《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责令该单位三个月内改正违法行为,处二十万元罚款。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实施《条例》,是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落实企事业单位治污主体责任,实现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的有力举措,《条例》第十五条第三项规定:在排污许可证有效期内,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口数量或者污染物排放种类、排放量、排放浓度增加,应当重新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

案例三:在禁止区域内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

根据2021年12月1日起实施的《关于划定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区域的通告》,朝阳区全区为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区域。2021年12月,朝阳区生态环境局对朝阳区某施工工地进行检查,并对北京华通晟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现场使用的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情况进行检测。检测报告显示,有两台非道路机械排放烟度超过了《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排气烟度限值及测量方法》中规定的低排区排放限值。依据《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相关规定,朝阳区生态环境局责令该单位停止违法行为,处六万元罚款。

北京市政府2021年发布的《关于划定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区域的通告》,进一步扩大了北京市禁用高排放机械区域的范围,除平谷、密云、怀柔、延庆4个区为部分重点区域外,其余13个区全部纳入禁止区域。同时也增加了限用种类,除挖掘机、装载机、挖掘装载机、叉车4类机械外,增加了推土机、压路机和平地机等3类限制使用的机械种类。

案例四:机动车车载排放诊断系统不正常使用

2021年4月,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对北京市长建机动车驾驶培训有限公司进行现场检查,通过诊断设备对其所有车辆读取车载排放诊断系统(OBD)数据并开展检验。发现该单位在送检前,违规手动清除了三辆车的故障代码,涉嫌不正常使用车载排放诊断系统。依据《北京市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相关规定,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责令该单位三日内改正,处每辆五千元、共计一万五千元罚款。

车载排放诊断系统属于污染控制装置,用于监测车辆排放系统工作状况,并诊断、提示故障。按照《北京市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要求,本市在用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所有人、驾驶人或者使用人,应当确保装载的污染控制装置、车载排放诊断系统、远程排放管理车载终端等设备和装置的正常使用。

案例五: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疏于核查出具虚假检验报告

2021年6月,北京市生态环境局通过定期排放检验监管系统发现,北京北重中顺汽车技术检测有限公司在对两辆机动车进行复检时,检验人员未对复检车辆与初检车辆是否一致进行严格核查,导致“枪手车”代替初检排放不合格车辆通过检验,检测场出具了虚假排放检验报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相关规定,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没收该单位违法所得三百二十元,并处三十万元罚款。

北京市发挥科技监管优势,采用“网络监控+精准执法”方式,多方面加强对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的监管,尤其重点筛查复检车。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一旦出现伪造排放检验结果或者出具虚假排放检验报告等违法行为,不仅受到生态环境部门处罚,还将依据《北京市机动车检验机构记分制管理暂行办法》进行记分处理,情节严重的由市场监管部门暂停其检验业务并责令整改。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应当履行监管职责确保检验设备、人员资质符合规定,强化内部管理制度,检验规范落实到位。

案例六:加油站油气回收装置不正常使用

2021年9月,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对北京顺亦彩源加油站进行现场检查,发现由于汽油堵塞管道,加油站的油气回收装置不能正常使用,两条油气回收管线的液阻检测结果不符合《加油站油气排放控制和限值》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相关规定,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责令该单位十日内改正,处二万元罚款。

加油站应当保障油气回收装置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制定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的操作和管理规程,定期进行检查,指定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定期检测。加油站工作人员也应当充分了解油气回收工作,关注潜在风险点,防止自查自测流于形式。

二、水环境违法典型案件

案例七:私设暗管违法排放水污染物

2021年4月,延庆区生态环境局根据举报线索对北京国投公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进行现场检查,该单位利用水泵将办公区产生的部分污水通过消防水带排放至地表,属于以私设暗管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相关规定,延庆区生态环境局对该单位处五十五万元罚款,同时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相关责任人实施行政拘留。延庆区生态环境局依据《北京市延庆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通过调查评估,北京国投公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支付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款七万九千余元。

对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水污染物的行为,生态环境部门可以责令排污者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并对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同时,将案件移送公安部门对相关责任人员实施行政拘留。对违反法律法规、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依法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

案例八:超过许可排放浓度排放水污染物

2021年9月,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对北京洳河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马坊污水处理厂开展执法检测,检测结果显示粪大肠菌群数超过排污许可证规定的排放浓度。根据《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责令该单位改正,处二十二万四千五百元罚款。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对纳入排污许可管理单位的法律责任作了严格规定。对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超过许可排放浓度排放污染物、超过许可排放量排放污染物等行为,都加大了处罚力度。对未建立环境管理台账记录制度、未按照规定提交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等违法行为,规定了按次处罚的措施。对复查发现排污企业继续实施违法行为或者拒绝、阻挠复查的违法行为,规定了按日连续处罚的措施。

三、危废环境违法典型案件

案例九:擅自倾倒、堆放危险废物

2021年8月,丰台区生态环境局对北京四通搬家有限公司位于丰台区大灰厂东路的经营场所进行现场检查,发现该单位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环境保护标准要求,对维修保养机动车所产生的废机油、废机滤等危险废物进行贮存,而是擅自倾倒、堆放于院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相关规定,丰台区生态环境局对涉案危险废物进行扣押,责令该单位改正,处六十万元罚款;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相关规定,将案件移送丰台公安分局,对相关责任人刑事拘留。

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规定,废铅蓄电池、废矿物油等都属于危险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相关要求,积极采取措施,防止或者减少环境污染。《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通过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处罚额度等方式增加违法成本,严厉打击涉及危险废物的环境违法行为。

四、建设项目环境违法典型案件

案例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存在质量问题

2021年10月,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对北京燕宝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委托第三方技术单位编制的《标准化汽车维修及钣喷中试车间研产服一体化综合基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开展监督检查,发现该报告表存在污染源源强核算结果错误,所提环境保护措施不符合相关规定等问题。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对建设单位北京燕宝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技术单位中科国衡(北京)生态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和编制人员给予通报批评。

通报批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修订后新增加的处罚种类,在生态环境行政处罚领域,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不符合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等规定、存在质量问题的,市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建设单位、技术单位和编制人员给予通报批评。该案是本市对此类问题适用行政处罚程序进行通报批评的首案,与以前相比,现在“通报批评”明确为行政处罚行为,有了明确的法定程序和救济渠道,有利于进一步加大环评监管力度。

以上是我发布的内容,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冯志军高级主办。在通报的十起生态环境违法典型案例当中,有为蒙混过关,耍小聪明手动删除车载诊断系统的故障代码;这边热火朝天进行喷漆作业,那边环保设施却处于“躺平”状态;检测场本该“火眼金睛”辨真假,却稀里糊涂出了“假报告”;企业擅自倾倒、堆放危险废物,不仅被罚款六十万,负责人还被刑事拘留。刚刚以案普法通报了涉及大气、水、危废,建设项目等十起生态环境违法典型案例,也希望能够通过这些典型案例起到查处一个、震慑一批、影响一片的效果。接下来是记者提问时间。

【媒体问答】

北京交通广播记者:您好,我是北京交通广播的记者。近几年北京的生态环境执法越来越精细化了,刚才也提到了咱们科技执法的一些特点,能不能再详细介绍一下科技执法的手段以及它发挥的作用。谢谢!

赵志威:谢谢。在刚才的介绍中,也提到了一些科技执法的手段。近年来,科技手段在执法领域的运用越来越突出,主要体现在点、线、面上。

关于“点”,主要是对于单体的污染源,主要利用在线监控系统,实时掌握企业的排污情况和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另外这些年,国家在对排污企业监管上,推行了排污许可证制度,建立了国家排污许可证后管理平台。我们的执法人员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了解到排污许可企业的自我管理情况。对于检测场,已经全部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能够对机动车检测场进行全部录像,倒查发现检验过程中弄虚作假等违法问题。像通报查处的19家检测场的问题,基本上都是通过视频监控发现的,这是在点上的科技运用。

在“线”上的主要是移动源。借助安装在重点路段的黑烟抓拍、尾气遥感遥测这些设备,辅助筛查高排放车辆。通过这些设备,就能筛选出哪些车合格、哪些车不合格,进一步开展精准执法。

在“面”上主要是针对生态空间、保护区等。主要通过无人机、卫星遥感这些高科技的手段,对比发现问题,提高执法的广度和覆盖度。这些都是我们在科技执法方面的举措,谢谢大家。

《中国环境报》北京记者站记者:您好!我是中国环境报北京记者站记者。在刚才的发布中,您提到了一个正面清单的概念。请问列在清单中的企业,是如何确定的?能否具体介绍一下,正面清单都发挥了哪些作用?

冯志军:谢谢您的提问。正面清单制度,首先是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关于加强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管理推动差异化执法监管的指导意见》,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局组织专门的力量,编制了《北京市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管理暂行办法》。在这个办法里面非常明确,企业一共是要满足6个具体的条件和要件,才能纳入到正面清单之内。第一点是生态环境的手续要齐全,相应的管理制度要健全,管理上要非常规范。第二点是污染防治设施要非常完备,并且保持正常使用,同时污染物要能够稳定达标排放。第三点主要是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要相对比较小,污水排放要接入到市政管网。第四点是近三年未因生态环境问题受到行政处罚;第五点是近三年未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最后一点,相关的纳入企业不涉及生活垃圾、危险废物、污水等的集中处置行业。

目前全市共有351家企业纳入到正面清单。由各区生态环境部门负责办理纳入及移除手续。同时,这个清单是动态调整的。

实施正面清单管理,主要在进一步优化执法方式,提高执法效能,鼓励环境守法,严惩环境违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于清单内的企业,执法人员主要依托在线监控、排污许可证管理平台、信息公开平台等方式,采取非现场的形式进行执法检查,尽可能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

同时如果清单内企业因违法行为受到了行政处罚,或者经常有群众投诉等情况,我们也会及时将其移出。谢谢!

主持人:谢谢各位记者的提问。今年,北京市生态环境部门将继续围绕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核心目标,方向不变、力度不减,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坚强执法保障。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原标题:全文实录 | 北京市2021年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新闻发布会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点击空白区域关闭图片,
双指拖动可放大图片,单指拖动可移动图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