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利川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聚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项目建设、产业培育、城市管理等方面下足功夫,推动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一、管好产业,筑牢生态保护屏障
(一)坚持高位发动。编制印发《利川市推进“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建设重点工作实施方案》《利川市2023—2026年重点工作年度任务清单》,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压实责任。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突出“立足大生态、构建大交通、发展大旅游、打造大产业”四大举措,彰显“土、硒、茶、凉、绿”五大优势,守牢安全底线,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共同富裕。
(二)全力对上争取。积极对上争取风电开发政策,寻找风电开发突破口,争取抽水蓄能项目指标。利川市清江经济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绿色发展项目,成功申报2023年省预算内长江经济带发展生态保护支撑体系建设专项。利川市全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项目、利川市城区第二污水处理厂及西片区配套污水管网建设项目、利川市城区给水管网漏损治理工程共获得中央预算内资金5300万元。
二、管好项目,提升经济发展后劲
(一)严格项目准入。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动,加强“两高”项目全过程监管,严禁未批先建。落实“两高”项目市场准入部门会审把关。严控“两高”项目准入。完成风电项目、页岩气勘探开发及下游利用项目、抽水蓄能项目等“三区三线”调整。
(二)促进循环利用。大力发展风电、水电、抽水蓄能等可再生资源,深入推动清洁转型。全市已建成风电装机50万千瓦,水电装机32.65万千瓦,天然气用量8000万方。新增建成投产(试采)钻井6-9口,页岩气探明储量达到500亿方,形成年产综合气量达1.5亿方。
三、管好环境,严防固体废物污染
(一)强化资金保障。建立健全垃圾治理“五有”长效工作机制,财政年度预算1900万元,用于保障全市2070名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保洁员(垃圾分类员)、清运员工资和设施设备运营维护;财政年度预算2824.92万元,用于保障城区清扫保洁、垃圾收运以及578名环卫工人工资,现已实现城乡生活垃圾清运、清扫覆盖率达100%。
(二)强化源头治理。投资4.8亿元,建设占地191.2亩垃圾焚烧发电厂1座,实现城乡生活垃圾收集与焚烧发电一体化。建成常态化运行垃圾填埋场3个,餐厨垃圾处理厂1个,中转站18个,城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以上。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助力垃圾治理源头减量。截至目前,全市已实施垃圾分类村(社区)131个,占比43.1%。2025年前,规划完成实施垃圾分类村(社区)184个,占比达60.5%
四、管好排放,着力提升空气质量
(一)加强餐饮监管。全面排查全市餐饮行业,建立油烟台账,要求所有经营单位必须安装并使用油烟净化设施,确保油烟排放符合标准。聘请油烟检测三方机构,对全市160家企事业单位、餐饮经营店商进行抽样检测。共关闭餐饮经营单位100家,处理54起油烟污染投诉。安装餐饮油烟净化器1114台,安装完成率达98.2%。
(二)严控秸秆禁烧。加大巡查力度,采取定点蹲守、流动巡查等方式,对重点区域、重点时段进行全面监控,及时制止露天焚烧秸秆行为,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对违法人员开展批评教育。全市累计制止、处理秸秆焚烧行为240余起。同时,统筹辖区秸秆回收综合利用企业,加强秸秆回收综合利用,为消化秸秆寻找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