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以“AI+时代:智慧环境·向新发展”为主题的2024玲珑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论坛由全联环境服务业商会、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以及北京市海淀区八里庄街道联合主办,北京市海淀区生态环境局协办,中关村环都绿色发展产业联盟、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承办。论坛吸引了众多政府领导、行业专家、高校学者以及企业精英的莅临,共同探讨AI技术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深度融合,为环境治理与产业升级开启新的篇章。
论坛伊始,全联环境服务业商会会长、清新环境总裁李其林,北京市海淀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刘晓东,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李振山分别发表了致辞。
全联环境服务业商会会长、清新环境总裁李其林
李其林在致辞中指出,“AI+”时代已经到来,人工智能与环境产业的深度融合过程依靠一家机构、一段时间或一条路径是不可能实现的,需要深度协同、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此次的“玲珑论坛”,名字取自北京市海淀区的标志性建筑——玲珑塔,借喻精巧与稳固之意,希望依托海淀区“AI+”技术前沿阵地的优势,北京大学等顶尖高校的科研实力,共同构建一个聚焦于“AI+”的生态环境领域专业交流平台,促进政产学研用联动,培育新质生产力,驱动生态环境产业实现高质量跃升。
北京市海淀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刘晓东
刘晓东在致辞中指出,智慧环境的建设并非易事,我们需要面对数据获取、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挑战。他认为,各单位需要加强合作,共同推进推动智慧环境的发展,同时加强跨部门跨地区的数据共享和合作,打破信息壁垒,实现数据的最大化应用。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李振山
李振山表示,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融入,不仅将极大的提升环境问题的监测预警和响应能力,更能实现精准治污、智慧管理开辟新的路径,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人工智能在环境领域中也将更加广泛和深入。他希望通过玲珑论坛的平台,促进政府、高校、商会、企业之间的交流,构建开放共享,互利共赢的合作生态,进一步拓宽政产学研用合作的边界,共同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产业高质量发展。
会上,多位行业专家和学者就AI技术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马修军
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马修军教授发表了题为《通用人工智能产业落地及其创新示范场景》的演讲。他提到,当前我们见到的人工智能模型对算力的要求很高,但性价比却很低,同时它们在回答专业问题时的答案有偏差。而未来的通用人工智能是一种可以自主定义任务,具有天然的人类价值观,具备多任务能力的人工智能形态。他表示,未来的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可以与新兴产业、环保行业、汽车行业、电子行业、医疗行业、文旅行业等方向结合发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关村科学城城市大脑股份有限公司项目顾问赵丛丛
中关村科学城城市大脑股份有限公司项目顾问赵丛丛则就海淀区生态环境局城市大脑项目进行了案例分享。她表示,智慧环境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它涵盖了环境监测、评估、保护和治理等多个方面。通过AI技术的运用,我们可以更加精准地掌握环境状况,更加科学地制定政策,更加高效地管理资源。
百度智能云水利水务行业总经理汪秋婉
百度智能云水利水务行业总经理汪秋婉的演讲题目是《生态环境产业智能创新:转变与跨界》。她指出,在大模型驱动生态环境智能化创新发展的过程中,数智化是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的重要手段与重要途径,大模型为行业智能化应用提供了新的交互范式,也为生态环境的综合决策、智慧调度等综合场景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全联环境服务业商会秘书长马辉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论坛还发起了“智慧环境·向新发展”行动倡议,由全联环境服务业商会秘书长马辉进行发布。倡议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积极利用AI技术等新兴科技手段推动环境治理与产业升级。同时,倡议还提出了多项具体行动措施,包括创新驱动重塑产业生态、智能交互优化决策效能、政策引领构筑坚实后盾、数智协同深化跨界融合、多方参与共建绿色城市等,以期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推动生态环境治理的强大合力。随后,全联环境服务业商会、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市海淀区八里庄街道、北京市海淀区生态环境局、清新环境等10家生态环境企业代表共同签署了倡议书,标志着一个崭新的环保时代即将启动。
论坛最后还进行了“AI+生态环境”产业培育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北京市海淀区八里庄街道党工委书记杜宇,玉渊潭农工商总公司总经理助理、商务区办公室主任郭志红,中关村环都绿色发展产业联盟副秘书长陆涛现场签约了战略合作书,与会嘉宾共同见证了“AI+生态环境”新篇章的开启。
此次“AI+时代:智慧环境·向新发展”玲珑论坛在“6·5世界环境日”前夕成功举办,不仅为业界搭建了一个深入交流和探讨的平台,也为推动生态环境治理和产业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未来,随着“AI+生态环境”这一理念的深入人心和广泛实践,期待看到更多创新和突破在生态环境领域涌现,共同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