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运营中,设备点检管理是保障设备稳定运转、提升设备可靠性、降低故障发生率的基石与关键所在。然而,在实际工作里,设备点检却常常被忽视。那么,究竟什么是点检,点检工作具体有哪些内容?下面将从点检的定义、流程、内容以及数据分析等多个方面展开详细介绍。
一、点检的定义
设备点检是指维持设备的原始性能,依据预先制定的标准,通过点检作业人员听、看、摸、闻等直观方式,并借助专业工具与仪器,对设备开展定点、定期的检查工作。这一过程是点检作业人员精准捕捉设备运行中的异常状况,及时发现潜在隐患,掌握设备故障初期的关键信息,从而能够迅速采取应对措施,合理确定检修内容,有效避免过度检修或检修不足的情况,将设备故障扼杀在萌芽阶段,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设备管理方法。
二、点检的流程
1.制定点检标准:结合垃圾焚烧发电厂设备的独特特性、生产流程、设备说明书、操作规程的具体要求以及相关行业标准,制定出详尽的点检标准。明确规定点检作业的内容、方法、执行周期以及判定标准等关键要素。

2. 编制点检制度:依据点检标准以及设备的实际运行状况,编制切实可行的点检制度。明确设备点检项目的执行时间、作业内容、点检路线、执行标准以及作业人员等具体事项。
3. 实施点检:点检作业人员严格按照点检制度与点检标准的要求,对设备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并如实记录检查结果。一旦在点检过程中发现设备存在异常,需即刻展开进一步的检查与分析,准确判断问题的严重程度,并及时上报给主管领导。
4. 异常处理:针对点检过程中发现的设备异常,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采取差异化的处理方式。对于一般性的设备故障或缺陷,可由现场检维修人员立即进行修复;而对于较为严重的问题,则需制定详细的检修方案,及时采购备品备件,合理安排检维修人员进行检修,并密切跟踪检修进度与质量。
5. 数据记录与分析:将点检过程中记录的数据和信息进行系统整理与深入分析。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的长期积累与分析,能够精准把握设备的运行趋势,提前预测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为设备的预知性检维修以及管理决策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可借助 EXCEL表格制作点检记录,填报每日点检数据,设置数据链接曲线以及点检数据报警值提醒功能。

三、点检的内容
1.机械部分:仔细检查设备的零部件是否存在磨损、变形、松动或断裂等情况;设备的润滑系统是否运行正常,油质和油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设备的密封性能是否良好,有无泄漏现象;设备的传动装置运转是否平稳,链条、齿轮、皮带等传动部件的磨损程度如何。在点检转动设备时,务必确保被试设备的垂直、水平测试点位置固定,防止因随意变更测试点位置导致测试数据出现较大偏差,影响数据分析结果。

2. 电气部分:检查设备的电气元件,如接触器、继电器、熔断器等是否正常工作,有无过热、烧损迹象;设备的电线电缆是否存在破损、老化问题;设备的接地是否可靠;电气控制系统的参数设置是否正确,控制功能是否正常。在对电动机进行点检时,测温测振工作也要固定测试点进行,以便对同一部位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测温过程中查了记录环境温度,还要需密切监视各部位的温升,确保不超过允许限度。负载电流不超过规定的额定值。同时,要留意电机运行时的气味、振动以及噪声是否正常,检查电机轴承有无异常响声、发热、漏油等情况。此外,还要查看通风散热是否良好,防护罩是否完整、安全、可靠,电机外观有无裂纹,同步电机、直流电机的电刷、换向器是否有灼伤、磨损过度以及不正常的火花。同时,检查电机附件(如风机、水箱、对轮等)运行是否良好、安全,地脚螺丝是否紧固。设备周围有无影响电机安全运行的异物或不利因素。
3. 热工部分:对于垃圾焚烧发电厂锅炉、汽机、化水等专业的热工设备,要重点检查温度、压力、流量等热工参数是否正常;热电偶、热电阻等温度测量元件是否准确可靠;压力表、流量计等仪表是否正常工作;来判定锅炉燃烧系统是否稳定,燃烧效果是否良好。汽机、化水各系统运行是否正常。
4. 环保部分:检查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环保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烟气净化系统中的布袋除尘器、脱硫脱硝设备等是否运转良好,烟气排放指标是否达标;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效果是否理想,水质是否符合排放标准。
四、数据分析方法
(一)趋势分析
1. 运行参数趋势分析:绘制设备关键运行参数的趋势图,观察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泵的出口压力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这可能意味着泵的叶轮出现磨损或者管道存在堵塞问题。倘若点检记录中并未提及相关问题,那么极有可能存在点检不到位的情况。
2. 故障趋势分析:统计不同时间段内设备故障的发生频率与类型,深入分析故障的发展趋势。若某类设备故障频繁出现,且在点检记录中未体现相应的预防措施与改进记录,那么就需要对点检工作的有效性进行反思。
(二)对比分析
1. 同类设备对比:对多台相同或相似的设备进行数据对比,观察它们在相同运行条件下的点检结果与运行参数是否存在差异。如果设备的某项参数明显偏离其他同类设备,而点检记录却显示正常,此时就需要对该设备的点检情况展开进一步核查。
2. 实际与标准对比:将设备的实际运行参数和点检结果与设备的设计标准、操作规程以及点检标准进行对比,以此判断设备是否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点检工作是否符合标准要求。若发现实际温度超出标准范围,但点检记录未标注异常,这表明点检人员可能未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检查。
3. 相关性分析:深入分析设备运行参数之间、点检结果与运行参数之间以及故障发生与点检情况之间的相关性。比如,发现设备的振动值与负荷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当负荷达到一定程度时,振动值会超出正常范围。若点检人员在高负荷时段未加强对该设备振动的检查,就很可能遗漏设备故障隐患。
五、数据结果应用
1. 优化点检制度: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找出设备故障频发的时间段或部位,针对性地增加相应的点检频次或优化点检项目。例如,垃圾焚烧炉的炉排在运行一定时间后容易出现磨损,可在相应的运行时间节点增加对炉排的检查项目与频次。
2. 评估点检人员绩效:通过分析点检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以及设备故障发现率等指标,对点检人员的工作绩效进行客观评估。对于能够及时、准确发现设备问题的点检人员给予奖励,而对于工作不认真、点检数据存在虚假或遗漏的人员进行相应处罚。
3. 发现管理漏洞:从数据分析中洞察设备点检管理流程中存在的漏洞与不足,如点检标准是否合理、点检人员培训是否到位、设备维护措施是否有效等。针对这些问题,及时调整管理策略,完善管理制度,持续提升设备点检管理水平。
备注:本文系作者投稿,作者泰达环保—天津泉泰生活垃圾处理有限公司 韩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