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环保产业协会近日正式发布了《2024年湖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和示范工程名录》,中建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旗下武汉环能德美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建环能华中公司)凭借突出成果,在技术与项目领域双双入选。技术方面:公司自主研发的“污泥低温带式干化技术”成功入选实用技术名录。项目方

首页 > 水处理 > 污泥 > 企业 > 正文

中建环能一项技术与三个项目入选《2024年湖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和示范工程名录》

2025-07-17 10:04 来源:中建环能 

湖北省环保产业协会近日正式发布了《2024年湖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和示范工程名录》,中建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旗下武汉环能德美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建环能华中公司)凭借突出成果,在技术与项目领域双双入选。

技术方面:公司自主研发的“污泥低温带式干化技术”成功入选实用技术名录。

项目方面:公司承建及运营的三大标杆项目——“南阳十二里河溢流污水分散处理项目”、“麻城市麻溪河污水处理厂扩容升级一期项目”、“巡司河晒湖闸排口处理提标技改项目”荣登示范工程榜单。

据协会评审专家组反馈,该批入选成果在处理效率、运行成本和生态效益等关键指标上表现优异,对推动长江中下游城市群生态环境治理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01 实用技术介绍

技术名称

污泥低温带式干化技术

技术领域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及资源化

技术原理

污泥低温带式干化技术是在密闭污泥干化室内通入干燥热空气,通过湿度交换原理将污泥中的水分蒸发带出,再用蒸发器冷凝去除湿空气中的水分,同时利用热泵原理回收水分凝结潜热,用于加热干燥空气重新通入干化室,实现热能最大化利用。可实现含水率最高85%湿污泥,一次进料出干泥,干污泥出泥含水率最低10%;热泵采用多级能效技术,除湿比 SMER>3.5。通过低温干化技术,污泥可以被转化为干物质,实现减容、减量、无害化、稳定化和资源化处理。

技术特点

采用双向进风,中间回风,提高除湿效率,同时降低风机阻力;在烘干过程中,对污泥进行反复切条处理,增大烘干的比表面积;采用大湿度梯度维持技术,提高了污泥烘干速率;采用DYMOLA平台的烘干全系统耦合仿真技术,建立污泥烘干数字模型,可全流程监测污泥烘干速率。

适用范围

可用于市政污泥、工业污泥、印染污泥、制药污泥、煤泥等污泥的减量化处置。

02 技术应用案例

十堰市城区污泥处置中心项目

处理规模:300吨/天(80%湿污泥)

污泥含水率:由80%降至40%

主体工艺:高压带机+电源型低温干化机

降碳成效:该项目干污泥经垃圾电厂掺烧后,可实现污泥减量化、资源化90%以上。经初步测算,干污泥投入掺烧后,垃圾电厂每年可产生盈余燃煤当量约5616.6吨,年碳减排量约9635.5吨。

03 示范工程案例

南阳十二里河溢流污水分散处理项目

设计处理规模80000m³/d

该项目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因现有污水处理厂均满负荷运行,新建的污水厂尚未投产,每日约有6-8万吨生活污水溢流至十二里河。针对该情况,新建一座8万m³/d的分散式污水处理站,共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2022年)采用超磁分离工艺解决河体黑臭问题;二期工程(2023年)新增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出水主要水质指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不含TN)。项目采用一体化设备及装配式构筑物,设备集成度高,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2900m²(吨水占地仅0.161m²),土地资源节约效果显著。建设总周期仅4个月,项目建成后,显著减少污染物排放,对十二里河出水断面的水质达标起到了积极作用。

△项目全局

△超磁分离设备

△曝气生物滤池

麻城市麻溪河

污水处理厂扩容升级一期项目

设计处理规模28000m³/d

针对麻城石材加工产业产生的高浊度废水,项目已建一座处理水量为8000m³/d的水质净化厂,对废水进场降浊处理。随着石材产业规模扩大,现有处理能力已不能满足要求,在原污水处理厂内进行扩建,总处理规模扩容至28000m³/d,采用预沉池+旋流沉砂+超磁分离+精密过滤器组合工艺,出水COD、SS和TP等指标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该组合工艺不仅处理效果好,且占地极小,新增20000m³/d全套设施仅需950m²现有空地,无需新增用地,具有投资低、运行简便、无二次污染等优势。

△出水效果

巡司河晒湖闸排口处理提标技改项目

设计处理规模40000m³/d

建设和运行模式:政府服务采购模式(投资建设运营)

为响应武汉市四水共治及中央环保督察要求,我公司于2018年建成巡司河晒湖闸排口处理站,对晴天溢流生活污水进行就地处理,处理规模40000m³/d,采用“超磁+高效反应池”工艺,主要出水水质达一级B标准(不含TN)。2022年9月,应业主方要求,对该项目进行提标改造,新增生化段,采用BAF工艺,出水提升至一级A标准(不含TN)。项目占地约4500m²,具有建设周期短、占地小、投资较低、处理效果稳定等优势,设施运行稳定,无二次污染,对周边环境友好。

通过“污泥低温带式干化技术”与三大示范工程的协同验证,中建环能不仅提供了高效可行的污染防治路径,更树立起“技术可复制、项目可推广”的行业新标杆,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原标题:中建环能一项技术与三个项目入选《2024年湖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和示范工程名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