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可节约标煤1.9万吨,创造25个本地就业岗位;三是示范效应凸显。作为滇南首个技改类焚烧项目,其经验将辐射带动墨江、红河、新平等周边县市,推动区域垃圾处理模式从“分散填埋”向“集中焚烧”转型升级。
该项目每年处理造纸废弃物82500吨以上,生产蒸汽15万吨以上,节省标煤20000吨以上,减少碳排放60000吨以上,排放达到欧盟最严指标,远优于当地的排放标准,实现了造纸废弃物清洁高效能源化。
据德清县新市乐安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罗秋良介绍,该项目装机容量为1mw,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通过5800块光伏面板组件吸收太阳光,每年可发电近100万kwh,相当于每年节约标煤125.3吨
项目的处理能力可以通过一组数字直观了解:干垃圾日焚烧处理规模约3000吨,湿垃圾日处理规模约800吨,每年利用垃圾焚烧及沼气发电约8亿度,相当于上海常住人口4个月的用电量,也相当于节约28万吨标煤发电,
▲宜昌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特许经营项目全景 摄影:陈臣统计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底,宜昌垃圾发电项目已向电网累计提供绿色电力约3.34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煤10.25万吨,产生的电力相当于宜昌市约11.7
项目建成后,将主要处理二七区、中原区、惠济区、高新区和上街区等区域的生活垃圾,年处理垃圾将超过160万吨;年新增上网电量约6亿千瓦时,实现碳减排51万吨,折合标煤19万吨,将进一步提升郑州市生活垃圾处置减量化
该项目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将污泥与固体废物转化为清洁能源,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发电量7600万kwh,节约标煤约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过5万吨,在解决了污泥与固体废物处置难题的同时,为孟州市绿色经济发展提供强力支持
通过超低排放改造,公司有组织颗粒物排放限值由15mg/m持续降低至10mg/m以下,下降了33%,预计可减排颗粒物129.6吨/年,同时节约能耗约年650吨标煤,可实现减少碳排放约1400吨/年;无组织粉尘及颗粒物的有效收集
本项目并网后年均可发电618万度,年节约标煤2028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164吨。
助力发展庐江高新区集中供热首次“尝鲜” 庐江凯迪能源重整项目是合肥热电第一个生物质发电供热项目,项目投产初期年发电量约1.76亿千瓦时,年对外供汽量约24万吨,最大供热负荷100吨/小时,与同容量火电机组相比,预计年节约标煤
其配套建设的余热发电机组,可实现年发电1.89亿千瓦时,年节标煤4.78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11.95万吨。...其配套的烟气净化系统和余热发电将大幅提升我国烧结工艺环保和能源效率,可实现年发电1.89亿千瓦时,年节标煤4.78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11.95万吨。
“十四五”重点领域可再生能源替代取得积极进展,2025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11亿吨标煤以上。...“十五五”各领域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2030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15亿吨标煤以上,有力支撑实现2030年碳达峰目标。
项目达产后,每年可消纳21.9万吨生活垃圾和3.65万吨餐厨垃圾,年发电量近8000万度,相当于节约2.8万吨标煤,减少碳排放6.27万吨,可满足普宁市北部六镇城乡生活垃圾终端处置需求,提高北部六镇周边地区生活垃圾的无害化
按照火电煤耗全国平均值298.96克/千瓦·时,投产后每年可节约标煤约360.58吨,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898.93吨、二氧化硫排放量约27.04吨、氮氧化合物排放量约13.7吨,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制度,组织年排放2.6万吨及以上当量二氧化碳(或年消耗1万吨标煤)的电力、化工、钢铁、水泥企业,在全国碳市场管理平台报告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开展企业碳排放数据现场核查,摸清企业碳排放底数
推动能耗和排放不达标煤电机组淘汰退出、升级改造或“上大压小”,实施贵州钟山野马寨热电有限责任公司3×200mw机组供热改造及超低排放改造等重点工程,加快推进六枝电厂、盘北煤矸石电厂超低排放改造。
该项目建成后,年均发电量可达50.15万度,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相比,相当于每年可节约标煤150吨,相应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约14吨/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468吨/年,同时,还可节省大量淡水资源。
随着芜湖城南厂二期光伏项目成功并网发电,长江清源公司在芜湖地区已对9座污水处理厂完成“+光伏”建设,所服务厂站总污水处理规模约81万吨/日,光伏装机容量共计约18.1兆瓦,预计每年可为污水厂及电网输送清洁电能超1700万千瓦时,节约标煤约
到2025年,钢铁、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企业全部达到能效基准水平以上,达到能效标杆水平的比例超过30%;全市煤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降至300克标煤/千瓦时以下。
项目利用垃圾焚烧过程的余热回收发电,预计年处理垃圾18.25万吨,全年运行发电量预计7710万千瓦时,实现碳减排13.77万吨,节约标煤9500吨,预计年度可取得绿证63000个,对区域环境质量的保护起到十分有益的作用
该项目一期、二期合计占地约18.67公顷,可实现年处理生活垃圾102.2万吨、污泥7.3万吨、餐厨3.65万吨,年发电40800万千瓦时,可节约标煤26万吨/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4万吨/年,实现营业收入
项目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装机容量约0.6兆瓦,发电面积约2829平方米,预计年均发电量60余万度,每年可节约标煤189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05吨,减少硫氧化物排放量3.8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
根据生产实际,大力推进蒸汽吹灰系统改造、真空系统改造、垃圾仓格栅改造、焚烧炉炉排改造、锅炉余热加热技术改造、污水生化系统风机改造等项目,达到节能降耗增效目标,现年焚烧处置生活垃圾81万吨,折合标煤量15
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发电约123.19万度,与相同发电量火电相比,相当于每年可节约标煤369.6吨,相应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约34.5吨、二氧化碳约1150.6吨,同时还可节约大量淡水资源。
项目投产后可年处理利川城乡生活垃圾23.8万吨,利用余热实现年发电量9804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2.45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