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保持在90%以上,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均实现零增长。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以上,生猪养殖规模得到有效控制。
在江汉平原水稻主产区着力采取测土配方施肥、粪肥就近还田等措施,改造灌溉排水涵闸、泵站,疏浚排水沟系,以绿色低碳稻作和稳粮增效模式开展甲烷排放控制示范。...改进稻田施肥管理,推广有机肥腐熟还田,选育推广高产优质水稻品种。提升优质再生稻综合种养生产水平,在江汉平原探索稻油连作、虾稻共作模式,减少甲烷排放。
鼓励和支持农业生产者采取下列措施:(一)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及先进喷施技术;(二)使用绿色、高效肥料及先进施肥方式;(三)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等科学施肥技术,生物防治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第十二条 赤水河流域市、县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依法推进化肥减量增效,推广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和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深化测土配方施肥,推进农药减量和高毒农药淘汰,推广新型高效植保机械
2023年,全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农膜回收率、废弃农药包装回收率以及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比例达到省定、市定目标任务。(牵头单位:特区农业农...深入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开展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加快推进生态沟渠、污水净化塘、地表径流积蓄池等设施建设,净化农田排水及地表径流,削减氮磷负荷。
全面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程,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集成推广化肥机械深施、种肥同播、水肥一体化等绿色高效技术,示范推广缓控释肥、水溶肥、生物肥等新型肥料,推进测、配、产、供、施一体化服务,建立测土配方施肥与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
到2022年底,全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农膜回收率达到82%以上,废弃农药包装回收率达到65%以上,主要农作物...(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市畜牧中心、市水产中心,各镇办、处、区)深入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开展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促进农业节本增效。
以粮食作物和果菜茶为重点,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专业化服务主体为平台,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因地制宜推进新肥料新技术应用,集成推广机械施肥、种肥同播、水肥一体化等高效施肥技术,缓控释肥料、水溶性肥、生物肥等新型高效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
大力推广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绿肥种植、菜肥两用、有机肥替代化肥等技术或模式。
(责任单位:市城管局、市水利局)深入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减少化肥使用量,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强化农药使用管理,降低化学农药使用强度。
建立全省废弃地膜回收贮运网络,规范农药使用量调查监测和测土配方施肥,确保数据客观准确。五是全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2020年有机肥施用面积超过5.5亿亩次、测土配方施肥19.3亿亩次、机械施肥超过7亿亩次、水肥一体化1.4亿亩次、配方肥已占三大粮食作物施用总量的60%以上。
持续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统防统治、种养结合等技术模式,稳步提升农药化肥利用率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市农业农村局负责)。
大力示范推广滴灌、喷灌等水肥一体化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施用缓释肥等精准施肥技术,提倡增施有机肥。推进科学用药,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绿色防控技术和高效大中型植保机械。分期分批淘汰现存10种高毒农药。
(二)目标任务落实不力测土配方施肥偷工减料。根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应先测土,再配方,再施肥。
落实耕地质量保护措施,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耕地保育等绿色生产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提升耕地质量。
测土配方施肥推广覆盖率达到91.2%,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连续3年负增长。完成国家耕地土壤污染成因排查和分析试点。3.耕地分类管理扎实推进。
通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统防统治等试点项目,化肥农药投入品持续减量,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达到40%以上。
以“精、调、改、替、轮”为路径,扎实开展千村万户百企化肥减量增效行动,重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水肥一体化、侧深施肥、种肥同播等技术。...深化测土配方施肥,拓展应用作物,由以粮食作物为主向粮食作物与经济园艺作物并重方向发展,发布县域主要农作物基肥主推配方,引导企业按方生产、指导农民按方使用。
《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支持有机肥料的研发、生产和施用,鼓励土地经营者积造、施用农家肥等有机肥料,降低化肥使用量”“严格控制农药使用量”。
建立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示范点3个,示范推广面积0.3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215万亩,配方肥面积110万亩。
这就要求不断研发和拓展化肥功能,通过生产复合肥、缓控释肥、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等方法,提高资源利用率,使化肥更好被植物吸收。
2021年底前,全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农膜回收率实现80%,废弃农药包装回收率提高到60%,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比例达到40%以上,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
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机械施肥等技术,加强种植业大气氨排放控制。(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各相关区人民政府)(二)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1.开展含vocs原辅材料源头替代。
实施重金属污染治理修复、化肥农药减量化、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水肥一体化、农膜残留治理、土壤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等工程,每年建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示范县2个,争创国家土壤安全利用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