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水环境:本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垃圾渗滤液、冲洗废水、初期雨水、生活污水、循环排污水、锅炉化水除盐水设备反冲洗废水、车间冲洗废水、化验室废水等。
垃圾渗滤液、车辆冲洗废水、车间冲洗废水、初期雨水等废水经规模为100立方米/天的渗滤液处理站处理,并配套建设足够容量的渗滤液处理站调节池及应急事故池,渗滤液处理站应委托有资质单位设计处理工艺,保障出水满足
项目采取雨污分流;项目车辆、车间冲洗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循环使用,不外排;垃圾渗滤液经渗滤液处理站(处理规模100t/d,工艺为“预处理+高效厌氧+mbr膜生化+活性炭吸附系统”)处理后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垃圾渗滤液、车辆冲洗废水、车间冲洗废水、初期雨水等废水经规模为150立方米/天的渗滤液处理站处理,并配套建设足够容量的渗滤液处理站调节池及应急事故池,渗滤液处理站采用“除渣预处理+厌氧反应器(uasb)
废水。项目各类废水分质处理、回用,蒸氨废水、车间冲洗废水经厂内酚氰废水处理站、中东能源废水深度处理单元处理后全部回用。
项目飞灰水洗废水、废气处理吸收废水、结晶盐粉尘吸收废水经处理后回用;车辆和容器清洗废水、车间冲洗废水、设备检修清洗废水、固体废物渗滤液、化验废水、初期雨水收集后掺进挥发性固态/半固态危废中入窑焚烧。
垃圾渗滤液、膜处理车间冲洗废水、洗车废水和生活污水经规模为70m3/d的渗滤液处理站处理后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的相关要求后,经自建的尾水管接至现有开远市生活垃圾处理厂渗滤液处理站尾水管网
垃圾渗滤液、车辆及车间冲洗废水、生活污水、初期雨水、化验室废水等经规模为150立方米/天的渗滤液处理站处理,并配套建设不低于600立方米渗滤液处理站调节池,采用“除渣预处理+uasb+膜反应器mbr+纳滤
垃圾渗滤液、地坪及车间冲洗废水、生活污水、初期雨水、化验室废水、消防废水等废水经规模为120立方米/天的渗滤液处理站处理,并配套建设不低于900立方米渗滤液处理站调节池,采用“除渣预处理+uasb+膜生物反应器
2.废水防治措施本项目投产后,本项目废水主要有废气碱液喷淋塔定排废水、制软水废水、周转箱及转运车清洗废水、车间冲洗废水、生活污水等,主要污染物为ph、cod、bod5、ss、氨氮、粪大肠菌群等。
近期我局执法人员在巡查时,发现某食品厂在厂区东部一侧挖了一个深坑,并将平时冲洗车间场地的冲洗废水和雨水引流至此。经监测多项污染因子超标。请问,此种行为是用渗坑处罚,还是用无防渗漏措施处罚?
该项目符合国家绿色发展要求,烟气污染物排放执行欧盟(eu2010/75/ec)与《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14),渗沥液、生活污水、车间冲洗废水全部进入厂内渗沥液处理站进行处理,
循环冷却水系统排污水回用于飞灰稳定化、炉渣冷却、垃圾卸料冲洗、车间地坪冲洗,其余部分与车间冲洗废水,一起进入中水处理站。
车辆、车间冲洗废水经沉淀池预处理、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达到接管标准后一并排至丰县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尾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车间冲洗废水使用潜水泵通过软管排放到外环境,涉嫌私设暗管通过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案例一2018年5月26日上午,被申请执行人莱芜市康万家食品有限公司因厂区内沼气池通道堵塞,车间积水,而使用潜水泵铺设软管跨越厂区西墙向厂区外的树林排水,所排水为生猪屠宰完成后冲洗车间的废水,排水时间为上午
项目产生的实验室废水、车间冲洗废水、化水制备反冲洗水、生活污水等低浓度废水,通过新建的生产生活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采用“调节池+缺氧池+外置式mbr膜系统”工艺处理达《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
进入废水处理的废水包括生产工段废水、车间冲洗废水和松脂保养废水。生产工段排水量约1.3m3/t松香,占废水总量的80%,内含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
有色金属冶炼废水一般由以下几种组成:污酸、冲渣水、烟气净化废水、车间冲洗废水和设备冷却水等。其中硫化物主要来源于污酸硫化处理工段过量投加的硫化物。
循环水系统排污水回用于除灰渣及飞灰稳定系统用水、卸车平台冲洗用水和地面冲洗用水,剩余部分外排;垃圾渗滤液与车间冲洗废水、卸料平台冲洗废水进入厂区渗滤液处理站,经水解酸化+厌氧系统(uasb+中沉池)+mbr
餐厨废弃物中有机质经厌氧消化转化为清洁能源沼气作已建垃圾发电厂助燃剂发电利用;餐厨垃圾分离出的粗油脂作为工业油脂回收利用;经厌氧消化及阳光智能干化后的沼渣,作生物有机肥或绿化基肥出售;厌氧消化系统产生的滤液,车间冲洗废水和生活污水等各环节产生的污水
全盐量 mg/l 150000 车间冲洗废水设计进水水质...高盐废水是指总含盐质量分数至少1%的废水,含盐废水的产生途径广泛,水量也逐年增加,去除含盐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