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传统制造企业集中的辖区要结合工改、工业上楼、低效用地再开发等实际制定涉气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严格项目审批。
中小型传统制造企业集中的城市要结合数字化转型、节能减排、低效用地再开发等政策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严格项目审批。
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建设。实施资源综合利用提质增效行动,构建完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促进废旧风机叶片、光伏组
加大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力度,加强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保护,建设绿色矿山。推动有竹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的地方发展“以竹代塑”产业,建设“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现将计划予以公开发布。
依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明确低效用地再开发的重点区域,合理确定低效用地再开发空间单元。...试点城市应当依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低效用地再开发年度实施计划,确定低效用地再开发项目并有序实施。
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用地保障范围,加强低效用地再开发和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完善省重大产业项目用地保障机制。...深化投融资体制创新,巩固“标准地”、企业投资低风险小型项目审批、测绘验收“多测合一”“多验合一”等改革,鼓励使用“资源+项目”、以生态环境为导向的开发(e
为破解这一难题,2017年以来,该区统筹农村人居环境改造、水源地保护、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利用、“散乱污”企业整治等,将废弃的砖厂、“僵尸企业”等,按照宜林则林、宜耕则耕的原则,通过土地复垦工程技术进行土地平整
以推进国土空间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全要素全类型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为目标,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进行了安排部署,即:在城市化地区实施低效用地再开发和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持续推进存量建设用地盘活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大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力度,2020年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200亩以上,实施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1500亩以上。
因土地市场调控政策变化或低效用地再开发等原因,确需调整年度土地储备计划的,每年中期可调整一次,按原审批程序备案、报批。三、入库储备标准(七)储备土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各地应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等,编制土地储备三年滚动计划,合理确定未来三年土地储备规模,对三年内可收储的土地资源,在总量、结构、布局、时序等方面做出统筹安排,优先储备空闲、低效利用等存量建设用地
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开工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102个,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5000亩。...全面调查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实施农用地土壤超标点位“对账销号”,强化固废、危废动态监管。市区城区、县(市)城区和农村垃圾分类覆盖面分别达到90%、80%和82%。深化美丽大花园建设。
以亩产效益提升、产业承载加速、倒逼淘汰落后、技术创新发展、产城融合发展为主要任务,推进工业低效用地再开发,建设美丽工业园区,全面提升工业园区综合发展水平。...推动重大项目向优先开发区域和重点开发区域集中。结合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行动,通过提标改造、兼并重组、集聚搬迁等方式,推动传统产业向园区集聚集约发展。完成省市下达的过剩产能淘汰任务。3、发展循环经济。
城市低效用地更新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促进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 提升土地综合利用水平实施意见》,通过更新改造、集中开发、业态调整、政府回购、协议置换等多种方式分类实施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
,针对农村空心化问题,依托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在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的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治主要是对城镇低效用地的再开发,通过开展三旧(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引导产业结构升级
十二五期间,通过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等,全国共整理农村闲置、散乱、粗放建设用地233.7万亩,复垦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936.6万亩,改造开发城镇低效用地150
土壤修复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调整建设用地结构,降低工业用地比例,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和工矿废弃地复垦,严格控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模。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
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调整建设用地结构,降低工业用地比例,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和工矿废弃地复垦,严格控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模。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
在优化产业布局方面,将运用产业经济政策、淘汰落后产能、全过程污染治理等综合手段,引导行业集聚集约发展,工业项目向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省级以上开发区集聚;加快退城入园步伐,江南绕城公路以内工业生产企业纳入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
据了解,该市的矿山环境综合治理模式可总结为五结合:将废弃矿山治理与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相结合,把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且为建设用地的废弃矿山用地纳入城镇低效用地,进行再开发;将废弃矿山治理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