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各类建设项目同步执行海绵城市标准,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标准要求。
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各类建设项目同步执行海绵城市标准,综合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减少雨水径流峰值和径流量,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可渗透面积比例达45%。
迁安还建立长效机制,城市新建区域建设项目必须满足海绵城市标准要求。...“海绵城市,就要让城市像海绵那样,下雨时可吸水、蓄水、净水,需要时再将蓄存的水资源释放、利用,以此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迁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张小彬说。
记者从今天北京市水务局召开的海绵城市监管工作视频会上获悉,目前本市建成区海绵城市达标面积比例为18%,到今年年底前,建成区将有20%面积达到海绵城市标准。因为疫情防控的需要,会议采取视频的方式进行。
近日,河北省住建厅印发《关于推广迁安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经验及系列技术成果的通知》,将迁安市海绵城市建设系列技术成果向全省推广,推进全省海绵城市建设,确保2020年底前河北省设市城市建成区20%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标准
安徽2018年海绵城市规划 采用ppp模式2018年安徽省着力提升城市承载和治理能力,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总结推广池州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经验,落实规划管控制度,完善海绵城市建设标准体系、配套政策、评价办法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绿色发展美丽天津的部署,目前天津正在以中新生态城和解放南路片区为国家级试点区域,进行海绵城市建设。据市建委介绍,预计到2020年,全市建成区20%的面积将达到海绵标准。
而随着雄安规划的日渐明确,预计雄安新区在建设中将采用高规格的海绵城市设计标准,有望成为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的标杆。什么是海绵城市?...前美国西雅图市政府资深环境、深圳大学佘年教授,曾主持该市较大的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在他看来,摆脱城市看海窘况,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就是建设海绵城市。海绵城市能否成为未来城市新常态?
据介绍,该区域城市道路将按照海绵城市标准建设,入驻的开发商不管是商业用途还是住宅开发,都同样要求做到雨污分流、雨水收集、循环利用。这是未来城市开发的趋势。
2016年年底前,我市将至少建设1个海绵型绿地示范项目和城市绿道示范项目海绵型道路广场途径利用海绵城市存蓄水的新标准,转变道路传统的排水方式,变快速汇水为分散就地吸纳,增强道路和广场对雨水的渗、滞、蓄能力
延伸阅读:内涝频发海绵城市建设再引关注 万亿市场空间已经打开建设标准不明晰。...实际上,各个试点城市目标方向不一,有的重在储蓄水资源,有的偏重解决内涝,有的侧重解决水污染。缺乏科学的建设标准,就容易使海绵城市建设走弯路,甚至南辕北辙。政府部门配套不同步。
7月5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目前,河南省已经全面铺开海绵城市建设,并排出海绵城市建设施工表。...今后新建公园、绿地要全部达到海绵城市标准,建设小微湿地、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植草沟、植被缓冲带、雨水塘、生态堤岸、生物浮床等。
郑州要建海绵城市啦,那,你知道,啥是海绵城市?郑州为什么要建海绵城市?今天,小编就带你了解一下海绵城市那些事儿。...新建公园、绿地要全部达到海绵城市标准。现有绿地系统要按照海绵型城市要求进行改造,单位和居住区绿地每年改造量不低于现有绿地的10%,公园绿地每年改造量不低于现有绿地的20%。
以点带面,8个试点城市获专项资金补助为更好地探索、总结河南省海绵城市工程建设、理论技术、政策标准等方面的经验,带动全省海绵城市建设,在河南省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海绵城市建设经验,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会同省财政厅
据了解,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2015年11月,河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裴志扬曾在会议上指出,从2015年起,河南省各城市新区、各类园区、开发区要全面按照海绵城市标准进行建设
今后,连云港市区新建的道路工程都将参照海绵城市标准打造。连云港市将科学实施海绵城市建设海绵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其理念渗透在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
市规划委在汇报中表示,根据目前正在编制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到2030年本市80%以上的城市建成区要达到海绵城市标准,实现水环境质量达标、水生态系统全面恢复等要求。
用完善的标准体系指导海绵城市建设,这既是国外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经验,更是海绵城市建设质量的准绳。谈起用标准化助力海绵城市建设,福建厦门市质监局直属二分局局长张玉萍颇有研究。
同时,会议也要求各设计单位在进行道路设计时,落实海绵城市建设标准,助推海绵城市建设。...根据编制的规划方案,该市将建筑与小区雨水收集利用、可渗透面积、蓝线划定与保护等海绵城市标准,作为项目规划许可和建设的前置条件。并将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技术标准作为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重点内容。
山东烟台市今年内城镇棚户区改造将全面执行海绵城市标准,全面规划排水防涝。...山东枣庄市枣庄市将启动海绵城市建设,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到2020年,全市25%以上建成区雨水就地蓄积、渗透、利用比例达到75%(高于国家标准)。
武汉鼓励已批在建和已批未建的城建项目,按照海绵城市标准调整设计和概算,并对其进行奖励或者补贴。建成海绵城市,武汉内涝防治标准将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达百年一遇。
厦门68个厦门陆续颁布试行《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厦门市海绵城市设计规范》,初步完成了《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低影响开发雨水控制与利用设计标准图集》《厦门市海绵城市施工与质量验收标准》《厦门市关于海绵城市建设领域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此外,王家卓透露,住建部还在进行10+1的标准规范修订,修订与海绵城市有关的10个规范,新编制一个《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规范》。...;在江北慈城新区建设中引用了澳大利亚水敏感城市的设计理念;当地还发布了海绵城市建设的近、中、远期工作目标,至2020年,要建立起海绵城市标准、制度和监测预警体系,实现全市建成区20%以上面积达到能将70%
翔安新城内,还将按照海绵城市标准,新建一座水库公园。年底我市拟统一标准 规范海绵城市建设据了解,目前国内16个试点城市都还处于摸索阶段,缺乏统一的海绵城市建设标准。
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上海正在因地制宜,在国家指导性技术指南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自己的海绵城市标准,确立源头控制、管网优化和建立内涝防治体系三段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辰介绍说,今年,受市建管委委托,该院与本市交通、规划、水务、绿化市容、住房保障等部门下属研究单位联合开展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意见的研究,有望形成本市建设海绵城市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