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微塑料等新污染物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因地制宜制定深圳市重点管控新污染物补充清单,初步构建我市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与管控技术标准体系。...到2035年,健全完善新污染物治理体系,新污染物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水环境安全、环境空气质量、土壤环境安全、海洋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新污染物治理产业蓬勃发展,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公众健康得到有效保障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李道季教授分享了 “海洋塑料和微塑料的源汇过程、风险与应对”的专题报告,介绍了国际上微塑料研究的前沿热点问题,阐述了对微塑料环境风险评估的科学客观的见解。
延伸阅读:关注 | 微塑料污染监测与治理已纳入上海、山东、江苏等地新污染物治理行动工作方案中...sgs环境、卫生及安全服务覆盖土壤、淡水、海洋、大气各生态环境,室内与建筑环境,以及职业卫生与健康安全等领域,提供监测、评估、验证、咨询等全方位技术服务和方案。
目前国内外广泛关注的新污染物主要包括国际公约管控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和微塑料四大类,其主要来源是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生产和使用。...(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发改委、教育局、科技局、工信局、财政局、建设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卫健委、海洋局、市场监管局、市政园林局、金融监管局,厦门海关、市税务局、人行厦门市中心支行、厦门银保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自动化的数据处理平台等尽可能多的检测出样品的微塑料颗粒,提供准确、可追溯的检测结果,能力覆盖多种基质:-- 海水、海洋沉积物、生物体(水产品);-- 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沉积物;-- 工业废水和污泥
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公开征求《海南省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为加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国际公约管控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微塑料等新污染物治理,切实保障海南省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健康...572000电话:0898-65323151海南省生态环境厅2022年9月23日(此件主动公开)海南省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为加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国际公约管控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微塑料等新污染物治理
布设海水环境质量监测点位268个,海洋沉积物监测点位135个,开展海水环境质量监测、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重点海水浴场、海漂海滩垃圾和海洋微塑料等方面的监测。
、氮磷污染负荷削减及湿地恢复技术;微塑料污染来源、污染现状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评估技术;入海口地表水水质与近岸海域水质评价指标体系适应性研究。...六、环境监测环境污染事故现场快速应急监测技术及便携式仪器设备;以水质毒性和大气关键污染物为重点的在线监测技术;污染场地、生物监测技术规范;水体、大气立体化走航监测技术;微塑料、pops等新兴污染物监测技术
针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抗生素、微塑料、光污染等新污染物,开展相关技术装备前期研究及技术储备。...聚焦“十四五”期间环境治理新需求,围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非电行业多污染物处置、海洋污染治理、有毒有害污染物识别和检测以及生态环境应急等领域,开展重大技术装备联合攻关
根据研究,即便是破碎后形成的微塑料也会阻碍蚯蚓等土壤生物的生长,生产塑料时加入的有毒助剂也会释放出来,进一步危害土壤生态系 统,使得土壤越来越板结、低产,威胁粮食安全。...除了对两边数据的高估/ 低估造成的测算/计数误差外,大部分海洋塑料垃圾被认为有三个最终去向:1. 被海洋生物吞
当下我们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塑料分解物的命运,例如微塑料和化学添加剂,它们多数都被证实有毒,危及人类和野生动物的健康并破坏生态系统。...报告强调,海洋垃圾中85%是塑料,并警告说,到2040年,流入海洋的塑料垃圾量将增加近两倍,每年海洋中将新增2300-3700万吨塑料垃圾,相当于全世界每一米海岸线将有50公斤的塑料垃圾。
难以降解的塑料垃圾每年造成数十万海洋动物的死亡,还以微塑料、塑料碎片等形式进入食物链,影响人类健康。这些数字不一定准确,但是反映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
塑料本身并不是污染物,塑料污染的本质是塑料垃圾泄漏到土壤、水体等自然环境中且难以降解,带来视觉污染、土壤破坏、微塑料等环境危害。塑料污染治理是世界性难题,近年来已上升为全球焦点话题。
联合国环境大会在其四届会议中均针对塑料废物和海洋微塑料形成会议决议。...从第一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中强调塑料制品污染预防原则的重要性,到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鼓励减少不必要的塑料生产和使用,国际社会对塑料废物,特别是海洋微塑料和一次性塑料制品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2018年的一项研究表明,陆地上的微塑料可能是海洋中的4~23倍。微塑料进入土壤的途径主要有施用有机肥、使用地膜、大气沉降、污水灌溉等。...塑料制品通过自然降解过程会形成微塑料(microplastics),其一般定义为直径<5 mm的塑料颗粒。微塑料被广泛应用在个人护理用品中,目前在大气、淡水、海洋和土壤中均发现了微塑料的存在。
(责任单位:省生态环境厅、省农业农村厅)(八)开展海洋塑料垃圾监测。在渤海区域开展“无废城市”试点工作。推进海洋微塑料监测试点工作。组织开展“净滩2021”专项行动,深入排查海洋塑料垃圾污染问题。
50%,将释放到环境中的微塑料减少30%;通过减少养分流失改善土壤质量,将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50%;将威胁生物多样性的空气污染减少25%;将长期受交通噪音困扰的人数减少30%;以及大幅减少垃圾的产生,城市生活垃圾减少
又如针对污染源监测部分,《监测方案》增加了工业园区专项监测;针对海洋生态环境监测部分,增加了海洋大气污染物沉降试点监测和海洋微塑料监测等内容。三是加强生态环境监测队伍能力建设。
加强海洋垃圾和微塑料治理,强化源头控制、及时清理和全生命周期管理。推进土壤污染治理,防控土壤污染风险,保障土壤环境安全。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
10余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先后发现,微塑料可被农作物,鱼类、蚯蚓、鸡、蜜蜂等海洋和陆地动物以及人类吸收,影响其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力。...相比于能回收的塑料,肉眼看不见的微塑料威胁更为严重,情况更为紧迫。2004年,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rid c. thompson等首次提出“微塑料”概念。
除了降解有机物,污水厂还将去除水中的微塑料和药物等新兴污染物2. 有污水热能回收系统,用于厂区建筑的加热3. 污水厂和泵站都有绿色屋顶,有助降低城市空气温度、蓄存雨水,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空间4....特别是海边沿线的城镇,污水经过泵站里的6mm格栅处理后就排入海洋。污水排放口和附近海域的海床污染严重,死掉的海洋生物比比皆是。加拿大西南部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卑诗省)的首府地区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此外,常见的新污染物还有药品、微塑料、个人洗护用品、人造纳米材料、汽油添加剂、防污涂料及添加剂等。...以全氟化合物、环境激素、抗生素、微塑料等为代表的典型新污染物的凸显,倒逼着我国环境风险防范体系建设和环境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不断提升。
自2014年首届联合国环境大会开始,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连续被列入每届大会主要议题,并相继通过了《海洋塑料废弃物和微塑料(ea.1/6)》《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ea.2/res.11)》《海洋垃圾和微塑料
一、我国生活垃圾处理水平与塑料垃圾污染日常塑料制品变成塑料垃圾,成为生活垃圾的组成部分。塑料垃圾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未能得到及时收集泄露到环境中就会带来塑料污染,排到海洋中就会产生海洋塑料污染。
进一步追根溯源,海上环卫制度的出现与海洋垃圾有直接关系。一方面,陆地垃圾大量涌入海洋造成不可忽视的污染;另一方面,进入海洋的垃圾以塑料威胁为首,发展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并且让“微塑料”隐患甚嚣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