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广州入围全国首批“系统化全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自2017年首届广州国际非开挖技术、海绵城市暨地下管线管廊展览会举办至今,得到了国内外行业相关单位的积极响应和参与。
我委将组织专家对全市16个市级海绵城市重点建设区建设成效开展跟踪指导。请各区于3月底前报送海绵城市项目建设情况汇总表(见附件5)。(五)开展区级海绵城市建设规划修编工作。启动区级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评估。
按年度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达标评估,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规划修编工作,落实2030年海绵城市达标要求;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道路、绿地、水务等相关专项规划要衔接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指标和要求,为雨水调蓄、行泄通道等设施预留空间
100%;全区面积40%以上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细化产业用地综合绩效评估标准,更新产业用地绩效评估四类清单和分类处置方案。(三)深化污
(责任单位:市水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委、市规划资源局、市绿化市容局,相关区政府)(三)全力推进重点地区海绵城市建设。到2025年底,本市建成区4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全省累计建成海绵城市490余平方公里,占城市建成区面积的近40%。开展黑臭水体治理,35条黑臭水体治理工程措施全部完工。...近年来,云南省抢抓国家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全面实施城市体检评估机制,扎实推进“三改”改造,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打造典型示范项目,推进城镇人居环境改善。
完善气候变化观测监测体系,强化预测预警和风险评估。推动实施水资源、农业、生物多样性、防灾减灾和生态脆弱地区等领域区域的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开展曲靖市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
结合城市有机更新、老旧小区改造、海绵城市建设、城市老旧管网更新改造、“生命线”工程、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等工作,统筹实施城市生活污水管网建设与改造。3.坚持因地制宜。
人居环境领域,海绵城市建设扎实推进,建成区的33%区域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16个区均推进海绵城市市级试点;绿色生态空间持续拓展,森林覆盖率达到18.5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0平方米,公园数量达到670
七是加强城市气候适应性建设。落实本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推广开展“海绵校园”、“海绵公园”、“海绵道路”等海绵城市建设工程,建成区海绵城市达标面积比例不低于36%。
2022年印发《关于加快推进韧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韧性城市建设的重点任务及措施。全力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建成“大、小海绵体”相互融合格局,建成区海绵城市达标比例达到32%。
污水收集处理工作与老旧小区整治、棚户区改造和海绵城市建设、排水防涝能力提升等工作协调推进;树立全过程管理理念,加强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运用。...评估确需接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工业企业应当依法取得排污许可和排水许可,同时企业排污在线监测数据应与城市污水处理厂实时共享。
大力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累计入选国家级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4个、国家生态园林城市9个,均居全国第一,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增至37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增至10个,在国家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连续
1月2日,陕西省生态环境厅等17部门发布关于印发《陕西省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出,到2025年,强化气象监测评估和预报预警服务,气象灾害防范能力有所加强,完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系统化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全面推进城镇绿色规划、绿色建设、绿色运行管理,系统化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推动低碳城市、韧性城市、“无废城市”建设,开展城镇更新行动,大力推进城镇老旧小区升级改造。
加强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建设和多水源联网互通,加快老旧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建设节水型城市。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到2025年县级城市及县城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为了促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深入发展,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进一步理顺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思路、提高对海绵城市建设的认识和专业知识水平,加强我国智慧海绵城市建设、水生态建设及绿色基础设施发展,解决海绵城市建设存在的亟待解决的科学技术
(4)全面贯彻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实现厂区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与自然净化,营造水系循环,绿林环绕的生态化水厂。...近日,上海市重大工程项目——关系民生及城市运行的竹园污水处理厂四期项目迎来工程重大节点,顺利完成基础设施建设,进入试水调试阶段。护一方水土,惠一方百姓。
全面推进城镇绿色规划、绿色建设、绿色运行管理,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加快韧性城市和“无废城市”建设。鼓励各地探索发展近零能耗建筑、零碳建筑,积极推进既有建筑绿色改造、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
为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规范建设管理工作,增强城市排水防涝能力,烟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牵头起草了《烟台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条例(草案)》,并公开征求意见,详情如下:为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全面推进城镇绿色规划、绿色建设、绿色运行管理,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推动韧性城市和“无废城市”建设。积极开展超低能耗建筑示范。
为充分体现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整体提升污水处理厂的径流总量控制及面源污染削减水平,考虑在污水处理厂扩建过程中进行海绵城市设施的示范建设,并对海绵城市设施的建设范围进行了分析评估,如表1所示。
系统化全域推进城市建成区海绵城市建设,重点围绕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景观带提升、雨污管网改造等不断改造存量,加强对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公园广场、房地产开发、工业类等项目建设的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控,持续
(五)请你局做好与区建设管理部门海绵城市建设相关工作的衔接,确保海绵城市建设方案及进度能够满足雨水排水系统提标工作需求。...控污方案为:强排系统初期雨水出路分别经各污水系统错峰进入各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自排系统通过径流源头控制等海绵城市建设措施,完成控污要求。
坚持因地制宜,系统分析原则,在充分掌握、分析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现状的基础上,统筹推进城市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城市内涝治理、海绵城市建设等工作,有效保障和提升城市“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