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统计,2020年以来部分近岸海域海水监测点位水质常年超标,2023年春季镇海湾5个海水水质监测点位中,4个点位海水无机氮、活性磷酸盐浓度同比均不降反升,大量养殖尾水未经处理直排外环境,对近岸海域水质污染贡献明显
218个国控点位水质监测结果显示,汕尾、惠州2市优良比例达100%;潮州、揭阳、珠海、汕头4市近岸海域水质同比提升,阳江、湛江、江门、茂名4个市同比下降,其他城市海水水质保持稳定。
加强重点园区周边河道水质监测监管(市生态环境局牵头)。7.深入推进近岸海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攻坚。...全文如下:丽水市水生态环境保护暨丽水市重要水系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2022年实施方案 根据《浙江省八大水系和近岸海域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方案(2021-2025年)》和《浙江省水生态环境保护暨八大水系和近岸海域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完善水质监测预警体系。推进重点湖泊富营养化治理,落实重点跨界水体联保联治。开展新一轮雨污混接...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初步实现;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稳定控制在30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0%以上,全面消除重污染天气;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到60%以上,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基本达标,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
12条入海河流从十年前的全部为劣到2020年的全部消劣,再到2021年11条达到ⅳ类水质;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从2012年的2.6%提高到74.4%,地表水和近岸海域水质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岸海域95个国控水质监测点位中,达到或好于《海水水质标准》二类标准的面积比例为87.4%,三类为8.1%,四类为2.8%,劣四类为1.7%。...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情况下,全省pm2.5年均浓度实现2013年以来“八连降”,首次降至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限值以下;地表水达到或好于iii类比例持续提升,升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近岸海域优良海水面积比例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严格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保准入及日常巡查执法,9个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实施月度常规和年度全指标水质监测。三是陆海统筹加强近岸海域污染治理。...近岸海域水质持续改善,17条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实现“长制久清”。土壤环境安全状况总体稳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0%以上、措施到位率100%,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隐患排查完成率100%。
多种监测手段融合分析,提供监测水质参数空间分布、趋势分析诊断报告。应用领域高光谱扫描成像遥测技术可应用于河流、湖泊、水库、近岸海域等污染空间分布、现状评估、溯源分析场景。
全省近岸海域国考点位海水水质优良比例为100%,水质优良面积比例为99%。声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与2019年相比略有好转。...纳入国家考核的74个地表水水质监测断面中,达到或好于ⅲ类(优良)断面比例为66.2%,优于年度目标17.5个百分点,“十三五”累计提高27个百分点;全部消除劣ⅴ类断面,优于年度目标25.7个百分点,“十三五
全省近岸海域国考点位海水水质优良比例为100%,水质优良面积比例为99%。三、声环境质量方面声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与2019年相比略有好转。...2020年,全省环境空气质量创2013年以来最好水平,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近岸海域国考点位水质优良比例为100%,水质优良面积比例为99%,声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辐射环境质量总体情况良好,生态环境状况稳中有升
在海洋水质监测网络建设方面,在秦皇岛、唐山、沧州3市距岸12海里内的近岸海域设置32个监测点位,开展近岸海域水质监测;在滦河口海域设置19个监测点位,对水环境质量、沉积物质量、生物质量、栖息地状况、生物群落状况开展监测
近岸海域95个国控水质监测点,达到《海水水质标准》一、二类标准的面积比例为52.9%,三类为22.1%,四类为18.0%,劣四类为7.0%。...近岸海域共监测到海洋生物380种,其中浮游植物多样性级别为“丰富”,浮游动物为“一般”,底栖生物和潮间带底栖生物均为“贫乏”。
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与建设,加强水质监测,推进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同时加强水产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抓好入河入海排污口的监督管理,统筹推进近岸海域、海洋、海岸线等生态系统的一体保护和修复,加强红树林保护。实施土壤环境质量提升专项行动。
2020年全市纳入国家和河北省水质目标考核的9个监测断面年均值全部达标,其中7个断面达到二类,2个断面达到四类;全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纳入国家考核的近岸海域海水水质监测站位水质优良比例为
第三部分 近岸海域水质监测》(hj 442.3-2020)四、《近岸海域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第四部分 近岸海域沉积物监测》(hj 442.4-2020)五、《近岸海域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第五部分 近岸海域生物质量监测
近海海域水质监测需求及现状2019年,全国近岸海域水质总体稳中向好,水质级别为一般,主要污染指标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
海洋环境质量监测方面,在秦皇岛、唐山、沧州3市近岸海域设置49个监测点位,开展近岸海域水质监测;在滦河入海口海域设置19个监测点位,对水环境质量、沉积物质量、生物质量、栖息地状况、生物群落状况开展监测;
(二)近岸海域1全国近岸海域水质总体稳中向好,水质级别为一般,主要污染指标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开展水质监测的110个重要湖泊(水库)中,ⅰ~ⅲ类水质湖泊(水库)比例为69.1%,同比上升2.4个百分点;劣ⅴ类为7.3%,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
2018年,达到国家ⅰ、ⅱ类海水水质标准的近岸海域海水水质监测点占比达到74.6%,中国地表水、河流、湖泊、近岸海域的优质水质占比较往年均有所提升。
在往年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监测、海水浴场水质监测、直排海污染源监测方案的基础上,扩充了监测指标,并对监测工作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
根据原环境保护部《近岸海域环境监测信息公开方案》(环办﹝2014﹞55号)要求,海南省生态环境厅统一部署,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完成了2020年1月主要入海河流入海监测断面水质监测及评价工作。
开展“十四五”国控断面水质监测,科学制定考核指标。做好“十四五”重点流域规划工作。...90%;地下水质量考核点位水质级别保持稳定;近岸海域水质保持稳定,国家考核站位水质优良(一、二类水质)比率不低于90.9%;入海河流消除劣v类水体。
6、渤海综合治理攻坚首战告捷,全年近岸海域海水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实施入海河流消除劣ⅴ类断面专项行动,对全省49条入海河流开展水质监测,组织秦皇岛、唐山、沧州全面开展入海排污口排查溯源,强化陆源污染管控
据水质监测显示,2019年1~8月,筼筜湖湖区水体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无机氮和无机磷,其余监测指标基本符合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具体详见表1。...思明区的近岸海域水环境存在水体富营养化现象,达到中度至重度等级,海水中主要超标污染要素仍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
根据监测数据,今年1到9月,河北入海河流国省考13个入海口断面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ⅴ类标准,近岸海域海水水质均达到第一类标准。...建立水质监测考核体系,对全省49条入海河流101个断面水质组织开展监测,并对监测结果实行月通报制度,对超标断面实施扣缴生态补偿金、约谈问责、流域限批等,压实地方政府环保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