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的处理能力可以通过一组数字直观了解:干垃圾日焚烧处理规模约3000吨,湿垃圾日处理规模约800吨,每年利用垃圾焚烧及沼气发电约8亿度,相当于上海常住人口4个月的用电量,也相当于节约28万吨标煤发电,减少33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开流粉磨工艺解析基于立磨终粉磨的超细矿粉生产与应用超细矿物掺合料的活性激发和助剂体系多元固废协同制备高性能超细粉体材料及其应用固废超细化及其在固废基胶凝材料中的应用微珠、硅灰等在超细复合矿物掺合料体系中协同应用基于超细粉的水泥制备和超高性能混凝土制备超细粉基免压蒸管桩掺合料生产与应用超细粉在高铁轨道板、隧道衬砌材料、灌(注)浆材料中的应用3 固废二氧化碳矿化技术固废碳矿化机理与过程控制研究碳养护低碳混凝土
其中,二氧化碳捕集项目投运后,企业二氧化碳外购量较从前减少82%,年节省成本约3000万元。2024年以来,累计捕集二氧化碳超4万吨,同时,减排二氧化硫、颗粒物等污染物约7.68吨/年。
2024年10月,全球最大、工艺最先进、环保措施最严格的中国宝武新钢集团1号烧结机在江西省新余市热负荷试车,其配套的烟气净化系统和余热发电将大幅提升我国烧结工艺环保和能源效率,可实现年减排二氧化碳11.95
通过对油脂、沼气等资源的回收利用、实施光伏发电技术等节能减排举措,可实现温室气体排放抵消效益约38000吨二氧化碳当量,园区每年综合处理能力将超过300万吨,绿色电力供应能力将超过6亿度,助推园区打造成为国家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的重要典范
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治理、城镇管网及污染治理设施升级改造、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退役动力电池、光伏组件等新兴产业固废回收利用处置、新污染物环境风险防控、减振降噪、辐射污染防治、新型环境监测仪器监控预警系统,二氧化碳捕集
提出实施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研究制定其他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行动方案;强化挥发性有机物(vocs)综合治理,实施源头替代工程;高质量推进钢铁、水泥、焦化等重点行业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着力解决恶臭...聚焦氮氧化物(nox)和vocs减排,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提升焦化行业全工序、全流程大气污染治理水平,促进结构优化调整和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有力支撑。
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处理垃圾21.9万吨,年均发电量为1.16亿度,每年可节约标准煤3.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9.5万吨。
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治理、城镇管网及污染治理设施升级改造、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退役动力电池、光伏组件等新兴产业固废回收利用处置、新污染物环境风险防控、减振降噪、辐射污染防治、新型环境监测仪器监控预警系统,二氧化碳捕集
35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910万吨。...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32%左右,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35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910万吨。三、《行动方案》部署了哪些重点任务?
35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910万吨。...方案提出,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32%左右,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35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910万吨,尽最大努力完成“十四五”节能降碳约束性指标。
每年处理生活垃圾综合能耗约391.21吨标准煤,可为水泥窑节约原煤用量约 2.283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约 5.9828万吨,减少碳排放量约 1.6317万吨。...,实现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二次污染风险、减少对传统燃料的依赖、减少对天然矿物资源的开采等显著优势。
试点推进二氧化碳捕集、利用技术研发和转化应用。推进全市开发区(园区)开展新一轮园区大气污染综合整治。...到2024年底,化学需氧量(cod)、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项主要污染物(以下简称四项主要污染物)重点工程减排量完成省定任务,八大新兴产业链营收占规上比重提升2个百分点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至
174700吨二氧化碳的碳配额清缴。...生态环境执法过程中,要加强对温室气体排放企业碳排放的执法检查力度,督促企业及时完成碳配额清缴,通过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助力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自2015年1月投产开始,截止到2024年10月1日,南昌泉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已累计处理垃圾近470万吨,累计通过焚烧生活垃圾发电上网超17亿度,垃圾焚烧发电代替填埋减排二氧化碳约140万吨,有效推动了当地实现节能减排
根据报告,将军山、古塘两座水厂主要碳排放源包括化石燃料燃烧、净购入电力以及净水剂使用,二氧化碳净排放量为8648.74吨。...经多重努力,最终经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认定,两座水厂注销的碳减排量大于实际碳排放量,成功实现“碳中和”。
(六)交通领域:以运输周转量二氧化碳排放量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协同下降为主要目标,积极推广新能源交通运输工具,完善低碳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申报主体为交通运输企业、物流企业、物流园区、港口等
庐江凯迪能源重整项目是合肥热电第一个生物质发电供热项目,项目投产初期年发电量约1.76亿千瓦时,年对外供汽量约24万吨,最大供热负荷100吨/小时,与同容量火电机组相比,预计年节约标煤8.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向“绿”而行 向“新”提质安徽首个超低排放的生物质锅炉减排项目 建设初期,合肥热电就高度重视环保问题,重点对5个料场进行了密封处理,对脱硫、脱硝、除尘系统进行优化改造,有效降低粉尘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成为省内首个实现超低排放的生物质热电厂
该项目总装机容量为1108.08千瓦(峰值功率),预计年平均发电量可达110.2万度,每年减排二氧化碳约897.02吨。...项目高效利用东部污水处理厂内二沉池、高效絮凝沉淀池及建筑物屋顶上方空间,构建柔性支架、混凝土屋面等多种光伏形态,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实现了生态效益与节能减排的双赢。
该项目年均发电量达到27万千瓦时,年均可节约标准煤约109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70吨,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加大绿色低碳技术应用推广力度,围绕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实施生产工艺深度脱碳、工业流程再造、电能替代改造、二氧化碳回收循环利用等技术示范工程。...(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我市pm2.5浓度低于44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达到67.5%,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控制在1.5%以内,完成省下达我市的“十四五”氮氧化物和vocs总量减排任务。
其配套建设的余热发电机组,可实现年发电1.89亿千瓦时,年节标煤4.78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11.95万吨。...其配套的烟气净化系统和余热发电将大幅提升我国烧结工艺环保和能源效率,可实现年发电1.89亿千瓦时,年节标煤4.78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11.95万吨。
按照火电煤耗全国平均值298.96克/千瓦·时,投产后每年可节约标煤约360.58吨,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898.93吨、二氧化硫排放量约27.04吨、氮氧化合物排放量约13.7吨,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煤炭消费比重下降至87%以下,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000万千瓦以上、替代燃煤发电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亿吨,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相较2020年下降17.5%以上,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22
(二)阶段目标到2024年底,全市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较2023年度降低2.07%,实现污染物减排量cod500吨,nh3-n50吨,nox350吨,vocs3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