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源头减碳、过程降碳和技术低碳,加快节能低碳技术、产品和工艺装备的开发与推广应用,推进绿色低碳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协同创新,加强能源管控和新能源应用,夯实建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基础,增强创新发展动力。
(三)推动节能低碳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有序调整,不断提升单位土地、用能和碳排放的经济产出,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先进制造业聚集。...有序推广碳标签,探索开展绿色低碳产品、碳足迹认证和应用。实施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构建减污降碳激励机制。(二)促进能源低碳转型因地制宜发展光伏、地热、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推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
推进绿色低碳供应链建设,以行业龙头企业为核心,以绿色供应标准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为支撑,加快建立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节能低碳为导向的采购、生产、营销、回收及物流体系。...在加快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大力发展低碳零碳负碳建材新产品,加快新型胶凝材料、低碳混凝土、新型墙体材料、特种玻璃等领域绿色低碳产品开发,到2025年,绿色建材认证产品生产企业超过500家。
强化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节能低碳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化,为建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夯实基础、增强动力。——坚持突出重点。...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聚焦“四区一高地”战略定位,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全省建材行业高质量发展整体布局,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总量控制为基础,以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为关键,以扩大绿色低碳产品供给为导引
坚持科技创新第一驱动力地位,发挥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引领作用,加快节能低碳技术工艺装备的研发应用,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绿色低碳领域的创新应用,以数字化智能化赋能工业绿色化。——政府引导、市场主导。
第十二条 中央企业应积极推广应用节能低碳环保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组织开展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和应用。...第十三条 中央企业应发挥绿色低碳消费引领作用,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扩大绿色低碳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率先执行企业绿色采购指南,建立健全绿色采购管理制度,推进绿色供应链转型。
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理念,大力推广节能环保低碳产品和生态设计,推动绿色低碳产品认证,加快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格局。四、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四)推动产业结构低碳转型。
推广节能低碳节水用品和环保再生产品,减少一次性消费品和包装用材消耗。加大基层政府绿色低碳产品采购力度,扩大绿色低碳产品采购范围。...大力推广绿色有机食品、农产品,鼓励企业、商户和居民自觉开展绿色采购,激发全社会生产和消费绿色低碳产品和服务的内生动力。加快提升县城环境基础设施能力。
2015年9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节能低碳产品认证管理办法》。低碳产品认证属于自愿性认证工作,在国内仍处于早期推广阶段。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1.5低碳名录等政策发挥了一定降碳效果2014年、2015年和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先后发布《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第一批、第二批和《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共包含低碳技术89项。
重点瞄准新型节能低碳技术的标准转化,促进成熟可靠的节能低碳新技术在钢铁行业中的推广应用。研究编制低碳评价方法标准,在国家大力提倡分等分级“差别化”管理的形式下,引导优惠政策向节能低碳型企业倾斜。
加快提升钢铁企业余热余能自发电率,积极推广应用《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中先进适用、成熟可靠的技术,促进高能效转化工艺、装备、管理技术创新开发及应用,实现降耗及提效;鼓励钢铁企业及以钢铁为核心的工业园区建设智慧绿色微电网
(十一)节能低碳产品推广及管理能力建设。重点用于支持高效、节能、低碳、环保产品推广。支持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推广等。...支持节能低碳宣传培训、对标达标、能耗监测监控、碳排放交易和管理等能力建设及基础工作。(十二)用于支持国家明确要求地方给予政策配套的节能减排低碳事项及市政府确定的其他用途。
对于既有园区,则应该在优化布局谋划上下功夫,积极制定引导措施,借助产业整合、土地流转等时机,吸引节能低碳型项目进驻,通过具体项目的低碳化改造,推动园区产业结构不断趋于低碳化。不断完善园区基础配套体系。
我省环保装备产业资源条件好、发展潜力大,已形成煤粉锅炉、循环流化床锅炉、锅炉燃烧器、太阳能光伏、led照明等节能低碳产品,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氢能利用、乏风发电、低温余热发电、高炉煤气发电、煤层气利用等环保低碳先进技术装备得到推广
、节能低碳产品和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碳资产开发和碳排放权交易、能力建设等情况。...相比2018年仅披露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和减排措施,2019年披露信息更为详实,多数主体披露温室气体排放数据、采取的减碳增汇措施、节能低碳生产工艺和技术运用、节能低碳产品和能
认证的必要性国家政策需求:2015年4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节能低碳产品和有机产品认证、能效标识管理等机制。...与此同时,节能服务产业处于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的时期,急需一套规范化第三方评价机制对节能服务公司进行能力认可,支撑节能服务公司参与市场投标等竞争活动。
引导广大市民践行低碳环保,针对个人低碳行为探索建立绿色低碳积分机制。加大节能低碳产品推广力度。加强试点示范。...(一)主要目标解读总体目标:能源消耗、碳排放、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强度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切实改善;主要工业产品单位能耗和排放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能源结构进一步低碳化和清洁化,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占比持续上升
同时,全市各地要继续抓好能效标识管理,落实好节能低碳环保产品认证及绿色建筑、绿色建材标识和认证制度,推行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积极开展绿色商场、绿色宾馆、绿色饭店、绿色景区等绿色服务第三方认证评价,依法查处节能低碳环保标识虚标企业
针对节能技术改造、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新能源利用、节能低碳产品技术推广和能力建设等重点支持领域,逐年加大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投入力度,累计投入市级节能减排专项资金113亿元。
突出抓好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完善能效标识制度,推动节能低碳产品认证和节能低碳产品政府强制采购,推进能效领跑者引领行动,开展高耗能行业能效对标达标活动,强化节能评估审查
我省节能环保装备产业资源条件好、发展潜力大,已形成煤粉锅炉、循环流化床锅炉、锅炉燃烧器、太阳能光伏、led照明等节能低碳产品,新能源汽车、风电、乏风发电、低温余热发电、高炉煤气发电、煤层气利用等节能先进技术装备得到推广
引导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高能效家电、节水型器具等节能低碳产品。抑制不合理消费,深入开展反过度包装、反食品浪费、反过度消费行动,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限制塑料袋使用。...到2020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5000亿《规划》提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构建符合节能低碳特征的产业体系。
严把绿色产品准入关,继续推广绿色高效照明产品、低排放汽车、高效节能电机等节能低碳产品。继续开展节能超市创建活动,支持商场、超市等设立节能环保产品销售专区,定期组织优惠促销活动。
市环保局、首钢总公司、北京金房暖通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还与加州环保局、美国宝尔菲公司、c40城市气候领导联盟签订合作协议,展开低碳产品或技术合作交流。...北京将与加州展开全面低碳合作为落实《中美应对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有关要求,2015年9月中美双方在洛杉矶成功召开了首届中美气候智慧型/低碳型城市峰会,搭建起节能低碳与可持续发展经验分享的平台。
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节能低碳产品和有机产品认证、能效标识管理等机制。推进节能发电调度,优先调度可再生能源发电资源,按机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依次调用化石类能源发电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