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助力高水平承接京津冀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推动区域产业布局与生态安全格局相协调,加快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五)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抢抓国内外产业分工调整重大机遇,主动对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区产业新动态及国家“链主”企业产业新布局,建立全链条、可视化、智慧化招商引资对接平台,分层次组织各县(市)区、园区及企业“组团”赴外开展招商对接
提升现有外送通道新能源电量输送规模和能力,推进蒙西至京津冀风光火储输电通道按期建成投产。(五)推进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坚持绿色低碳导向,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在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基础上,高标准建设蒙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支持有关新区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等带来的重大机遇,建立健全协同创新机制,实施产业核心技术联合攻关、科技成果跨区域转化,推动创新要素有序流动和高效配置
立足我省清洁能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高水平承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产业转移,积极承接发展符合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和环保、能效、安全生产等标准要求的绿色高载能产业。
充分利用地处晋冀交界区位优势,抢抓京津冀地区、雄安新区再生金属产业转移机遇,大力拓展招商渠道,发展再生有色金属产业。...-铜精深加工”等产业链条,氧化铝、金属镁产能及产量均位居全国第二位,有色金属产业具备进一步跃升的基础。
贯彻落实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我省产业转移指南,推动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合作深化,加强与毗邻地区省际产业协同,建设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打造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
二、重点任务(一)积极构建低碳工业体系1.不断优化产业布局。严格落实产业转移指导目录。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强化区域产业协同。
制定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扎实实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研究编制长江中游...结合促进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和承接产业转移,开展针对性创业技能培训。扩大职业院校面向农业转移人口的招生规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负责)(四)健全配套政策体系。继续安排中央财政市民化奖励资金。
(河间)59 沧州东塑明珠国际商贸城有限公司京津现代服务业产业转移基地(沧州市高新区)60 河北富思特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新型建筑保温材料、建筑涂料(河间市)61 沧州华荣世纪市场建设有限公司黄骅港华业石材加工
北戴河新区)2 海滨路东西延伸工程项目(秦皇岛海港区)3 河北宏都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宏都大厦(宏都电子商务大厦)4 沧州兆阳纸塑包装有限公司高分子阻隔膜袋生产及机械加工制模5 沧州东塑明珠国际商贸城有限公司京津现代服务业产业转移基地
自2015年成立,短短四年时间,雅居乐环保以资本为敲门砖,聚焦生态产业园、固废处理、智慧水务、环境修复四大业务领域,在华东、京津冀、山东、华中、华南、广西、西部、海南八大区域,拥有超过50个环保产业项目公司
: 区域协同—京津冀循环经济协同发展重点领域:产业转移与承接、再生资源协同处理、产业废弃物协同处理、再制造产业协同发展、产业园区协同发展、循环经济研发能力协同建设。
根据此前工信部发布的《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8年本)》,江苏省应逐步调整退出包括轻工、化工、建材、钢铁等特殊区域的产能,此次响水事件将加速工业产能的转移。...工业安全事故倒逼,工业环保第三方治理提速回顾工业环保的发展历程,2012年环保电价补贴带动第一轮工业环保——火电烟气治理的启动;2016-2017年京津冀大气治理和供给侧改革倒逼第二轮工业环保——钢铁行业烟气治理的启动
京津冀地区受到供给侧改革影响预计产业转移规划,总体空间有限,河北空间相对明显:近三年的危废产量呈现递减趋势,预计未来京津冀的危废增量趋于平缓,区域总体增量空间有限。
此外,京津冀危废处理企业中第一大股东是自然人的资质产能合计达215.7万吨,占本省资质量的55.3%,监管成本较高,未来不排除被整合的可能。风险提示:危废监管放松风险;产业转移风险。...报告正文危废产生量:京津冀产危量同比下滑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大气污染较严重的地区,也是我国潜在危废量较大的地区。本篇报告主要对京津冀地区危废市场进行详细梳理。
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一)优化产业布局。落实京津冀和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指南,指导重点区域和重点流域产业合理转移。
天津: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分步分类、平稳有序推进 天津市立足危险化学品生产实际,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分步分类、平稳有序推进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和转型升级。...危化品企业搬迁改造方案一企一策到2025年,城镇人口密集区现有不符合安全和卫生防护距离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就地改造达标、搬迁进入规范化工园区(指地方政府规划专门用于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的区域,包括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转移园区
在石家庄、保定、廊坊地区执行税法最低标准的5倍税额,即大气主要污染物6元/当量,水主要污染物7元/当量,以体现承接疏解非首都功能和京津产业转移,着重打造高新技术和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带,提升省会经济软实力的目标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三地产业结构升级,产业转移,可能会引起地下水开发利用的加剧,还会进一步扩大华北平原地下水漏斗。...2.京津冀水资源利用机制和水生态补偿机制不协同京津冀地区三地地位不对等,产业结构不一致,尽管河北省水资源紧缺,仍担负着为京津两地提供足够优质水资源的主体功能,经常先保障京津两地的需求,却没得到相应的补偿
如此大的市场对华北水处理企业来说是巨大的机遇,重点推荐膜技术处理行业龙头碧水源、津膜科技、南方汇通以及京津冀水务公司首创股份、渤海股份。延伸阅读:2017年中国雄安新区污水处理行业发展前景分析【图】...人口增长和产业转移拉动雄安水治理需求,通过对白洋淀的水治理市场进行测算,从白洋淀看整个华北市场的水处理市场的崛起。
华北地区的ppp项目数较少,主要是因为京津城市化水平较高,地方财政实力雄厚;其他省份基建配套有待持续改善,特别是河北在京津冀协调发展战略的影响下,加速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承接京津转移产业,投资需求增加较多
三、落实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和改革任务,完善相关支持举措(十二)承接国家重大区域战略落地实施20.指导京津冀地区示范基地建立紧密长效的合作机制,加强相互交流合作与经验分享,以国家示范基地为重要载体,深化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
监测数据显示,治霾行动还是有成效的,全国平均pm2.5浓度从2013年的72毫克/立方米下降到2016年的47毫克/立方米,污染比较严重的京津冀地区从106毫克/立方米下降到71毫克/立方米,平均每年下降...公众对雾霾问题关注度不断提高,让政府改善空气质量的压力越变越大,于是在快速响应机制下展开了雷厉手段治霾,比如煤改气、煤改电、企业关停、产业转移等。
一些人大代表认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应该将产业转移项目与区域内的环境容量和承载力、过剩产能淘汰和产业转型升级综合统筹。...在全国人大代表韩宝生看来,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中,要想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取得突破,城市间要依据区域环境承载力共同规划产业转移和污染控制方案,依靠区域整体利益达成共识,来寻找环境改善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