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双碳”目标,要求中国能源结构向低碳化无碳化作出深度调整,需要化石能源比重大幅下降、非化石能源比重大幅上升,未来在风力发电、跨区输电、先进储能、交通领域充电站和加氢站、终端消费电气化、绿色建筑与节能减排
同时,充分挖掘现有电力系统潜力,减少新增火电和跨区输电,这样最终电价能降下来不少。何勇健介绍说。
4用特高压技术远距离跨区输电,从上千公里外把电力传输到大城市或人口密集区,就可以有效解决电厂排放给城市或区域带来的雾霾问题综上所述,解决雾霾有两种思路。
煤电基地跨区输电谋资源优化配置成为今年两会的聚焦点。当前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造成我国中东部、京津冀等重点区域雾霾持续出现的重要原因。
跨区送电一方面有助于接受外输电地区以电代煤,显著减少当地燃煤源的大气污染排放;另一方面,随着特高压等技术的发展,跨区输电的总体能源利用效率可以高于输煤的能源效率,因此跨区送电对于提高我国煤炭开发、转化、
加建跨区输电线路记者:近来东部地区雾霾严重,国务院提出到2017年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降到65%以下,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力争实现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您认为风电能否起到作用?...跨区输送方面,2013年迈出了重要的步伐,在深入研究论证后,哈密风电基地风电确定了从哈密到郑州的特高压工程外送通道,目前正在实施,这对未来跨区送电起到示范作用。
煤电基地跨区输电谋资源优化配置成为今年两会的聚焦点。当前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造成我国中东部、京津冀等重点区域雾霾持续出现的重要原因。
我国资源分布需要跨区输电,大气污染治理将推进通道建设。我国煤炭、水能、陆地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主要分布西部和北部地区,非常适于集中规模开发和利用,交直流特高压输电通道是当期及未来一个阶段的必然选择。
雾霾示警,东中部地区没有剩余环境容量,必须转变电力发展方式,变输煤为输电,在西部、西北部煤炭富集地区建设大型煤炭基地,用特高压电网实现大范围的跨省跨区输电,实现电从远方来。
适应大规模跨区输电和新能源发电并网的要求,加快现代电网体系建设,进一步扩大西电东送规模,完善区域主干电网,发展特高压等大容量、高效率、远距离先进输电技术,依托信息、控制和储能等先进技术,推进智能电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