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和运行机制,动态消除黑臭水体和劣五类水体,积极推进幸福河湖建设,加强密云水库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打造北运河、凉水河、雁栖湖、金海湖等一批水岸公共空间。
结合劣五类水体水质变化趋势,对“十四五”以来单月出现劣五类水体的国、省控断面,开展治理落实情况“回头看”,对劣五类水体治理方案落实情况、措施执行情况、项目运行情况开展现场检查,确保劣五类水体反弹风险化解到位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细颗粒物浓度控制在27微克/立方米以下,重污染天气基本消除,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保持在85%左右,劣五类水体稳定消除,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稳定消除劣五类水体,加强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率先实现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全面提升生态环境现代化治理水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细颗粒物浓度控制在27微克/立方米以下,重污染天气基本消除,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保持在85%左右,劣五类水体稳定消除,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持续巩固提升水环境治理成效,将治理后的黑臭水体、劣五类水体纳入河湖长制长效管理,实现动态清零。加强地下水监测和超采综合治理。...主责单位:市京津冀协同办,市规划自然资源委3.坚持“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统筹推动2022年度城市体检发现问题整改,认真开展2023年度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体检。
深入实施密云水库保护行动,加强永定河、潮白河等重点流域综合治理,稳步提升城乡污水处理能力,开展“清管行动”1万公里,抓好再生水循环利用,动态消除黑臭水体、劣五类水体。强化土壤污染风险管控。
过去五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了20%左右,pm2.5浓度也从2017年的每立方米39微克下降到了25微克,如期消除了劣五类水体,上海的生物多样性水平逐步恢复,全市的公园从2017年的243座增加到了
在水环境治理方面,提出实施第四个城乡水环境治理行动方案,动态消除黑臭水体、劣五类水体,全市污水处理率提高到97.3%。...主责单位: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市城乡结合部建设办5.持续深化规自领域问题整改,抓好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专项整治试点工作,完成非住宅类试点整治工作。完成公共公益类违法占地违法建设专项整治,落实“村地区
2021年,pm2.5浓度连续两年保持两位数改善,首次进入“30+”阶段,重污染天数同比下降六成;国控地表水断面优良水体比例提升幅度全国第一,在2020年历史性全面消除劣五类水体的基础上,又历史性消除五类水体
水方面,制定实施劣五类水体整治方案,劣五类断面由2021年初的12个消减至3个。深入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整治,超额完成年度整治任务。...水环境质量稳中提质,全省111个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76.6%,同比上升2.7个百分点,劣五类水体比例降至2.7%,同比下降4.5个百分点。
77.1%以上,劣五类水体比例控制在2.8%以下,重污染天气、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全省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能力明显增强,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实现新的显著提升
——水环境方面,国控地表水考核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75.2%,同比改善13.1个百分点,提升比例全国最高;在“十三五”历史性消除劣五类水体的基础上,又历史性全面消除了五类水体;黄河干流国控断面水质全部达到地表水二类水体标准
今年1—10月份,黄河干流及主要支流17个国控监测点位,达到或好于iii类水体的比例为88.2%;沿黄9市内的87个国控断面中,达到或好于iii类水体的比例为64.4%,劣五类水体全部清零。
坚决消除劣五类水体,全面完成优良水体比例年度目标。...全面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类柴油货车,推进外运煤炭、焦炭“公转铁”。
完成泰和、虹桥、白龙港污水厂等新建和改建工程,市属区域污水处理规模达到 604 万吨/日,污水厂出水水质全面达到一级 a 及以上标准,为上海全面消除黑臭河道、基本消除劣五类水体和实现生态之城的目标奠定了基础
在水环境质量巩固提升方面——聚焦东辽河、饮马河、查干湖"两河一湖"以及劣五类水体,实施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水源地安全保障"四大工程",力争到2025年,全省水环境质量达到全国中上游水平,
推动城市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确保实现国控断面地表水水质稳定达标,强化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全面消除市控断面劣五类水体,初步形成有河有水,有鱼有草,鱼翔浅底的美丽河湖景象。
推动城市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确保实现国控断面地表水水质稳定达标,强化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全面消除市控断面劣五类水体,初步形成有河有水,有鱼有草,鱼翔浅底的美丽河湖景象。
1月14日召开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水务局副局长周建国表示,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上海实现了2017年基本消除黑臭河道、2018年全面消除黑臭河道、2020年基本消除劣五类水体等目标。
近年来,深圳探索走出超大城市水污染治理新路径,到2021年底,我市将全面消除劣五类水体,2025年,深圳市生态水环境质量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过不懈努力,全市水环境质量实现历史性跨越,159个黑臭水体、1467个小微黑臭水体稳定消除黑臭,率先实现全市域消除黑臭水体,五大河流考核断面水质全面达标。
以长江经济带突出环境问题整改为契机,全面摸清头门港医化园区截污纳管底数,突出抓好化工、电镀、皮革等重污染行业排查整治;突出老旧小区、城中村、城郊结合部、劣五类水体周边区块等历史欠账较多、工作基础薄弱的重点区块整治改造
2019年我国达不到饮用水源标准的四类、五类及劣五类水体在河流、湖泊(水库)、省界水体及地表水中占比分别高达28.8%、33.9%、32.9%及32.3%,且相较西方发达国家,我国水体污染更是主要以重金属和有机物等严重污染为主
一是开展乌兰木伦、龙王沟、孤山川流域水质提升工程和三台基水库、东西红海子等劣五类水体消劣工程,稳步提升水环境质量,确保流域和湖库水质稳定达标。...五是强化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监督管理,清查遥感图像疑似固废堆场图斑510个。
省控以上地表水考核断面全部达标,达标率提升幅度居全省第1位,全面消除劣五类水体;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达到100%。
劣五类水体:规划目标小于5%,去年已经降到了3.4% 当下任务仍艰巨 十四五未来可期 黄润秋指出,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当下我们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四个总量指标:1.二氧化硫2.氮氧化物3.化学需氧量4.氨氮三个环境质量指标:1. 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年均浓度:规划到2020年降低18%,2019年年底已经降了23.1%2. ⅰ-ⅲ类的优良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