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6年底,减污降碳协同度有效提升,实现技术突破、管理优化、制度创新,打造一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标杆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和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完成省下达的控制目标,示范、推广一批减排效果显著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技术工艺装备产品
到2025年,单位 gdp 能耗下降率达13.5%,积极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4.深挖可再生能源应用潜力。...7.加快建设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推动“一大会址·新天地”实践区低碳试点建设、绿色生态城区试点创建工作。
绿色生产生活方式逐步构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深度推进,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逐步下降。...绿色低碳发展实现突破。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得到有效控制,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现突破,单位gdp能耗较2020年下降14%,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较2020年下降19.5%。
为加强部署落实,《行动计划》明确划出时间表,要求到2026年,“两江并举”水资源配置网络初步形成,完成国家再生水配置试点建设,建成节水典范城市,万元gdp用水量降至6.0立方米,防洪排涝工程体系和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进一步完善
持续深化重点领域节能,推动单位地区生产总值(gdp)能耗大幅下降。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深化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强工业节水减排、农业节水增效、城镇节水降损,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和淡化海水利用,进一步降低单位gdp用水量。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建设。
加强碳排放双控基础能力和制度建设,确保“十四五”能耗强度累计下降15.5%以上,单位gdp二氧化碳下降率达到18.5%。...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持续降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二、重点任务(一)建立重点行业减污降碳协同技术路径1.协同推进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与节能降耗。
到2026年实现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不低于94.3%、国控断面水体优良比例不低于75%、单位gdp碳排放强度较2020年下降16%以上、化学需氧量重点工程累计减排量4076.91吨、氨氮重点工程累计减排量...,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坚定不移推动我市高质量绿色低碳转型。
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绿色设计产品认定的给予最高不超过30万元奖励。...推进石油化工、水泥建材等行业绿色化升级改造,鼓励企业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下降,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 空间布局更加合理,生态系统功能显著提升,为实现碳中和提供有力支撑。...葫芦岛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印发《葫芦岛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目标到2030年,减污降碳协同能力显著提升,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助力实现碳达峰目标。
,全省单位gdp能耗较2023年下降10%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7%左右,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较2023年下降10%左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稳定在1亿亩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
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主要目标是:力争未来五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4%以上,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提高到8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0%以上,产业、能源、交通运输、
作为工业大国,2023年我国消耗了占全球三分之一的9.2万亿千瓦时电力,创造了超126万亿元的gdp,同时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火电,在实现能源绿色转型的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三是深入实施绿色低碳转型行动。四是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五是强化区域协同融通。...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300余万户次经营主体享受税费减免540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60%左右。
持续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全区生产生活用水总量控制在市级下达的用水指标以内,万元gdp用水量比2023年下降1%左右。二是深化水环境治理。...落实北京市建筑绿色发展条例,大力推广超低能耗建筑,加快装配式建筑发展。四是完善绿色交通体系。大力推进机动车“油换电”、充换电设施建设。推动回龙观中心站、沙河高教园区等公交场站建设。
2023-2025年,绿色低碳经济总营收平均增速高于全区gdp平均增速3个百分点左右。...目标到2025年,初步形成绿色低碳产业为核心,绿色低碳专业服务、绿色低碳商贸服务、绿色低碳科创服务为配套,绿色金融为支撑的多圈层、强融合、广联动发展模式。金融体系对绿色低碳经济支撑能力明显提高。
全面开展减污降碳行动,建立电力、水泥、有色、白灰4大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清单,启动林业碳汇开发项目,积极做好碳市场履约周期管理及碳汇工作,全面完成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和四项污染物减排任务。...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访市铜川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战杰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铜川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位居汾渭平原15地市和关中7市区“双第一
过去一年,我国在gdp继续增长的同时,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迈出了新步伐。...另一方面,切实发挥环评制度绿色引领作用,促进经济绿色低碳发展。聚焦执法效能提升,降低企业绿色发展成本。
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形成国土空间规划全省“一张图”,严格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等“生态+”产业,2022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总量一半左右,厦门以高新技术引领现代产业,泉州创新发展“晋江经验”。2022年全省单位gdp能耗强度较2018年下降9%。
我省流域五市中有4个城市gdp超过万亿;9个县均为全国县域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并包揽前4名。...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66家、绿色工业园区16个,省级绿色工厂498家。另一方面,加大涉磷企业整治力度。对流域20273家涉磷企业按照“规范提升一批、入园进区一批、关停淘汰一批”原则持续深化整治,全面建
嘉善县是全国首个国家级“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近5年全县研发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保持2.8%以上,高于浙江平均水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倍。...制造业发展质量不高,全县27个制造业中仅5个行业单位产值能耗低于青浦区和吴江区,万元产值能耗约是青浦的2倍;万元gdp用水量约是上海平均水平的1.5倍。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2022年4大主导产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占全省gdp比重较2020年提升20.8个百分点。...海水养殖绿色转型推进力度不够,且私拉乱接取排水管道情况普遍,有的甚至随意穿越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污染破坏问题多发。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不落实。
2020年恩平市煤炭消费总量比2015年削减6万吨,单位gdp能耗、用水量逐步下降并达到考核要求,农业节水方面成效显著。...,全力助推绿色高质量发展。
单位gdp能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比例分别为0.61%和4.82%。绿色交通健康发展。强化移动源污染管控,完成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区域划定。...、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绿色低碳全民行动等十大行动,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2%左右,单位gdp能源消耗强度降幅、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幅确保完成省下达目标。...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2%左右,单位gdp能源消耗强度降幅、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幅确保完成省下达目标。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和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完成省下达的控制目标,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3%。所有县(市、区)力争完成省级“无废城市”建设任务,温州市创成省级“无废城市”。...(三)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统筹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发展,推动以核电、海上风电、光伏发电、储能、氢能为主的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提升能源供应保障能力,加快能源结构调整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