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了农田地膜残留情况调查评估,结果显示农田中废旧地膜亩均残留量为0.91kg,按照《农田地膜残留量限值及测定》(gb/t 25413-2010)分级标准,全市废旧农膜农田土壤残留量属于一级标准,即有少量残留
推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降低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提高农田土壤固碳能力,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有利于提升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为全省乃至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积极贡献。...聚焦种植、畜牧、水产、农机等领域温室气体排放,明确重点任务和减排路径,深挖农田土壤、渔业、农村可再生能源等固碳和替代潜力,制定符合江西实际的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具体措施。3.坚持创新驱动。
项目投产后,日处理生活垃圾600吨,年发电量约7918万千瓦时,可促进城市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有效改善地区居住环境、农田土壤和地下水资源,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多功能土壤和地下水样品原位采集技术及装备;农用地土壤污染评估、修复及风险管控技术;农田土壤面源污染控制、重金属污染修复和生产力提升生态综合整治技术。...四、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有机和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效果评估和风险管控技术;园区与工业场址、固体废物存放地、垃圾填埋场等场地地下水污染迁移规律及风险管控技术;典型工业地块土壤和地下水协同修复技术;高精度、
(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生态环境厅)(三)实施土壤生态修复行动。1.深化“肥药两制”改革。创新“肥药两制”改革配套技术,统筹农田土壤周年养分管理,制定发布主要农作...推广施用生物有机肥、腐殖酸类土壤调理剂等产品,集成酸化土壤治理技术,多途径提升耕地土壤长期抗酸化能力,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质量,优先在高标准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农业综合园区开展酸化土壤治理试点创建
(试行)》《关于加强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联动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规范性管理文件,出台《工业企业重金属污染地块修复技术规范》《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规范
”(如图1),并在同期组织召开,“2022长江经济带土壤修复技术与产业创新发展论坛”,会议将总结长江经济带重点区域在工业场地、农田土壤、矿区环境等修复领域的新技术、新案例和新模式,为各地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值得借鉴的有效方案
该评估报告结论为:经应急处置、后续清淤和自然恢复后,地表水、沉积物、地下水环境质量无损害,对部分农田土壤、陆生植被和水生态服务功能造成损害;无证据表明依吉密河和呼兰河水生态受到损害,建议开展跟踪监测和评估...其中,应急处置期间及后续支出的清除污染、修复生态环境费用6,761.72万元;防止损害的发生和扩大所支出的合理费用880.60万元;依吉密河水生态服务功能损失100.23万元;农田土壤损害赔偿费用134.40
但就农田土壤污染修复而言,仅考虑修复过程的二次影响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无论采用什么技术,污染物在农田土壤和农产品中都会有残留,进而产生围绕污染物本身的一次环境影响。...而在我国,早期主要关注的是农田土壤肥力质量的提升,在中低产田、盐碱地、以及荒漠化土地的综合治理层面开展了大量工作。
但就农田土壤污染修复而言,仅考虑修复过程的二次影响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无论采用什么技术,污染物在农田土壤和农产品中都会有残留,进而产生围绕污染物本身的一次环境影响。...而在我国,早期主要关注的是农田土壤肥力质量的提升,在中低产田、盐碱地、以及荒漠化土地的综合治理层面开展了大量工作。
农田土壤及沉积物中主要污染元素为sn和sb。农田土壤及沉积物生态风险较高(ri>300),cd、as和sb是主要生态风险因子。...摘 要:为探究废矿区对周边环境介质的影响及量化农田土壤重金属的来源贡献,并估算重金属源汇通量,系统采集广西南丹县某多金属废矿区及其下游影响区的尾矿、农田土壤和河流沉积物样品共151个,测定重金属(cr、
摘要:农田土壤环境直接关系到农产品质量安全,是维系“菜篮子”工程、保障“吃的放心”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为探明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分布特征及主要影响因子,以污染问题突出、地势起伏较大、水网密布的我国湖南省某典型流域为研究区
结果表明:太滆运河流域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均值满足食用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要求,但cd、cu、zn、ni 和pb 的含量均值超过了江苏省土壤背景值;农田土壤受到cd 和pb 的轻微污染,整体潜在生态风险较低
在后期改良剂的大范围应用及推广中,需要及时关注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情况,以维持农田土壤良好的生态服务功能。...摘要:对受污染农田修复技术应用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在当前我国土壤污染管控与修复工作中尤为重要和紧迫。
摘 要:定性、定量分析湘潭县农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来源及源贡献率。...(3)本研究表明,传统统计学方法因子分析和apcs-mlr 的混合方法结合地统计分析,能较为快速和准确地定性、定量解析出湘潭县农田土壤重金属的来源与贡献率,为当地农田土壤重金属修复治理和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结 论:(1)平均而言,活性铁铝矿物固碳量占渝西农田土壤总有机碳的35.4%,是农田土壤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表明活性铁铝矿物固碳对提高土壤碳库量具有重要意义。...摘 要:为了解活性铁铝矿物对农田土壤有机碳固定的贡献,量化了重庆西部地区不同土壤类型与耕作制度下61 个典型农田土壤的表层(0~30 cm)、中层(30~60 cm)、底层(60~100 cm)3 层的活性铁铝矿物所固定的有机碳量
摘要: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恶化,严重危害居民生活和作物、畜牧安全,影响经济发展,对重金属污染农田的治理成为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研究背景:我国大面积农田土壤存在重金属含量超标情况。2014年全国土壤调查显示,我国土壤质量不容乐观,污染超标地区占比达到16.1%,其中,农田污染情况严重,总污染面积超过2000万ha。
其重点监测ph、铅、镉、汞、砷、铬、镍、铜、锌等内容,根据国家土壤环境质量对农田土壤进行质量分等定级,并提出农业生产合理布局、环境质量与土壤修复的意见。...土壤质量亟待“体检”土壤环境质量是土壤质量的一部分,是土壤容纳、吸收、净化污染物的状况。
传统农用塑料地膜材料主要以聚乙烯(pe)薄膜为主,但pe膜在自然环境条件下难以降解,加之缺乏有效的治理措施,废旧地膜在农田土壤中逐年增多,污染持续加剧。...主要危害表现在残膜阻碍土壤水分的渗透,降低土壤通透性;残膜与根系直接接触,阻碍根系伸展,影响作物生长,引起作物减产。
,pmf)模型比较两个区域农田土壤中pahs 的来源。...摘要:通过对农田土壤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的分布特征、污染程度及成因解析,深入了解工业活动引发的土壤污染问题,实现工业园区周边农田土壤的污染预警和科学合理利用
(ⅵ)污染风险.因此,对铬(ⅵ)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环境保护时最优先考虑的问题之一.目前,修复农田污染土壤的技术有电动力修复技术、化学还原法、钝化法、生物修复法等.与其他技术相比,电动力修复技术具有修复效率高
杨敏等采用美国环境保护署(epa)推荐的土壤健康风险模型评估湖南石门雄黄矿区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对人体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土壤中的as、cd对当地人群具有一定健康威胁,且对儿童的健康威胁高于成人。
多环芳烃(pahs)是我国农田土壤中主要有机污染物类型之一。针对面广量大的污染农田土壤,原位生物修复是一种绿色高效、环境友好的修复措施。...该研究首次耦合了污染胁迫土壤中微生物基因组与代谢组生物信息,明确了长期污染农田土壤中土著微生物可用、可调,pahs可阻、可降的机制与机理。
由于过去重发展、轻环保的发展思路,该地区环保欠账较多,遗留含砷、铅等废渣造成区域内及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超标,存在着较大的环境安全隐患。...1.2 修复目标确定清运目标参考《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第二类用地筛选值。
通过准确掌握中国各行政区农田土壤重金属的实际污染状况, 以期为建立农田土壤空间数据库、全面了解中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分布特征以及对未来农田污染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的依据。